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式引导员:最好状态展现中国青年的精气神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式引导员:最好状态展现中国青年的精气神

2月4日晚8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在开幕式上,各国运动员步入会场的环节备受关注。作为引领运动员们进入会场的百余名引导员责任更加重大。她们在起到引领路线的同时,也向各国运动员、全世界人民展示除了中国青年的风采和精气神儿。“镜头扫过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都要精神饱满,体态端庄。”作为引导员之一的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王雪菲说。

训练

近300小时专业训练

每个细节都经过千百次磨练

挺胸、抬头、注意表情......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首都师范大学引导员训练场地上看到,15位从该校选拔出的北京冬奥会引导员们正在利用休息时间自由加练。她们一遍又一遍地打着节拍,互相帮助彼此纠正动作和表情。从去年10月2日训练至今,已过去四个月。她们早已零基础变身成动作标准、表情到位且队伍整齐划一的“准引导员”。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别看引导员们在场上的动作并不难,但无论是站姿、微笑、行进还是托举,每个小细节都需要千百次的磨练。“除了上学时间,所有的节假日都需要每天超过5、6个小时的集体训练,有时训练时长甚至达到10小时,每个动作都反复训练超千次。首都师范大学负责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经过初步计算,同学们从开始训练至今,已经进行了近300小时的专业训练。

“比如走路,就不那么简单。”王雪菲透露,引导员们的身高平均都在1.7米以上,大部分都不经常穿高跟鞋,甚至有同学根本就没有穿过高跟鞋,但正式上场时,却需要她们脚踩5至7公分的高跟鞋举牌行进。为了能够尽快适应,导演组对她们的训练经常是穿着高跟鞋练站姿,一站就是1个多小时。“不仅如此,站姿训练也要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挺拔起来”。冬奥会开幕式引导员、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张曦丹身高1.76米,此前几乎从来没有穿过高跟鞋,为此,她特意买了2双7公分的高跟鞋专门用于日常反复训练。

同时,“标准微笑”对于她们来讲也并不简单。为能够做出标准的微笑、露出八颗牙齿,引导员们在初期训练中还采用过“咬筷子”的训练的方法。“我们大概咬了两个星期的筷子,现在只要笑,不自觉地就露8颗牙齿。”张曦丹说。

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需要引导员们戴口罩进行引领。“这也要求我们在保持微笑的同时,更要注重用眼神传递情感,尽量少眨眼。”王雪菲介绍,以前在宿舍对着镜子化妆,现在对着镜子多半都是练习不眨眼,少眨眼。“我们经常练着练着,就会生理性的流出眼泪。”

作为引导员,举牌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举牌让我们就练到胳膊麻木。”王雪菲介绍,引导员们的举牌高度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从平举到向上160度举牌,她们练习了上千次。“整小时的将引导牌高举过头顶,双臂麻得失去知觉也没人会轻易放下。”

压力

每天宿舍加练一小时

“在活动中学会要全力抓住机会”

训练是辛苦的,但竞争也是激烈的,谁都不愿意半途离开,但多次选拔,也让这些引导员们直呼“亚历山大”。张曦丹告诉北青报记者,团队中有很不少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院校的专业舞蹈、表演的同学们,也有来自综合类院校不同专业的同学,每一个都是学校中的佼佼者。“跟我们一起训练的同学都太优秀了,而且都非常努力,但筛选是必须要进行的”。张曦丹告诉北青报记者,10月2日她们首次进行训练时,有来自全市十多所学校的同学们共300人左右,到10月4日再次训练时,一同训练的同学仅剩下123人,随后陆续有同学在选拔中被要求“回家”。“从学校发出的大巴车上的同学也从49人也最终变成了15人。我很担心下一次我就没有机会再坐上这一班大巴了。”张曦丹说,她非常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谁都不想被筛选掉,大家都会尽最大努力留下来。

“每次训练,导演组每次都会对我们的训练全过程进行录像,随后对每个人的每个动作、状态进行点评。”张曦丹介绍,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每次训练她都拼尽全力。为了能够表现得更好,她在宿舍中买了全身镜,不集体训练时,就会将全身镜放在宿舍走廊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姿态。“刚开始,导演组提醒我在训练时有点塌腰,我就特别沮丧,马上买了全身镜,并在网上找各种纠正办法。反复训练,每天要加练超过1小时。终于经过一个星期的训练,终于改掉了塌腰的毛病。”

张曦丹还透露,现在,自己在取快递的路上,经常都会不自觉的走在马路中间,抬头挺胸,保持标准微笑迈步走,不时心里还会默数拍子。“以前我挺酷的,现在同学们都说我比以前爱笑多了”。

感受

参与北京冬奥开幕式

“这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经过四个多月的训练,不少同学都表示,在训练的过程中,除了体态变得更好之外,更多的是学会了要拼尽全力抓住机会。张曦丹感慨道,我们的团队中,从训练第一天起,从未有人请过假,带病带伤坚持是常有的事。

“回想起四个月的训练,我们虽经历数百小时的训练,但深感意义重大”张曦丹说,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经历将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一定会以最饱满的状态,在开幕式现场向全世界展现出咱们中国青年人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生逢其时,才得以用我之青春承国之重任。我们这些满怀激情与热血的莘莘学子必将尽己所能,为北京冬奥会添一抹青春华彩!”王雪菲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张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冬奥会   开幕式   北京   北京青年报   入场式   精气神   中国青年   高跟鞋   运动员   宿舍   状态   动作   记者   同学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