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多做——别让多余想法害了你

世间本无移山之术,唯一的方法是:山不过来,你就过去。人生最聪明的态度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现实中我们常常是因为自己平白无故地设想了很多问题,从而变得忧心忡忡,甚至焦头烂额、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可当我们回过头想一想,还不如就少想一些问题,或者不去延伸问题,只想一件事,足矣。

少说多做——别让多余想法害了你

比如说,你不必担心明天到底会不会下雨,因为明天的地铁、公交或班车会像往常一样在同一时间出发。你不必去想没钱了会怎么办,其实,亲人、朋友都是你强大的支柱,只要你有健康的心态,通过自己的打拼,一切都会有的。你也不必去太过内疚和自责自己犯过的错误,因为很少人会关注别人的错误,人的遗忘超过了你的想象,很多时候你只是自己放不过自己,你就是想得太多。

想太多又会有什么用呢?每个人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哪有时间用在空想和多想上面呢?你所遇见的很多事情别人也会遇到,况且每个人的问题归根结底要自己去处理。别人能够快乐地生活,你也能,只要你怀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就好了。

曾经有一位学习语言的人说,以前的人也没有什么多媒体教学,学英语也能学好,也一样能说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比现在很多人说得都要好。而现代人因为有了太多的选择,学不好英语的反而大有人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有了太多选择的机会,而从前只有一本教科书,更能培养专注的学习精神。

然而,在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胸怀大志又好高骛远,总爱想入非非不愿踏实学习。这样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一个空想家,最后啥事儿也干不了。你如果好高骛远,那就在成功的操作方法上犯了大错误。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黄粱梦一场。而脚踏实地的人,则会心想事成。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人,注定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这种人没有坚实的基础,获得的只有空中楼阁。

少说多做——别让多余想法害了你

别想太多,你会发现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结局;别想太多,你会发现生活越来越简单而富足。

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每日三省吾身,日日宛如新生。一个人只有时时保持自省,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在学习、工作、恋爱、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或想不开的事情,这种时候不免提醒自己,静下来、缓一缓、换一种心态,内心里提醒自己少想一些,调整心态,换个角度想想问题,也可以运用瑜伽、冥想等方法来少思少虑少想一些问题。让自己能够排除杂念,多积累积极向上的能量。

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要少想,尤其是那些让你不快的事情。人的大脑是一个处理器,有很多资料需要阅读处理,如果你老想一件事,它的记忆就会越深刻、越强化,而且你总是提及那些不好的事情、糟糕的事情,那么你的心情会受到影响,就很难快乐起来,进而你的行为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我们要学会克服负面情绪,放下心灵包袱;少想些没用的,多想点有用的;减轻心灵负担、缓解焦虑压力,让自己变得更专注,更积极地去做事情,也让心理垃圾无处遁形,彻底消散。

(一)你为什么总是想得太多

1. 是因为你不相信自己的表现。

2. 你总是有自卑心理。

3. 你总是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和意见。

4. 你总觉得自己压力太大,甚至无从喘息。

(二)想得太多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1. 想太多的负面现象,会毁了你。2. 任何成功都需要实干,光是空想是成不了事的。

3. 想要太多,会得不偿失。

4. 不必放在心上的事,就不要想太多。

5. 算计太多,终被算计。

6. 想得到,就要做得到。

7. 优柔寡断,什么都会错过。

8. 不知满足,就不会幸福。

9. 耍小聪明者,往往会吃大亏。

10. 因为小事窝火。

11. 为无意义的事情费心思。

(三)接下来你要做的是什么

1. 写下压力,化解压力。

2. 万事顺其自然,找到快乐支点。

3. 面对压力,改变自己的心境,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4. 克制发怒的办法就是,别想太多,静下来。

5. 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

6. 别让胡思乱想控制了你的人生。

7. 让你的心情放轻松,静而后能安。

8. 在彷徨中修养心灵,收获的更多。

9. 忘“我”一片清朗。

10. 看淡生活中的不平事。

11. 放下,成全别人也成全自己。

12. 懂得装傻,但不当傻瓜

少说多做——别让多余想法害了你

二、要想,但不能空想

如果你想变得优秀,就应该专注地练习能给你创造价值的20%的技能,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另外的80%上。

很多事情都是想出来的,不想就没有。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如果只做一个“庸人自扰之”的问题先生,烦恼自不会少。所以做人不要去想太多。要去想也不要想那些让人焦虑的事情,只管想有意义的事情就好,本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少想多做、摒弃杂念去生活,你会发现更好的自己。

有研究显示,人的智商、天赋都是均衡的。有的人在未发现自己的才能时,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长处,学无成就,做无成果。这可能是因环境条件或形势的迫使而不能显示自己的才能。然后在坎坷中就忘却了自己要走下去的路途。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坚定信心,专注地练习能给你创造价值的20%技能,你就一定能够最终走向成功。

有很多例子表明,那些名人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有时候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比我们面对的问题还要多。达尔文在其《自传》中表明,自己的才能很平凡:“我的记忆范围很广,但是比较模糊。”“我在想象上并不出众,也谈不上机智。因此,我是蹩脚的评论家。”他还对自己不能自如地用语言表达思想深感不满:“我很难明晰而又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智能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使我对自己的见解和假说的原始表述不是错误就是不通畅。”伟大的马克思有许多天赋,但他在写给燕妮许多诗后,发现自己并不具备杰出的诗才,并做了深刻的自我解剖:“模糊而不成形的感情,不自然,纯粹是从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完全对立、修辞上的斟酌代替了诗的意境。”作家朱自清也曾分析过自己缺乏小说才能的短处,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25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当你感到迷惘时,我要尽可能地反思自身:是否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人和事上。假如你能够让自己心理平衡,主动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你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某种优势,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事业。同时,人无完人,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十分突出,有时候甚至缺陷十分明显。不同的人,身体素质、情商、智商等必然千差万别。有的多条理,善于分析;有的多灵气,富有幻想;有的擅巧计,能于谋略;有的富形象,善于表演。只要比较准确或大致对应地找到自己的成功目标或方向,我们的机遇或早或晚、或近或远都会到来。

只要少一些焦虑,多一些坚定的想法,认准自己的目标,一件事一件事地去解决,就会发现自己与众不同,也有能够大放光彩的一面。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好时,就让自己静一静。抛开凡尘琐事,让心灵放空,将心灵的垃圾全部清零,你会发现: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放在心上,天大的事都不叫事儿。

少说多做——别让多余想法害了你

练习箴言

幻想里有优于现实的一面;现实里也有优于幻想的一面。完满的幸福将是前者和后者的合一。

——列夫·托尔斯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初心   好高骛远   空想   多余   专注   心态   想法   事情   错误   压力   心灵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