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赟说 | 羽毛球的“潜规则”——营造更好的氛围

在日常训练中,队里也会有一些大家不需明说的规则。比如年轻队员就应该早点到达训练场馆,帮助教练和大队员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拿球、辅助训练器材等;训练结束后小队员也应该主动收拾场地、器材。这并不是“欺新”,因为与此同时,大队员在训练和生活中都会主动帮助小队员,帮他们适应新环境,尽快提升技战术等。这是一种各尽其责、互相帮助的“潜规则”。

蔡赟说 | 羽毛球的“潜规则”——营造更好的氛围

至于训练过程中,队里几乎不会有规则之外的限制,因为训练要接近实战。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对抗训练或对抗赛时会有。我还在男单二队的时候,当时每周会有一堂训练课让我们陪女单一队队员训练,如果打对抗,就会要求我们不能重杀,只能劈吊或者轻点,而且要求我们多打拉吊。这也是从实战出发,因为男队员的速度力量客观上比女队员强,如果说按男单的节奏力量去打,女队员很难对抗,这样就会失去对抗的意义。

蔡赟说 | 羽毛球的“潜规则”——营造更好的氛围

还有一点我印象很深,国家队吃饭都是大食堂模式,基本上离打饭窗口最近的那几排都是留给教练的,然后依次是大队员、小队员,而且很多队员都会有自己习惯的位置,不太喜欢变,估计运动员都有点强迫症。我刚到国家队的时候,有一次训练结束的早,就先去食堂,空座很多我就随便坐了,结果后来的大队员告诉我这是谁的座位,旁边又是谁的座位,我换了好几次才总算能安稳吃饭。后来才知道,虽然大队员有习惯的位置,但也不是那种“私人领地”的概念,其他人坐了也无所谓,当时之所以让我换那么多次,完全就是在逗我,队友之间开的玩笑。我可记仇了,所以后来我也那么逗过小孩。

蔡赟说 | 羽毛球的“潜规则”——营造更好的氛围

说了这些,其实就想表达羽毛球比赛、训练、生活中的“潜规则”,更多的是一种规矩,比如说小队员帮忙准备训练,大队员照顾小队员,就是一种团队精神的培养;男队员陪女队员对抗时的限制,是为了让女队员更好的从实战出发,男队员更好地磨练自己的技术;食堂让教练坐到离打饭窗口最近的位置,是一种尊师重道的表现。队里的潜规则,更多的是一种团队文化,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蔡赟说 | 羽毛球的“潜规则”——营造更好的氛围

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化值得每个人去继承和发展,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点,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容易被忽视。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团队和个人来说,传统文化都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蔡赟说 | 羽毛球的“潜规则”——营造更好的氛围

中国羽毛球队的强大,就是因为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团队意识、尊师重道、互相帮助等观念一直以来的恪守。我们有自己的“潜规则”,但这些不是用来为自己服务,而是为了营造更好的队内氛围,让团队和个人都变得更好。对于业余球友来说,“潜规则”只有一个目的,让自己快乐打球。达不到这个目的的“潜规则”,就可以丢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潜规则   尊师重道   目的   男单   传统文化   羽毛球   食堂   实战   队员   氛围   教练   团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