“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新春佳节已至

“京法大拜年”的祝福

您收到了么


回家过年

是每个人的心之所向

但助力疫情防控

也是京法人的义不容辞


这个春节

网事君邀请到六家法院

带您

领略京城美景

了解京法作为

我们一起

“云”游北京


一起出发吧


今天

东城法院

带您打卡

“中国法院博物馆”


在北京东城区东交民巷与正义路的交叉口,矗立着一栋始建于1910年的古典折衷主义建筑,外立面由红砖与石材交替砌成,红灰相间,转角处有三层弧形塔楼,顶部冠以红色半圆形穹顶,古朴典雅、文艺唯美的高颜值让它格外显眼。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它就是中国法院博物馆。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过去,这里是日本正金银行北京支行的旧址。时光流转,如今,这里已成为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一座宝库。

有颜值更有内涵,在这里,您不仅可以拍照打卡,更可以系统了解中国法治进程,学习法治知识。


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正在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民审判成就展”。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展览以时间为主线,以事件、案例为副线,采用展板、多媒体及藏品等多种展陈方式,着重对人民审判历程中重大事件、典型案例展示,全景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审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多维度展现了人民司法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大事件。


除了进门人民审判成就展,中国法院博物馆还设有基本陈列展厅,专题展厅,普法互动区。

在中国审判历史展厅,您可以看到刻有中国已经发现最早、最完整的诉讼判决书,有着中国“青铜法典”美誉的西周青铜器,更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司法的发展。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路过二楼的长廊时,跟着时间线细细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法治的进程。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专题展厅包括“法律古籍珍品展”“正义的审判——审判日本战犯”“时世沧桑的东交民巷”“审判服饰专题展”等七个展厅。

在法律古籍珍品展厅,收藏着很多明清至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古籍善本,如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的全套《明会典》,清光绪年间御制的《钦定大清会典》等。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正义的审判——审判日本战犯”展厅,介绍了二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警示大家牢记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时世沧桑的东交民巷”是专门介绍东交民巷发展历史的展厅,展示了东交民巷从13世纪至今的发展历程。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除了参观展厅,您还可以到“模拟法庭”“对党说句心里话”等互动区互动体验。

一件件文物展品,诉说着璨若星河的法治文明;一个个历史瞬间,记录着波澜壮阔的法治进程。



参观完中国法院博物馆,相信您对中国法治进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人民法院和审判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中国法院博物馆里,记录着人民审判的历史,见证着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足迹。在推动法治发展的进程中,人民法院也在深入推进诉源治理,让矛盾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诉前。东城区人民法院也在不断践行着司法为民的承诺,探索出一套诉源治理的“东城方案”。

东城法院于2018年创新推出“和立方”诉源治理工作机制,集中社会各界调解力量共同化解矛盾。自此,法官背着国徽、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成为皇城根下特有的景象,还有一个个陆续成立的诉调对接工作站。目前,东城法院已成立了18个工作站。每一个工作站都在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发挥着为民排忧解患的作用,共同守卫和谐稳定。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接下来,就带您了解一下东城法院的“和立方”。


连线各方调解力量

共建诉源治理大本营

连线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与各街道社区调解委员会的沟通配合,建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连线律师调解,与北京市律师协会签订框架协议,借助律师专业优势,高效解纷;连线行业协会,借助行业自治优势,对诉前纠纷进行精准预防和“灭火”;连线行政机关,对接“12345”热线调解需求,建立全市首家法院驻劳动保障监察队等多个工作站,前移纠纷化解端口,批量化解纠纷,深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极大节约百姓维权成本。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创出“云调解”新模式

实现远程解纷不掉线

率先开通诉前调解专线,解纷一键启动。新冠疫情防控中,开通北京法院首家诉前调解专线,线上委派调解、云端司法确认,提供“调解不见面,解纷不掉线”的线上司法服务。对涉民生纠纷加大线上调解力度,促进当事人协商和解、共担风险、共渡难关,实现纠纷“云端”化解。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积极回应民生需求,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对接企业需求,及时发布《企业应对疫情法律实务指南》,并通过微信群答疑、云会议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指引;对接社区需求,设立社区法律咨询调解站,助力基层组织和企业群众提高依法防控风险和自治化解矛盾能力。


率先实现“四个全覆盖”

建成属地防控体系

在全市率先实现街区层面诉调对接“四个全覆盖”,即审判团队对所有工作站的支持保障全覆盖,东城所有街区就近设站全覆盖、调解民商事纠纷类型全覆盖,“未诉先办”线上解纷网络全覆盖。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培育基层力量,提升属地吸附力。组织各类业务培训,有效提升基层解纷能力。基层调解组织从以前不敢调、不会调,到敢于调、善于调,越来越多群众主动选择到附近工作站解纷,打通了基层自治的良性微循环。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梳理试点经验,形成模块化标准。在三年试点经验基础上,梳理工作站运行规律和模式,编写《“和立方”工作站模板化建设工作手册》,确保全面推广后标准不降低、流程不走样、吸附矛盾能力不打折。


科技助推多元调解

让纠纷解决更智能

上线网络调解平台,实现解纷流程递进式。调解平台基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社会化资源,逐层分解,按类分流,使纠纷不断被过滤和分流。

开发“司法电子地图”,实现解纷能力智能化。充分利用大数据,及时反映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法院也会针对新情况,选择最适宜解决矛盾的前沿阵地建立临时性的特色诉调对接工作站,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扑灭更多矛盾。

搭建“同安链”,实现解纷资源集聚性。与相关主管部门、街道社区、行业协会、企业等进行横向联络,以“和立方”为抓手,提升社会治理主动性和精准度,实现“精治、共治、法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云”游北京丨中国法院博物馆:体会法治进程,了解“东城方案”

“和立方”的故事说不尽,媒体的关注报道,群众的口口相传,“和立方”被越来越多人知道。东城法院“和立方”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将在司法为民之路上奋发向前,步履不停!为中国法治进程添砖加瓦!


明天

我们将跟随海淀法院

一起走进

“一村三山五园”

敬请期待



供稿:东城法院

编辑:杨晨晖 姚日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东城   中国   法治   进程   法院   立方   工作站   北京   博物馆   纠纷   司法   展厅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