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风暴过后,全球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话题,这次危机过后,全球经济会不会迎来日本式的长期停滞?我想了想,这事还得拆分成三个部分来看,不太可能全部,统一进入同一个路径。

第1档 我们和美国,一个拥有较高的储蓄(45%),一个拥有全球的铸币税,说法虽不同,但实际都是一回事,也就是在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可以有更多的飞升空间,促使其平稳过度。

第2档 日德法韩,放了几十年的洪水,内部可飞升的空间已逐渐消失,但依靠强大的中高端制造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外部获取一定的增量来缓解各种消费不足。

第3档 越南,土耳其,也包括印度,这类原本就属于低消费低储蓄的经济体,经过这一轮的美元风暴,大概率会被收割一空后,掉入发展陷阱。

多说一句,所谓发展陷阱,本质上就是在一个经济体不太强,也不太弱,还刚好有一些发展成果时,能否扛住十年一次的美元收割,扛住了,就能保住大部分的果实,为下一次的晋级积攒力量,扛不住,九成九的果实都会被收走,被打回原形。

这一点应该没有比拉美更有发言权,前前后后被西方以各种幌子割了200多年,以至于掉入陷阱中难以自拔!

日本式停滞的前因后果

说完了这些,再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日本式的停滞,这件事最初应该从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两个泡沫先后破了后说起。

这次风暴过后,全球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1980年到1990年,从时间上来说,属于美日的第2次贸易竞赛,在当时美国一边迫使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的出口优势持续丧失,一边对当时的日本支柱产业如汽车,半导体,或限制份额,或将生产线迁移到美国,这类支柱性的产业,能够带动的上下游实在太多了,并且还能够创造很多的高薪岗位,如果全部迁移到美国,事实上就等于将财富被迁移,经济被蛀空。

但瞅一瞅,蹲在日本的几万老鹰,不从也得从了,如此的双管齐下,日本的市场份额不仅在美国市场减少,在其它地方,也因为日元的急剧升值而造成了竞争力下滑,迫于压力之下,日本最终还是走上了依靠日房日股来制造需求的路子。

理论上来说,原本这也没啥,美国这么牛,不也同样依靠美房美股来拉动经济,制造需求,但坏就坏在选的时间不对,又过于心急。

这次风暴过后,全球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这次风暴过后,全球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各位小伙伴可以看一下以上二张图,日股的起飞阶段是从1986年到1989年,这个阶段正好处于美国科技升级尚未成功,又被发现美国债务在不断累积的时间,感觉被忽悠的资本有相当一部分从美国奔向了日本,更巧的是,这个时间点日元的不断升值,市场份额减少,让日本企业的盈利也在不断地下滑,换句话说,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在内外的双重洪流下,共同吹大了日股这个泡沫,等到了日股破了后。

这次风暴过后,全球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大量的资金又进一步地涌向了日房,等到日房也破了,大量无利可获得资本,才全部回到了美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下,我们在2015年到2018年这个时间段,和日本1986年到1989年,何其相似,得亏经过一番激烈博弈,保住了果实。

咱们接着说日本,日本即使经历过日房日股,这两个泡沫先后破裂,但只要应付得当,日本完全可以从头再来,怎么也不至于出现后面失落的三十年,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三十年是它的成功之处,但同样也是它的失败之处。

这次风暴过后,全球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各位小伙伴请再看这张图,1990年日本的老龄化程度只有11.95%,要知道从1970年到1990年,短短的二十年,日本先后经历过两次产业升级,虽说说一次成功了,一次失败了,但它的老化速度并不严重,完全有能力利用丰富的资源再度重整旗鼓。

当然,日本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多的事,固然是因为它对资源的整合能力相当强,但绝不能否认,在这期间美国对它不加限制的技术转让和开放市场,这也是为什么产业升级第1次它成功,第2次它反而失败的重要因素。

这次风暴过后,全球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这也侧面证明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国家想和美国搞好关系,没有得到美国帮助和没有得到美国的帮助,完全是两回事。

日本的明斯基被延迟了,但也失落了三十年

按理说1990年后日本还是有起来的机会,但它选择了用短期的快乐,换取了长久的痛苦!

日房日股的两个泡沫破灭之后,当时的日本政府并没有选择让市场自由出清,而是通过不断增加自己的债务来置换企业和个人的债务。

换句话说,日本政府把企业和个人的债务全部接下来 ,让这些企业和个人并没有走向破产,再让他们在往后的岁月里,或通过生产或通过工作慢慢地还清债务。

这个模式的好处和坏处都极其明显。

好处是 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资产,保住了消费,让日本的明斯基时刻不至于一下到来,出现类似于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

坏处是日本政府本身并不产生利润,将债务揽到自己的身上,那就需要通过税收来对冲债务的利息,实质上就形成了一种债务越多利息就必须越低的情况。

再加上虽说当时强行稳住了消费,但整个日本社会为了还清债务,在后面不断的缩衣节食,不断的储蓄,造成了消费的缺口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就只能通过不断地举债来弥补消费的缺口。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相当不错,至少日本扛住了不是,问题是它是扛住了,但同样也被钉在了那里。

如此超常规模的举债就等于超常规模的放水,而每一次放水,最先接到水的人必然是最接近水的人,等水倒流到下面,已经所剩无几,促使资源会更进一步的向头部们聚集,让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循环,获取大量水量的头部们,却又将所有的责任甩了出去,造成了大量的中下两层,因为得不到该有的水量与福利,进一步的滑向生存边界之下,而日本政府为了挽救这些,又不得不更进一步的扩大债务,给予这些人一定的福利,然后进一步的导致头部分继续做大。

这次风暴过后,全球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停滞?

最终就形成了日本版的三高,高福利(日本政府负担部分福利),高负债(日本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债务转移),高货币(印银子买日本国债)。

要是一般的经济体,应该早就凉了,但日本依托在全球,都拥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端制造,可以通过源源不断的外部增量来弥补内部的不足,不过于1990年之后,美国趁着头部们处于混乱期间,收购了大量的资产,让这增量又分去不少。

尾声

总的来说,之所以会有日本式停滞,三十年的失落,完全是日本不肯进行资源再分配,导致了资源的供给出现了极致扭曲,进而导致了不需要的被吃到撑,需要的连口水都喝不上。

网上常说的工匠精神,完全就是因为阶级流动被完全锁死后,不得不这么做,根本就没有吹得那么神乎。

不过日本这种另类痛苦,一般的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高端制造能力支撑,它也享受不到,至于文中开头说的全球会不会出现日本式的停滞,其实已经不是出不出现的问题,而是早就出现了!

像美国这两年,6万亿的美元洪流,不就是和当初的日本一模一样吗?通过不断发美元的方式,让底层的消费力得到了一定夯实,并且将他们的债务转移到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在等到美联储开始收紧时,就让世界的资源来回补这个缺口,日本和美国的唯一区别,就是一个靠着高端制造,一个靠着美元洪流,让这两者能够吸到的资源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不过我估摸着处于第2档的好日子,并不会持续太久了,咱们的产业升级,最先冲击到的可能还不是美国,全球的资源短时间根本无力供养出2个创新型国家,在此之前,反而是有路可循的,中高端制造更加容易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洪流   日本   美国   增量   日元   债务   日本政府   泡沫   风暴   美元   全球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