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现在很多爱好户外旅行的人在社交媒体开通账号,分享沿途风景与心情,与网友互动交流。不过,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一位硬核户外博主,经30余年徒步考察祖国的山河大川,撰写成了60余万字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甚至大洋中脊里的一条断层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徐霞客。

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高士之后,志在烟霞。

1587年1月5日,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一个名叫“徐弘祖”的孩子在当地的徐姓名门望族呱呱坠地。

据说徐弘祖的高祖名叫徐经,徐经在乡试考取第一后,结交了几个朋友一起赴京赶考,结果考试高中,却被人传出行贿考官,提前知道考题,这就是弘治年间著名的“会试舞弊案”。这起案件是否冤屈至今仍无定论,但在当时,徐经被剥夺了功名和今后考试的资格,35岁便英年早逝。自此,徐家对科考一途似乎心灰意冷,到了徐弘祖父亲这代,更是不愿意做官了。

徐父平时最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饱览风光。很快,父亲的这个爱好感染了逐渐长成的儿子,徐弘祖幼时便广泛阅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类的书籍,立志长大后要遍游祖国山河。

徐父志行纯洁,徐母同样心胸豁达,非常支持儿子的志向。徐弘祖19岁时,徐父亡故,经三年为父守丧后,徐弘祖在母亲的勉励下,开始了他的远游生涯。徐母亲手为徐弘祖缝制“远游冠”,还在高龄时两次陪同远足。徐弘祖常年外出期间,徐母在家将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徐弘祖的后顾之忧。

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徐母与徐霞客雕像图

39岁时,徐弘祖结识了大儒陈继儒,陈继儒听他说起多年的远游经历,送他“霞客”的雅号,称他“志在烟霞”,此号深得徐弘祖喜爱,从此他自称“江左霞客”,开始以号行于世。


不惧困苦,上下求索。

30多年里,徐霞客游历了泰山、雁荡山、华山、黄山等1200 多座名山奇山;长江、金沙江、澜沧江、大渡河等30多条大江大河;衡阳、南宁、丽江等100多座城市;贵州铜鼓洞、广西七星岩等500多个岩洞溶洞,光在桂林一地考察的岩洞就达138个之多。山川锦绣,地貌奇丽,养成徐霞客“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但在掌中看”的浩然之气,可谓阅尽人间美景,但这种豪迈是建立在30多年间野菜山果充饥、山洞丛林露宿,行无坦途、宿无安榻、居无定所的浪迹生涯之上的。

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路线总图-《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红实线为旅行路线,红虚线为推测路线)

史料曾有记载,徐霞客来到雁荡山,想找寻古书里记载的雁荡山巅的雁湖。当地向导望山生畏,一指“越过前面三座山峰就是雁湖”,便逃之夭夭了。徐霞客按照指向,披荆斩棘越过第一座高峰,爬到第二座高峰时,山势险峻,仅能勉强站住脚跟,脚下就是千丈深渊。眼看无路可走,徐霞客便将布带系在一块岩石上,抓着布带悬空而下。突然,布带被岩石勒断,幸好徐霞客机敏,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

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雁荡山

旅途上,他还承受了旅伴的一死两逃——好友静闻和尚病逝途中,一名仆人将徐霞客藏在盐筒里的盘缠席卷一空溜之大吉,后来的一名仆人在滇西忍受不住艰难又弃主而逃。可以想见,在没有舟楫与通讯之便的明代,在没有安全带、攀岩爪以及帐篷睡袋登山服等现代“驴友”基本装备的当年,他要冒着怎样的生命危险,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

长期“足泥衣垢”、“无茅无饭而卧”的生活,使徐霞客时常有“疮寒体惫”、“膝肿痛不能升”的症状,在过箐篁瘴地时他甚至不幸皮肤中毒,苦不堪言。长年跋涉劳累使他腿部关节磨损和风湿病严重,导致了他最终“两足俱废”,回家仅半年后便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追求科学,勇于批判。

徐霞客的出游并不仅仅是游山玩水,而是用一种科学的精神进行考察。不管旅途有多艰难,徐霞客都会燃起篝火,在摇曳不定的昏暗火光中写下旅途的所有见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曾间断,最终形成了珍贵的地理文献资料《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九代孙徐澄手抄本

《徐霞客游记》涉及文化、历史、地理、地质、气象、水文、风俗、经济等多个领域,对火山、动物、植物分布、村落的形成及变迁等作了考证,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弥足珍贵。

徐霞客深入考察过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特征、类型与分布,告诉我们岩洞是由于水的机械冲击和侵蚀造成的,而洞中那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是由含钙质高的水滴蒸发凝聚而成的。他关于岩溶地貌的研究考察和著述比欧洲人早一二百年,成为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先驱。

徐霞客分别在1616年和1618年游历过两次黄山,那时的黄山还人迹罕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光明顶”“鲫鱼背”这些景点,都是由他第一个发现并记录的。在攀爬天都峰之后,他觉得莲花峰更高,于是再登上莲花峰,证明它才是黄山第一高峰。现代科技测量手段得出,莲花峰的海拔确实比天都峰要高54米,但两者相距1.1公里。在徐霞客那个时代,用目力测出,再用最原始的脚力去验证,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除此之外,徐霞客最令人敬仰的是他尊重经典,但不迷信典籍;尊重权威,但敢于纠错。徐霞客纠正了很多史书上记载的河道错误。战国时期的地理书《禹贡》记载有“岷江导江”的说法,长期以来,大家都相信岷江是长江的源头,但徐霞客“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最终勘察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还要长一千多里,所以他认为金沙江才是长江源头。1978年,我国政府派出考察队,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金沙江

这种科学的纠错精神在当时是需要胆识和底气的,体现了徐霞客求真求知的人格修养和治学品质,值得后人景仰。


坚定目标,不掺杂念。

徐霞客的方位感很强,善于在荆棘丛、乱石堆和风雨凄迷中分辨出东南西北,但他人生的方向性更强,尽管远征之旅纷扰诱惑繁多,艰难困阻繁多,但他始终目标一致,坚定而顽强。

回望中国历史,行则万里的人并不鲜见,这其中也有人钟情山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前后十三载,往返行程三万多里,肩负政治军事使命,历尽凶险,玉汝于成,趟开汉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汉代司马迁三次万里之行,最长的一次历时10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丰富的游历为他后来饮恨著述《史记》,积累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广博的社会阅历。

唐代大诗人李白寄情名山大川,边走边歌,以诗言志,吐珠喷玉,皆成中华文学桂冠上璀璨的瑰宝,但他是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更多时候是边走边吟,一步三回头,等待“天子呼”。还有一些失意官宦落魄仕子,虽然也遁迹江湖,但人在江湖而心系庙堂,身偎红绿而志在金銮殿。

相形之下,没有政治任务的徐霞客从来没有夹杂一星半点的政治野心和企图,他志趣鲜明,定位准确,写出的文字率性真诚,言之皆物,在神山圣水间把自己的文采华光洗涤得晶莹剔透,成为保留中国传统文人风骨最完整、去功利色彩最彻底的知识分子之一。只有在这样坚定且不掺杂其他杂念的情形下,他才专注游历,并为后世留下了巍峨名著。

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徐霞客游历图


晚明社会,乌云翻滚,徐霞客用双手掂量热土,用双脚丈量九州,用一生的时间完成了“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似一株劲草,为后人织就了一幅绚丽的山水之画!

徐霞客:看看明代的户外旅行博主有多硬核!


参考文献:

1.刘汉俊,《公元1607年的背影——徐霞客科考出发400年祭》;

2.周忠良,《千古奇人徐霞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喀斯特地貌   岷江   金沙江   雁荡山   西域   布带   黄山   岩洞   远游   长江   明代   户外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