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追星,只是欣赏这样的王一博

网上可知,“追星”一词出现于1989年,被定义为少男少女对偶像的崇拜。

我觉得“崇拜”这个词,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下,需要换一种说法了,如果沿用这个解释的话,我真的不追星。

我不追星,只是欣赏这样的王一博

早已过了追星的年龄,更不会轻易地被某些肤浅的“媚粉”行为所蛊惑,社会这所大学教给我太多东西了,魑魅魍魉,网上什么没见识过?

这就是成熟了的好处,一切求稳,求实,求个心安理得,求个光明磊落。

比起心动,会更喜欢心安;比起喜欢,会更喜欢偏爱。只喜欢有结果的事儿,只喜欢和说话算数的人交往,只喜欢和直率坦荡的人做朋友。

我不追星,只是欣赏这样的王一博

渐渐也就发现,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的魅力。这个舒服不是见风使舵、不是油嘴滑舌、不是八面玲珑,是做事讲道理、是说话有尺度、是做人有分寸,也许只是一个无意的眼神或动作,就能让人感到这个世界的温柔和暖意。

所以,考古过王一博出道这几年的表现后,便总是会禁不住感叹:竟然真的有这样纯粹的男孩子,所有的行事准则都是发自本心,出于本意,不完美但却让人心折。

欣赏他,完全是因为他真得让人看着舒服,不做作,不虚伪,下意识的小表情和小动作都透露出这个人内心的良善与孩子气,越深究越沦陷,越考古越欣赏。

我不追星,只是欣赏这样的王一博

都说,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对我来说,除了不是由颜值开始外,其它的,都极认同。

看过很多人的留言,上至奶奶粉下至中学生,无一不在表达着对王一博的喜爱与赞叹,同时更心疼他的处境与身体,大家关心的不是他飞得高不高,而是累不累、开不开心。

这是只有对家人才会有的关心,王一博早已超越了“追星”的意义,成为了所有欣赏他的人的家人般的存在。

我不追星,只是欣赏这样的王一博

可能仍然有人不解,为什么?为什么是他?为什么大家会这样欣赏他?

借用一段话来回答:

我崇拜生活里的真诚,喜欢岁月验证过的友情,敬仰与人为善的知己,感恩生命里不离不弃的任何生命,更深爱这种细微之处见证的人品。

只有走过岁月的人,才知这种人品的可贵;只有经过风雨的人,才懂这种坦荡的高贵;也只有同样真诚善良的人,才更明白这种心性是多么难得。

我不追星,只是欣赏这样的王一博

王一博就是集多重矛盾于一身的人,时而高冷,时而调皮,时而像个孩子,时而又变成了大人。这种纯粹与真我,让欣赏的就会特别欣赏,不喜欢的也会特别不喜欢。

他身上自带光芒且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让人能从他身上汲取阳光般的温暖和力量。

所以,这种欣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追星,而是另一种层次上的自我鞭策与成长,就像有人已经总结好的:

谢灵运追曹植,把自己追成了山水诗鼻祖;

李白追谢灵运,把自己追成了诗仙;

杜甫追李白,把自己追成了诗圣;

张籍追杜甫,把自己追成了乐府诗高手……

我不追星,只是欣赏这样的王一博

你看,这种高层次的“追星”,是追着星光奔跑,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的“追星”目标,而这,正是欣赏王一博的人正在做的事儿,至于未来会怎样,用力走下去才知道,先变成更好的自己,就是人生的方向。

路还长,别慌张,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不枉来人间走一趟,这是从他身上感受到的青春朝气与积极向上的果敢刚毅。

行者无疆,强者无畏,智者不惑,王一博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我不追星,但我很欣赏这样的王一博。

(注:图源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刚毅   杜甫   坦荡   李白   人品   事儿   崇拜   舒服   身上   喜欢   王一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