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中西方教育的差别、到底孰优孰劣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有许多人认为西方所谓的“快乐教育”更胜一筹,认为“中式教育”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让孩子变得死板、只会做题。

但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中式教育”的优点,尤其是在“双减”之后,似乎有更多家长开始忧虑,担心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乃至“前途堪忧”。这种观念的改变,不仅仅出现在国内,也出现在西方世界。

有一些接受西方教育长大的父母也开始将孩子送到中国接受“中式教育”,例如那个从斯坦福毕业的华裔妈妈朱贲兰,她就将自己的儿子莱尼送到上海的公立学校读书,在此过程中,面对中西教育的差别,她也曾“迷茫”、不解甚至“抗争”过,那么,她到底后悔了吗?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都觉得“中式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过于死板、教导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孩子们创新力不足,“高分低能”等等。相对而言,西方世界崇尚的“快乐教育”则能够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有着诸多优势。

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也在不断改变,2010年前后大概是这种观点变化最为明显的时间段。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当时,美国经济还没从危机中恢复,西方世界一片萧条,但中国经济却率先恢复,并成为了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10年,我国GDP总量更是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许多媒体纷纷“预测”,中国经济将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让西方人一度感到十分迷惑,在此之前他们并不认为“中式教育”有什么“可取之处”,可2009年上海学生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排名第一的结果,让西方人不得不开始正式之“中式教育”的优势。

毕竟后来的测试还显示,美国学生的成绩尚不能进入前十名,只能在平均线上下徘徊。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西方——尤其是美国——精英群体似乎在那时才真正意识到中国、中文乃至“中式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中式教育”,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们开始学习中文,以免将来落后于人。

例如华裔虎妈蔡美儿就是在2011年时“隆重登场”,以其严格的“中式教育”方法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成为了当年的风云人物。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例如美国金融大鳄罗杰斯就为了让女儿们拥有更好的中文学习环境而举家搬到新加坡,还在演讲时号召大家都让孩子学普通话,因为“中文将是他们余生最重要的语言”。

也许正是受到了这样社会氛围的影响,成长于美国教育体系之下,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曾供职于路透社和CNN等媒体的华裔妈妈朱贲兰,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告别“快乐教育”,将孩子带到中国,接受真正的“中式教育”。

在那时,似乎美国精英群体和美国媒体都在讨论,是不是应该让孩子接受“中式教育”,以提升他们能力。

因而,当朱贲兰和丈夫决定趁着前往中国当驻华记者的机会决定将18个月大的儿子带往中国、接受“中式教育”时,他们的许多美国朋友都对此流露出了羡慕之情。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中西方教育的差距:该服从权威吗?

朱贲兰和丈夫初到上海时,其实也为孩子到底应该读什么学校而纠结过,最初,他们将儿子莱尼送入了一家双语托儿所,在这里孩子们既说英文、又说中文,似乎能够给孩子一个更好的适应机会,不过这家托儿所的缺点也很明显:老师总是不停地更换,不太稳定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因而,当莱尼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时,他们没有像其他外国朋友一样,将儿子送入国际学校,而是选择了家附近的一所极为著名的公立幼儿园——宋庆龄幼儿园。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朱贲兰在后来谈到此事时,表示虽然费用过于昂贵是他们没有选择国际学校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听说中国的公立学校更善于管理孩子的纪律,她希望莱尼能够在学校里养成自律的习惯,并且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莱尼就这样入读了上海的公立幼儿园,对于这个美国家庭而言,关于教育的“冲突”才刚刚开始。

当儿子真正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之中,朱贲兰才意识到中西方关于教育理念的冲突有多大,最先让她感到震惊的是,家长们对于老师号召总是十分积极。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例如,当幼儿园老师询问家长们是否有某些演出要用的道具或者演出服时,家长们总是积极响应,要么就是说自己有,要么干脆说自己可以马上去买,朱贲兰觉得,这似乎意味着老师就是“权威”,而家长们正在积极“服从”这种权威。

很快,朱贲兰就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服从权威”。有一天,朱贲兰和往常一样接莱尼回家,像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莱尼头上贴着一颗“五角星”,还怎么都不愿意摘下来。在询问中,朱贲兰得知,这是儿子“一直坐着没动”所得到的奖励。

这对于朱贲兰是极大的冲击,因为在美国学生们会因为表现超过其他同学而得到奖励,但在这里,孩子们却是因为“听老师的话”而受到表扬。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不仅是“坐着不动”会受到表扬,中午乖乖午睡、吃饭的时候不挑食又吃得快都会受到奖励——简单而言,只要遵守学校和老师的规矩,就能获得表扬。

朱贲兰开始意识到在中国的学校中,老师就是那个“权威”,而“中式教育”就是要求孩子服从权威,她用一个例子生动描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别。

莱尼是一个不喜欢吃鸡蛋的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不管朱贲兰怎么诱导、教育,莱尼总是“说不吃就不吃”。但在幼儿园里,老师发现莱尼不吃鸡蛋后,就“强行”把鸡蛋塞到了孩子嘴里。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朱贲兰对于此事感到很震惊,她告诉老师,在美国他们通常会给孩子讲道理,用“有营养”鼓励孩子们吃鸡蛋,而不是强迫他们吃。

老师在得知通过这样的方法,莱尼也不是每次都会吃鸡蛋,甚至还有一次因为反抗“吃鸡蛋”将牙摔裂了之后,只是简单的表示“他需要鸡蛋中的营养,不吃也得吃”。

后来,老师还告诉朱贲兰,在孩子面前,她应该说“老师说得对,妈妈也会这样做”。

虽然朱贲兰对此仍有所质疑,但她没有再干涉老师的教育方式,莱尼在“中式教育”中顺利成长。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一段时间后,朱贲兰发现了莱尼身上的变化,他开始愿意吃鸡蛋,会主动完成作业,晚上自己收拾好书包、早上去幼儿园时还会主动与老师打招呼……

这一切都显示出莱尼的自立能力和对规则的尊重感已经越来越强,虽然朱贲兰仍旧认为这是由于儿子已经学会了“服从权威”,但她也开始享受这种“服从”所带来的好处——莱尼变得更加自律,学习成绩也不错。

而且,莱尼并没有因为在学校里遵守规矩而变得“盲目服从”,朱贲兰发现莱尼会说“老师也不是都对,她也会撒谎”,这让她感到一丝安慰。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兴趣第一”还是“努力带来成功”?

除此之外,朱贲兰发现“中式教育”与西方还有另外一处巨大的差别,那就是西方教育似乎更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认为孩子的天赋能力更为重要,而在中国,老师们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好是“不够努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教育的差距,朱贲兰曾对中国和美国的学校进行实地走访,在此过程中,她发现中西方的教育从师资力量、授课方式到课堂氛围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例如,在中国,学校老师都有自己教授的科目,数学老师不会去代班教英语,语文老师也不会代班去教物理;但在美国,一些老师会同时负责2-3门课的教学,并不会只专注于一门学科。

例如,在中国课堂上,老师们大多数时候都专注于讲课,将更多的知识点灌输给孩子,很注重学习效率,学习氛围浓厚且严肃;但在美国,老师们会更多采用小组讨论、“一对一互动”等多种形式授课,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氛围相对轻松,但教授的知识也更浅显。

例如,在中国,老师们大多认为孩子的努力更重要,他们大多会将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归咎于“不够努力”,中国老师致力于告诉学生努力就会通向成功;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而在美国,老师们却会将一些孩子的成绩不佳归咎于他“对此不感兴趣”或“没有天赋”甚至是“智商差异”,鼓励挖掘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

在经过了调研之后,朱贲兰认为,中西方的教育都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她十分欣赏“中式教育”中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她认为正是因为“中式教育”中“天才在于勤奋”的观念,让中国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会选择“迎难而上”,而非以天赋为由逃避。

而且,由于“中式教育”对于基础知识的强调,让学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让未来的学习之路变得更平坦。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但在另外一方面,朱贲兰认为“中式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一点就是“快乐教育”占据更大优势了。

朱贲兰强调,在中国的课堂上,学生们画的孔雀羽毛都要是“同样的角度”、画的雨水必须是“规定的形状”,这无疑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这也是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指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所在。

正是因为这样,朱贲兰并不认同学校惩罚孩子一些偶尔的“冒险行为”,她认为这是在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不过,即使中式教育充满了种种弊端,但朱贲兰似乎也并没有后悔将孩子带到中国来接受教育。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如何平衡教育的利弊?

现在,已经读小学的莱尼已经成长为了一个阳光男孩,从小接受“中式教育”的他,养成了极为自律的习惯,他能够主动学习,会担心迟到、不完成作业会“让老师失望”,而且,莱尼还养成了极为坚毅的性格品质。

朱贲兰曾提及,有一次她带着儿子去看牙医,惊讶地发现儿子竟然可以在仅仅接受“牙龈麻醉”的情况下,配合地张嘴进行根管治疗。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因为在美国,儿童牙科医生都会采用“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因为美国医生根本不指望小朋友能配合治疗。这让朱贲兰认识到,中式教育带来的另外一项好处——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

当然,最重要的是,莱尼现在各项基础教育的水平都远超于美国的同龄人,中文也很不错,基本上完成了朱贲兰的目标,因此,尽管朱贲兰仍认为“中式教育”有种种弊端,但她并不后悔。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而且,朱贲兰还提及,现在上海的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平衡中西方教育之间的利弊,例如学校在依旧强调语文、数学等基础科目重要性的同时,让孩子们上选修课,调整授课方式、提升孩子们批判思维的能力,这也是她所认同的,真正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教育方式。

朱贲兰曾总结道,结合中西方教育的优势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因而“先紧后松”“先中后西”可能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即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孩子接受“中式教育”,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等孩子长大以后,就大胆放手,让孩子接受西方教育,引导他们探索、创造。

蔡美儿:那个把儿子送回中国读书的斯坦福华裔妈妈

随着莱尼的成长,朱贲兰觉得让儿子脱离“中式教育”系统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加上现在儿子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外”身份认同难题,朱贲兰正计划在儿子中文水平更加精进之后,就带儿子回到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

朱贲兰的经历也许对我们也是一种启发,在基础教育阶段,教会孩子遵守规矩、自律是很重要的,但在孩子读到中学乃至大学时,我们就更应该鼓励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让孩子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中国   斯坦福   儿子   中西方   美国   华裔   中文   幼儿园   鸡蛋   妈妈   老师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