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1月7日上映的纪录电影《冰上时刻》是青年导演刘汉祥的又一部青少年题材纪录片。这是一部以运动为外壳的家庭记录片,记录了三个中产家庭“以冰养娃,为爱开球”,家长们奋力托举、全力支持孩子逐梦的过程充满了艰辛、担忧和迷茫。它不仅仅是讲冰球运动,最重要的是讲亲子教育,讲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能逃过教育焦虑问题,特别是对于中产家庭而言。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前就规划好了,要给孩子报各种早教启蒙班,学习钢琴、小提琴、美术、编程、芭蕾、马术、高尔夫、击剑、滑雪......一切都从娃娃开始抓起。

家长对相关教育的投入更可谓倾囊而出、不计成本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而随着近两年国家“体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全国体育事业开始走向新的发展,体育开始成为一个热门关注点。

最近,一部涵盖了儿童成长、冰雪运动、家庭教育以及冬奥会等全民性话题的电影——《冰上时刻》,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影片记录了冰球少年的成长,及他们的父母和家庭所付出的不为人知的努力。正如导演刘汉祥所说:“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为冰球发生了改变,有的人选择出国,有的人选择留下。”

该片历经三年多的时间打磨和制作,跨越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等多地取景拍摄,素材完全来自几组家庭真实的生活状态。该片曾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记录片提案,入围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创投项目。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故事开始于2018年的夏天,北京某俱乐部重组了一支少年冰球队,球队成员是一群2009年出生的孩子。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在三年中,家长通过孩子的变化,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自身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孩子们打冰球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自己的很多局限。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在这趟旅程中都有了提升。

“体育会改变人的性格,改变人的命运,这种改变是双向的。”这种改变让主创感到非常惊喜。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送给所有父母的一堂价值不菲的家庭教育课。”在1月3日北京首映礼上,央视主持人李小萌看完感言。

不少网友们也分享了自己的对这部影片的感想: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影片虽然是在讲冰球,但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和亲子关系的思索:

对于影片中这些冰球少年而言,有的孩子是兴趣使然,自己梦想做职业冰球运动员,有的则是为了帮家长圆梦。

那么,父母们该如何面对孩子昂贵的梦想?面对严格的教练爸爸、陪练妈妈,孩子们又有哪些逆反心理?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01.

男孩儿就该玩儿点有血性的东西

于力凡爸爸:“你说我坏话了是不是?”

于力凡:“我没说你坏话,我说你抽我了。”

于力凡爸爸:“我着急啊,因为你最近确实进步不大。往前推,往前推!哪个是点,哪个是前啊?”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这是9岁的于力凡和爸爸的日常对话。

于力凡就读于北京小学,在冰球队打前锋位置,66号。

对于冰球这项运动,于力凡爸爸的观点是:“男孩儿就该玩儿点有血性的东西,于力凡的性格其实比较温和,我们希望给他一些压力,让他能够强硬一些。”

像很多父母一样,于力凡爸爸逼迫孩子参与竞争,将自己儿时不被体育老师待见的过往,投射到下一代身上

训练时,于力凡总是下意识地望向爸爸所在的地方。爸爸在陪他训练时,不再是慈爱的爸爸,而是严格苛刻的教练。这个男人一遍遍纠正他的动作,不厌其烦。每当爸爸对他的表现不满意时,或者在他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爸爸就握紧球杆站在一旁,仿佛下一刻他就会成为挨打的对象。

这让于力凡看起来小心翼翼,不敢还嘴,偶尔的争辩也会迅速被父亲以更大的音量压下。父母都是恨铁不成钢,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期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兴趣特长方面

更何况,同其它冰雪运动一样,冰球也是一项烧钱的运动。

首先是教练课时费,一节“一对一”私教课从600元到2000元不等,“一对多”要300到500元左右。如果是外籍教练,价格更为昂贵。其次是装备费用,一套护具的价格在三千至一万元之间,一双顶级冰鞋要五、六千元,普通的也要三、四千。由于孩子处于生长期,脚长得快,所以冰鞋需要经常更换。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除此以外,在国内外参加比赛的费用是练冰球的另一项重大开销

衡量一个冰球运动员的水平高低,要看他参加过多少场比赛,而不是训练的时长。因此,参加比赛对于冰球运动非常重要。粗略估算下来,培养一个“冰娃”,每个家庭每年大约要花费20-30万。如果想走职业道路,请专业教练,多去国外集训参赛,甚至去国外上学打球,每年花销要上百万,甚至更多。

冰球的速度感,是任何其他运动都不能比拟的。因为是在冰上滑行,运动员的速度、冰球的球速,比足球、网球都要快,号称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团体项目

冰球比赛允许身体冲撞,竞争性强,因此更具观赏性。由于冰球太激烈了,比赛过程要不停地换人休息,每个运动员的一次上场时间只有一分几十秒。所以,冰球是对速度、技巧与勇气的综合考验。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在北京某公园里,于力凡正在练拿球,爸爸的多次批评终于引来了他的反抗。“有本事你来试试啊!”于是下一个镜头,爸爸穿上了守门员的护具,挡在门前,于力凡成为挑战者。攻防之间,孩子终于释放出自己所学和多年累积的怨气,不屑地回应爸爸“就这?”的挑衅。

就在那几十个球射门的时间里,于力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着,像爸爸所期望的一样,往“男人”迈进了一大步。

于力凡的爸爸来自西北,家境一般,通过读书,留在北京安居乐业已经是他能想到的“宇宙尽头”。他希望儿子未来能有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多选择,活得轻松一点儿,所以对儿子的要求颇为严苛。

除了冰球,于力凡的围棋水平也很高。在他小时候,父母更是让他尝试过各种兴趣班,最终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只留下冰球和围棋,舍弃了其它。

3年后,于力凡成功入选北京青少年冰球队。值得一提的是,于力凡还有个弟弟,当家人问弟弟是否愿意学冰球时,弟弟直接摇头拒绝了,给出的理由是“不想被爸爸骂”。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02.

父母应该为了孩子的梦想

牺牲自我吗?

没有人会想到,冰球这项冷门的运动如今会那么热。

在中国的大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尤其是男孩的家长们,将冰球作为培养孩子体育特长的首选。在强身健体之外,他们希望这个拼抢激烈的集体项目,能帮助独生子女们培养顽强的品格与竞争合作意识。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95号曲瑞晨也是前锋,他的母亲是北京人。大多数时候他都由母亲照料,父亲在外地工作挣钱。

这个家庭最大的分歧来源于父亲和母亲对孩子梦想的态度。每年几十万上百万地烧钱,还要送到美国读书打球,这样才有机会打世界顶级的职业冰球

“我从小就喜欢冰球,太喜欢打冰球了,冰球已经是我的梦想了。”曲瑞晨面对镜头,袒露心声。小小年纪的曲瑞晨一天要训练好几个小时,就连吃饭、睡觉、换衣服也只能在去训练馆的车上完成,他因此质问妈妈,“你8岁辛苦还是我8岁辛苦?”妈妈回答他:“你辛苦!我小时候想滑冰都没条件呢。”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曲瑞晨父亲说:“如果你喜欢冰球,可以业余玩玩,没必要走职业,没必要这么认真,因为这条路太难了,太艰辛了。”

但是,曲瑞晨反问父亲:“我为什么不能打职业?”

曲瑞晨母亲则认为,孩子将来不一定要上大学。“我肯定会帮助他完成梦想。”

在纠结是否要送孩子出国打球时,曲瑞晨父亲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反正出国我是不同意,我们养小孩到底是为了啥?”

在母亲全力支持孩子梦想的对比下,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有些自私,但有谁规定父母就必须为下一代付出所有呢?父母难道就不能选择轻松一点的道路培养下一代吗?

而曲瑞晨的姥姥、姥爷则很开明,他们虽然心中万般不舍,但也支持外孙去国外打球。曲瑞晨的母亲为了方便儿子训练,已经搬了三次家。为了出国和日常训练,她让曲瑞晨入读北京私立汇佳学校,因为这所学校有国际标准冰场,冰球也是该校的特色体育项目。

曲瑞晨的父母并没有海外留学和生活经历,他的母亲自学英语,在网上查找国外的冰球学校信息,希望儿子尽早去美国打球,她也会去陪读。为了帮助儿子实现梦想,他们陪曲瑞晨去俄罗斯参加短期集训,还去瑞典考察冰球学校。

然而,有趣的是,当这部电影首映时,导演问曲瑞晨想不想去美国打球,他却告诉导演,他现在更喜欢说唱。他和母亲还在准备申请去美国学习、打球。

在这三组家庭中,97号翟子男的家庭似乎是最为和谐的。翟子男也是前锋,他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和坚定:“我想打北美职业赛。”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孩子越来越坚定想做职业运动员,虽然这条路很艰难,但是孩子想走,我们得为他铺路呀。”为此,翟子男的妈妈放弃了优渥的律师工作,全职陪他去加拿大打球,照顾他在国外的生活学习,等他到了一定年纪可以自主生活后,妈妈打算再继续工作。而爸爸则留在国内,挣钱养家,为母子俩提供经济支持。

翟子男的妈妈从高中阶段就去英国求学,在英国呆了八年半,所以非常适应海外生活,她正在准备考取加拿大律师执业资格。由于疫情,翟子男的爸爸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儿子了。每天,他们只能通过视频聊天,缓解相思之苦。

初到加拿大,翟子男不仅要快速适应新环境,还面临着语言关,长时间的冰球和体能训练耗费了他大部分精力。除了训练以外,文化课也不能落下。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因为妈妈对他有最低要求:“不管你将来打不打职业,你都必须读大学。”妈妈给他请了国内的数学老师,每周教他数学和奥数。面对学业和训练的双重压力,还有父母的期盼厚望,翟子男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03.

中国中产家庭培养职业运动员有多难?

No pain,no gain. 通向未来的路,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国内中产家庭想要培养一名职业运动员,简直比登天还难。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赋条件外,家庭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撑,父母双方至少要牺牲一方的事业为代价,全职出国陪读陪练,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被职业球队看中、发掘,才有机会走上职业道路。

毕竟,能够成功走上职业道路的中国孩子凤毛麟角。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而著名导演英达的小儿子英如镝做到了。

英如镝1998年出生于北京,从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开始打冰球,9岁在母亲梁欢的陪同下,远赴加拿大、美国训练生活。母亲梁欢放弃了自己在国内发展很好的事业,成为一名“陪读妈妈”,此后是夫妻俩长达十多年的跨国分居生活。

冰球这项运动的支出是昂贵的,英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从儿子开始练冰球到现在,起码花掉了上千万。为了供养儿子在国外打冰球,英达不得不留在国内拼命工作赚钱,一有机会,英达就会飞到国外与妻儿团聚。

2016年,英如镝曾参加过NHL北美冰球职业联赛选秀,但遗憾落选。此前,中国只有宋安东一人进入NHL.

此次,在即将开幕的冬奥会上,英如镝将作为中国男子冰球队队长率队出征。这也是中国男子冰球队第一次站在冬奥会的舞台上。中国男子冰球队与加拿大、美国、德国分在“死亡之组”,目前中国男子冰球队世界排名第32。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除了自身的努力,英如镝如今所拥有的光环还离不开整个家庭的牺牲和隐忍。对此,英如镝用“应该回报但无法回报”来形容。英达曾骄傲的告诉媒体,小儿子年薪百万,已经能够养活自己。

这个故事也许可以打破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体育的偏见和误解。

中国新一代的家长,对于孩子从事体育运动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从小就开始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甚至支持孩子去走职业道路。

北京中产家庭的奋力托举:4年前的冰球少年们,如今怎么样了?

导演刘汉祥也是一位父亲,他的女儿四岁半了。他透露,影片的拍摄初衷是他对于亲子教育的困惑,但拍完电影后,他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

没有哪种教育方式是最正确的,也没人知道哪条成长道路对孩子来说是最佳选择。也许正如曲瑞晨妈妈所言:“我们也不会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因为我们穷尽一生,可能也在寻找我们人生的正确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人生命题,在这些冰球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的陪伴、支持、鼓励无疑是最珍贵的。

面对孩子昂贵的梦想,父母也有过挣扎、犹豫、困惑,但是最终,他们都选择了支持孩子完成梦想。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中产   冰球   家庭   北京   中国   年前   爸爸   母亲   父母   少年   妈妈   孩子   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