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整整40年,中国成功打破西方垄断,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建成


历时整整40年,中国成功打破西方垄断,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建成

图为温室气体

在整整40年的历史过去以后,中国成功打破西方的垄断,建成了自己的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那么,这项工程到底有什么用途呢?温室气体,指的是在大气中,能吸收长波辐射,并将其转变成其他辐射的气体,像是甲烷,二氧化碳,就是最为出名的温室气体。

历时整整40年,中国成功打破西方垄断,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建成

图为温室气体检测设备

尽管温室效应并非只有负面的影响,倘若没有温室效应,那将意味着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不会像是现在那样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内,而是像是月球那样早上破百,晚上破负百,温差大到让普通生物无法接受的恶劣环境,倘若不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那么,地球最后的结果就会其环境和气候变成金星的模样:平均气温基本上在400 上下不说,而且还在天天下酸雨,因此,控制温室排放,并不仅仅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还需要控制其他能够导致大气负面效应的气体排放,才能确保目前地球气候的稳定性。

历时整整40年,中国成功打破西方垄断,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建成

图为温室气体收集器

所以,单纯依靠控制碳排放,是不能完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因为二氧化碳并不是效率最强的温室气体,就像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显然比二氧化碳更显著,但人们基本上对这种气体所知甚少,而氟利昂就不用说了,这种压缩机用制冷剂基本上已经被中国全面禁用,但温室气体并非只有二氧化碳、氟利昂和甲烷这三种,如果只是关注这三种相对常见的温室效应气体,而忽略掉了其他的种类,那么,这种单纯只关注“碳排放”的做法,注定并不会让地球大气变得更凉爽。

为了让地球大气层能够冷却下来,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大气层监测网络,并借助这个网络体系多个节点对各种类型气体的收集能力,来收集本国绝大部分城市产生的温室气体的类型,并且根据每个城市的特性,因地制宜地调整它们自己的工业发展方向,从而确保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当然,大气监测网络的用途也不仅于此,它还能根据突发情况做出提前警告,并让工作人员可以以较快的速度作出反应。

历时整整40年,中国成功打破西方垄断,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建成

图为土壤内温室气体检测设备

但是,节能减排并不是通过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就能解决的,自从人类迈入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经向大气层中排放了巨量的,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各种温室气体,而且,今后也会因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逐步迈入工业化而排放得更多,因此,一刀切限制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完全不可能的,它们也不简单会为了环保而执行这些断送自己未来的决定,所以,节能减排不仅是一项需要全人类共同执行的工作,而且还是一项需要妥协和相互支持,才能做好的工作。

中国在2020年作出了新承诺,他们将会在2060年,完成自己对工业领域“零碳排放”与碳中和的承诺,为此,中国已经付出了大规模淘汰国内大批量会产生温室气体的落后产能,并且为确保自身的能源供应大量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设备,而随着温室气体检测网络的启用,中国对国内碳排放的控制,将会更具效率,而且更具针对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温室   中国   气体   氟利昂   甲烷   大气层   大气   地球   温室效应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