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王皓成功在半决赛以近乎完美的比赛,以4:1的比分打败王励勤进入决赛。仔细回看整场比赛,王皓可以说赢在前三板的积极抢先上手上,全面压制了王励勤的发挥。然而,决赛中对阵此前保持6战全胜的柳承敏,仿佛半决赛中翻版,柳承敏同样也是赢在前三板的积极抢先上手,全面压制了王皓的发挥。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面对柳承敏这种带有搏杀式的正手大力抢拉爆冲,王皓却突显出了反手位的直板反拉的力量不足。对!没错!小编研究发现,应对柳承敏这种正手大力抢拉爆冲,如果王皓有一板直板推挡,就完全可以解决直板反手反拉力量不足的缺陷。当时由于推崇要想练好直板横打,就必须忘掉直板推挡,这一句妖魔化的理论,让我们国人真的相信了,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出现,比王皓更伟大直板选手来。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很显然,当时的国乒教练组并没有发现此类问题,只是认为王皓应该加强反手的横打和横拉力量。当然,在雅典奥运会之后的王皓也确实在反手力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那根本不能解决王皓的反手迎接对手大力抢拉爆冲的支撑力度。而且,因为王皓没有直板推挡,对手势必可以把王皓的打法等同于横板选手,那么中路就是其被攻击的弱点。直板推挡恰恰弥补了中路防守缺陷,同时,还能够加强反手对大力抢拉爆冲的应对。就这样在没有找到技战术体系缺陷的情况下,接下来两届奥运会决赛,王皓又以同样的方式输掉了比赛。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2008年王皓与马琳的奥运会决赛,第二局的最后一分,马琳同样以大力抢拉爆冲王皓的反手位得分,如果王皓有一板直板推挡,那其结果也许就会另一样。说到这,小编想起近年来国乒队员中直板选手,包括许昕的直板选手都遇到了一个瓶颈,原因应该都是反手位球,总会差那么一些。小编认为,关键问题还是不能把直板选手的反手技术体系太集中于直板横打,直板推挡不应该被丢掉。为什么先前的刘国梁、马琳等能够在世界乒坛占据一席之地,直板推挡的技术体系不能被抹杀。因此,所有技术体系的出现,都是有其道理的。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小编就是个直板选手,直板推挡是小编的传统技术,直板拧拉和直板横打是小编后来添加到技术体系中。在几年的比赛经历中,小编已经充分体会到,直板推挡、直板拧拉、直板横打有其各不同的重要性,缺一不可啊!遇到什么样的选手,就会用什么样的技术体系来应对。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想想当今乒坛,已然突显了反手技术体系的重要性,但其真正起到重要性的原因所在还是在速度上。反手速度源于人类身体的骨骼构造,前臂向内曲,反手完成技术动作,简单直接,反应速度更快,缺点是力量不足。而正手的技术动作恰恰相反,力量足,但要完成一个正手拉球动作必须向后拉手引拍,才能充分发力。但这也限制了正手的速度,由于拉手引拍相比较反手路由变长,速度也稍显慢些。于是,在当下的乒乓球比赛中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背景下,反手的技术体系占据了主流。但在小编看来,最终的发展趋势,反手的技术体系也是在为正手的技术体系做铺垫。一旦反手技术体系打不开局面,那最终还是要正手的技术体系来决定比分走向。许昕的打法就是个例子,他的反手技术体系,完全是在为正手技术体系做准备,一旦有机会,立刻使用正手大力抢拉爆冲来最终拿下比分。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2012年王皓与张继科的奥运会决赛中,第五局王皓在10:9领先的情况下,被张继科的大力抢拉爆冲王皓反手位,王皓的反手横打防守再次突显出来力量不足防守缺陷,痛失了比赛先机,让张继科翻盘赢得比赛。至此,王皓在连续三届的奥运会决赛中折戟,获得三次奥运会亚军。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综上所述,小编研究总结,不论直板横打技术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直板推挡技术都不应该被忘掉。尤其在近台快攻打法盛行的今天,直板推挡恰恰可以体现快攻和快防当中的重要位置。未来的国乒队中,一定会再次重现直板推挡和直板横打相结合的超一流选手,来发扬光大我们中式直板打法,让我们拭目以待。

论王皓三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输球的真正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奥运会   决赛   正手   打法   乒乓球   选手   缺陷   体系   速度   力量   原因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