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心回头看:幼儿园阶段,最该为小学准备些啥?

最近不少妈妈说关注我很久了,我一直写小学的,能不能也关注下学龄前儿童。

哈哈,抱歉,因为我们五年级了,离最近的就是小学生活,可能自然而然的就写得偏多。

但我确实从留言区发现咱们号儿有大量的学前

儿童妈妈,以后我会多写写我过来人的角度回头去看的学龄前的经验教训。

其实我挺佩服你们的,真心的。

因为感觉胖豆上小学前,我就没这么用心,除了做做兴趣启蒙,别的,一直属于放养的状态。

那会儿,胖豆上小学前,胖豆爸在微软工作,经常跟国外的同事混一起,尊重天性是他经常给我灌输的主旋律。

他经常跟我说:国外都是跟孩子一个高度平等对话的,咱说话最好蹲下来跟孩子说,更不能打孩子哟。

我经常翻他白眼,那他趴地上,你就跪下跟你儿子说话是么?

哈哈,最讽刺的是,后来胖豆各种犯熊的时候,揍他最多的是爸爸,不是我。

果然,男人的话不能信。

放养、偷懒的恶果我们尝过了,经常看我们号儿的亲们,应该也见识过小学一二年级胖豆的熊孩儿熊事儿了。

所以,失败是成功他妈,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掉同一坑里两回吧。

首先,我认为:


幼小衔接,最需要衔接的是好的学习习惯,而非知识;


必要的学习储备可以有,为了孩子更从容自信;


自理能力、作息时间提前演习,如果不想上学后太影响亲子关系的话。


掏心回头看:幼儿园阶段,最该为小学准备些啥?

其次,说句实话:

上小学需要的好习惯和必需的能力,越早建立和培养越好,如果快升小学的时候临时突击,其实就有点太晚了。

幼小衔接,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

我们当时就是认知不够,大意了,放羊太久。

临时抱佛脚,佛给了我一脚,害我整个一、二年级都在怀疑人生。

掏心回头看:幼儿园阶段,最该为小学准备些啥?

但真晚了的也别就地躺平啊,临阵磨枪,能抢救多少是多少。

毕竟胖豆曾经是顶级熊系列的,你们的阵痛期可能并不长呢。

如果真的到时候难以忍受,就私信我吧,我牺牲下把我的惨痛经历遛给你听听,毕竟,能治愈你的,一定是发现有人比你更惨。

言归正传,直接讲:我回头看,幼升小衔接最该准备些啥!

01

幼小衔接刚需:好的学习习惯




回头看鸡飞狗跳的小学头几年,我的结论:好习惯最重要,没有之一,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反驳。

详见我之前的文章《培养好这一项,比上一百个辅导班都管用》


1. 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2. 主动表达和发言的习惯

3. 每天独立阅读和书写的习惯

4.按时按质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5.上课遵守课堂记录,不下座位,不说话

6.遵守学校规则,配合老师的指令


觉得下座位很离谱对不对?但胖豆就干过!

因为他在幼儿园自由过了火,我们没信心他直接去上小学,给他报了半年学前班。

有一天,我去接他放学,当时还没下课,在教室外门缝里,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写字,他在教室里走了好几圈。

他出来的时候,我问他,他还理直气壮的,我橡皮不见了,我在教室里找了几圈没找到。

我说你知不知道上课时间,不能离开座位?

他不以为然:我知道啊,可是橡皮不见了,擦不了字儿,你说怎么办吧。

原谅我当时简单粗暴了,他回家顺理成章的被我胖揍了。

幼儿园的学习游戏方式,是围圈坐,不是一人一桌。

像胖豆这种比较放纵自己的小孩,下座位,或者随时说话是常态,突然上学有了很多硬性规则和不许,他脑子里的那根筋还没搭上。

有规则意识,配合老师指令,这个很重要。

胖豆上小学前,这项我们没培养好,导致我们走了很多弯路,留下不少后遗症,导致这几年,异常费妈,我真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还没有完全把他拉到纪律、规则意识强的孩子行列。

掏心回头看:幼儿园阶段,最该为小学准备些啥?

培养孩子听指令,千万不要碎碎念,唠叨,我们的这种唠叨,是在剥夺孩子去听的能力。

我们像复读机一样,一遍遍的说,那孩子就没有形成,听一次,就能听到的这样一个机会,宁愿慢一点。

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没有听,他大脑的CPU还特别小,他听完以后反射弧慢了一点。

我们说太多遍,反倒让他们自动屏蔽了大人说的话。

有跟胖豆同款,成天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一刻都坐不住,“耳朵不太好使”的娃,个人认为,幼小衔接班,甭管中期还是短期的,提前磨炼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不愿意上这种班儿,那就得费爸妈多陪练引导了,千万别偷懒。

这么说吧,我小学前放养,偷过的懒儿,他上学后用成倍的嚯嚯“报答”了我。

悔恨是生活的毒药,我就是那个差点服“毒”自尽的前车之鉴。

02

必要的学习储备

虽然我反复提到了,小低龄,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学习知识点本身,次之。

那是不是可以“文盲”入学呢?

最好还是不要,最好还是托点底吧。

不是说提前学了会有什么学习上的持续优势。

这个优势更多的体现在孩子的自信心上。

新环境,新阶段,孩子将面临巨大的不适感,如果学习上孩子得心应手,底气会足一些,会更自信一些。

像胖豆这样,一天可以上6次小黑板的,老是被罚站的孩子,如果再发现学习上,别人知道的,他也都不知道。

孩子会不会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啥都不行,无法在过度阶段,成功爱上小学生活。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还是建议学习储备方面,可以适当准备一下,不用用力过猛,超前超难,因为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真的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重点,可以准备一下以下几项:

汉语拼音

公办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的学习,学校教学大概用一个月时间完成。

汉语拼音26个字母,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会认读会拼写。

如果孩子上的幼儿园教过还好,如果完全零基础,可能有的孩子会比较抓狂,因为进度确实比较快。

但大家也不用着急,拼音是个工具,也是一个需要边学边练的过程,不能指望一下子就学会了,能自如运用了,其实即使在学校里学得快,后面也需要大量时间去练习,所以学前主要是让孩子熟悉拼音。


20以内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挺简单,不超纲就是这个谱,数字的分与合,翻来覆去的。

但也别小看这2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整个小学数学运算的基础。

但如果孩子就是不开窍,也别硬逼孩子每天算每天算,没必要硬来,还是那句话,学前,保护孩子学习兴趣比学到的知识和会做题重要得多。

试试换个方式,读读数学绘本,故事书,玩玩数学思维游戏呗。

详见:《刷题不会让娃爱上数学,这项被很多家长忽视的法宝却可以!》

英语

英语对于大多数从小学的孩子来说,无需任何准备。

我一直认为英语要早接触,趁着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没有学科、作业压力的时候,趁早好好学吧。

如果这时候还是零基础,也别慌,一二年级英语基本只是听说的要求。趁着这个假期,多找找原版听力,磨磨耳朵,让孩子跟着说,提前适应下吧。

识字量要大

这个,我负责任的说一句,能大就尽量大,这个超前百利无一害。

虽然一二年级的人教版教材较简单,现在新规,不超纲,不超前学,一二年级课后也没有书面作业。

但是,识字量大小与应付校内一二年级学习无关,但与孩子整个小学阶段学习进阶程度最为密切。

识字量直接影响到孩子语文的阅读水平、写作和各科的习题读题,数学难题的理解能力。

书写练字

上了学的家长都深有体会,字写得又快又好,是一项多么重要的优势技能。

字写不好经常要擦掉重写,写作业的速度和质量的差别,导致不同孩子作业完成时间可以差出两三倍。

推荐提前练练一年级的《小学语文同步练字贴人教版》,练字提前学习一举两得。

如果觉得孩子自己跟字帖描红见效太慢的话,可以考虑市面上的一些练字笔。

跟着字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会按照字帖上的笔顺去写。

笔顺这也是困扰我们很多大人的地方。

所以从一开始,孩子接触的时候就要让他接触正确的笔顺,没办法,考试就是会考,写错了不行。

另外,再友情提示下,一开始写字,就一定要求孩子书写工整,坐姿正确,不然,后面硬掰比较困难。

跳绳

现在小学都很重视体育成绩。跳绳提前练成,受益整个小学,现在中考改革了,连中学都受益。

跳绳不仅是体育必达标项,还是性价比最高的项目,就是你别的科目有短板,都可以靠跳绳去帮你补缺。

跳绳最高可以额外加20分,注意,是在体育综合成绩基础上加20分哦。

跳绳是很多家长的噩梦,曾经也是胖豆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坎儿,但家长真想干成,真的不难。

详见我之前的文章从《每天100个到3000个:跳绳开挂,我们只用了一个月!》

03

自理能力、作息时间早调试


一、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必备内容

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1.自己收拾书包,准备书本。


2.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


3.自己刷水壶接水,课间知道喝水,上厕所。


3.能正确处理好吃饭、取餐、收拾。


4.自己穿脱衣物、系鞋带、洗漱。

以上,要让孩子有自主意识,小学老师要管的事情太多了,精力顾不上,不会事无巨细,生活上的这些,孩子需要自己克服,不会还跟幼儿园一样,有老师帮衬。

二、提前调整作息时间,非常有必要

小学的作息时间,跟幼儿园时差异很大,比如,没有午睡,每节课,固定40分钟。

不许迟到早退,不能随便请假。。

提前适应,很有必要。

而且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一环。

如果可以,提前半年把孩子的作息调整为“小学模式”最好不过。

1、逐步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培养时间观念的方法有很多,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能力、个人生活能力、学习意识来作出综合判断。

在孩子做某件事(穿衣服、洗漱、做作业、整理书包、阅读等)之前,要让他做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

每项的完成时间可以提前做好试验记录好,取平均完成时间,最好再给孩子2分钟富裕时间。

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来回走动)。

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

2、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

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从家里出发上学,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情,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

上学前,可提前带孩子去参观下学校,记录上学的路线,时间,从而预计从家出发时间。

总的来说,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不是单纯的让孩子多学点知识。

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的表现优秀与否。

以上,是我,一个经历过幼升小,走了很多弯路的普通家长的掏心回头看。

愿我的普通能点亮你们的不普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幼儿园   笔顺   小学   英语   幼小   学前   家长   阶段   能力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