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湾的入海口,静卧着一座风情渔村——蟳埔村

充满异域风情的蟳埔女服饰和“蚝壳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文化印记,而如今,新的时代正不断赋予这座千年渔村新的特质。

在泉州湾的入海口,静卧着一座风情渔村——蟳埔村

传奇的海蚌壳房子

蟳埔村是一个地道的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丰海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以盛产红蟳、蚵虾而闻名。蟳埔村有两大特色文化,蚵壳厝建筑和头戴簪花的蟳埔女。

走进蟳埔村,放眼望去是一堵堵像鱼鳞似的独特墙面,这就是蟳埔村的特色建筑——蚵壳厝建筑,建筑主要是用蚵壳、砖石组合砌成的。利用所处位置独特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用蚵壳墙体取代普通的红砖墙体。

在泉州湾的入海口,静卧着一座风情渔村——蟳埔村

像“鱼鳞”一样的蚵壳墙面可以折射部分阳光,降低室内的温度,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蚵壳墙面棱角分明,不积雨水、不易腐蚀,非常适合沿海的潮湿气候,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交织地错落有致,排列成序的蚵壳厝墙体,有一股原始、古朴的艺术感,尤其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墙体上闪烁着银色的鳞光,别致且有美感。

头顶鲜花的蟳埔女

除了蚵壳厝建筑,还有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头戴簪花的蟳埔女。

将头发盘成海螺状,穿上一支象牙簪,再用鲜花的花苞串成花环,圈戴在脑后,最后插上配色大胆的鲜花或绢花,这就是蟳埔女的“簪花围”。

在泉州湾的入海口,静卧着一座风情渔村——蟳埔村

花环上的小花蕾多用淡雅的含笑、白玉兰、柚子花,一般要围上三四圈,随后插上鲜艳的粗康花、素馨花或者绢花。戴在头上,就像是顶着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园”。

蟳埔村大街小巷里的女性,无论老少,都身着鲜艳的大裾衫、宽脚裤,带着耳环盘着头发,盘发上插着一簇簇漂亮的花朵,花朵发髻下是一张张淳朴、热情的笑脸,她们那明媚摇曳的身影,在银灰色的蚵壳厝建筑映衬下,显得更加灿烂夺目。

在蟳埔村不管老少,女士们每天早晨都会把自己的头发盘起,中间用一根簪子插住,在盘起的发髻上插上用各种应季的小朵鲜花做成的小花环,五彩缤纷、春意盎然。

在泉州湾的入海口,静卧着一座风情渔村——蟳埔村

走在村里,不时有衣着艳丽的蟳埔女挑着担子匆匆走过,篮子里装着海蛎、海蛏和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鱼。蟳埔女要抚养子女,孝敬公婆,洗衣做饭,是家庭的主心骨。

当潮水退落,不论春夏秋冬,她们还要身背鱼篓,卷起裤筒,赤着双脚走在“蚵株”间,敲“蚵”挑担。隔天,天蒙蒙亮时她们就要起床,挑着一担担鱼虾到泉州各个市场摆摊卖海鲜,个个善于经营、勤劳肯干。

在泉州湾的入海口,静卧着一座风情渔村——蟳埔村

不止是年轻姑娘,在蟳埔村,老太太们也不甘“逊色”,她们脸上洋溢着拙朴的笑容,聚在大树下休闲娱乐,阿嬷她们头上的盘发及鲜花发簪都是她们自己盘的。阿嬷她们的年龄差不多都在七十岁以上,有些估计都八十多岁高龄了,但是从她们的状态来看,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蟳埔村的女人们,可谓不曾一日不簪花,而且年纪越大的老太太,她的发髻梳得越细致,簪花戴得颜色越俏丽、越隆重。

戴上簪花的东方女神

追溯到姑娘们头戴鲜花发簪这一民俗文化,在当时凡是遇见好事,比如嫁娶、生产、乔迁题名之喜等,头上就要插鲜花以表庆祝,因此就这样一直传承了下来,成为了泉州当地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这样具有鲜明的闽南文化气息的特殊头饰装扮,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泉州湾的入海口,静卧着一座风情渔村——蟳埔村

古老的海丝元素赋予了这个闽南渔村独特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女士们以戴花为美为荣,她们自信自爱、勤劳善良、生生不息,她们始终保留着头戴鲜花发簪这一习俗,既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和历史记忆,也是对古老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泉州人文 蟳埔人家

走出村子外面,对面是渔人码头,可以看到来往的船只;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年龄只是岁月的符号,愿我们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内涵。

在泉州湾的入海口,静卧着一座风情渔村——蟳埔村

来源:闽声传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泉州   渔村   发簪   入海口   发髻   花环   头发   墙体   墙面   鲜花   风情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