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删除立陶宛”,中欧班列直接绕行,两招反击,拳拳到肉

中国海关“删除立陶宛”,中欧班列直接绕行,两招反击,拳拳到肉

12月3日,据外媒报道的消息,自2021年12月2日起,中国海关清关系统中删除了“立陶宛”的名称。这意味着从立陶宛到达中国的货物无法清关,在外媒看来,这意味着中国对立陶宛最新的制裁已经到来。除此之外,中欧班列中前往加里宁格勒的班列将直接绕行,不在维尔纽斯装卸集装箱。中方的两轮反击很精准,可谓是拳拳到肉。可笑的是,此前立陶宛外长贝尔吉斯还幻想着中国只是一时之气,两国关系还会缓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10月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大使申知非离开立陶宛时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立陶宛,拜拜!”没想到一语中的。至少从目前来看,立陶宛是真的拜拜了。

自今年5月份以来,立陶宛一直单方面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首先是5月份立陶宛议会通过了一份所谓的“决议”,紧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中国泼脏水。随后,立陶宛又宣布退出中东欧“17+1”合作机制,并挑拨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此后,立陶宛不顾中方屡次警告,于8月份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所谓的“代表处”。随后中国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责令立方召回驻华大使。

中国海关“删除立陶宛”,中欧班列直接绕行,两招反击,拳拳到肉

事实上,虽然中国召回了大使,但是立陶宛事件依然有转机的机会,只要立陶宛承认错误,就相关问题进行明确表态,撤销之前对台湾当局的允诺,事情还尚有转机。但是立陶宛过度迷信西方国家的支持,也高估了自己在西方国家中的地位,最终选择一错再错。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强烈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当局设立所谓的“代表处”,外交部于21日发表声明,将中立两国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中国海关“删除立陶宛”,中欧班列直接绕行,两招反击,拳拳到肉

立陶宛并非没有前车之鉴

立陶宛的所作所为,并非不能预料到后果,前车之鉴就是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频繁就台海事件发表不当言论,在疫情期间紧跟美国、英国的抹黑论调,罔顾事实对病毒的溯源和起源发表虚假言论,在中国多次警告无效且澳大利亚单方面破坏规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制裁。换言之,立陶宛对可能到来的怒火是可以预期的。

实际上,无论俄美交锋还是中美交锋,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甘愿充当美国棋子的国家,总侥幸地认为风险可控,认为厄难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对于西方政客而言,在风险中获得政治利益似乎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于是就有了格鲁吉亚、乌克兰、澳大利亚以及立陶宛这样的国家,未来或许还有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

中国海关“删除立陶宛”,中欧班列直接绕行,两招反击,拳拳到肉

背后的大国博弈

很显然,立陶宛妄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显然背后是有大国撑腰的。早在中国召回驻立陶宛大使时,立陶宛外长贝尔吉斯还大言不惭地表示,立陶宛没有做错什么,同时他还表示得到了美国和欧盟的支持。所以,至少美国在立陶宛事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和美国政府表达的“一中政策”是相违背的,这实际上是美国政客的老传统了。

立陶宛事件是西方国家的惯用套路,首先利用立陶宛这样的“发声筒”,为西方主要国家的舆论宣传以及后续动作制造切入点。然而立陶宛悲哀就悲哀在他太小看了中国对核心利益的维护,也小看了包括欧美国家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程度,以至于从今年五月份至今,并没有主要大国就“一中政策”与中国翻脸。立陶宛妄图凭借扰乱国际局势来获得美国和欧盟的青睐,借机获得经济上的好处。然而在这件事情上,欧洲主要国家甚至就连美国也都未能跟进,换言之,立陶宛事件本质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一次试探中国底线。但是,立陶宛遭遇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

立陶宛遭受的损失真的不小

12月2日,立陶宛“15分钟”新闻网援引当地木材商的言论表示,中国海关似乎已经把立陶宛从系统中删除,导致立陶宛的货物无法在中国清关,随后这一消息得到了立陶宛外交部的证实。立陶宛企业家联合会主席杨努列维丘斯表示:“立陶宛被删掉了,中国海关系统中似乎没有这样的国家。”

中国海关“删除立陶宛”,中欧班列直接绕行,两招反击,拳拳到肉

虽然立陶宛和中国的贸易总额非常小,但是近年来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幅度,以2020年1至11月份为例,中立双边贸易总额为20.82亿美元,中国的出口总值为16.38亿美元,而进口立方商品总值为4.45亿美元,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3%。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立陶宛的货物更像是在“精准扶贫”,全年的进口额也仅在5亿美元左右,且全部为可替代商品。

或许有人认为,立陶宛也可以选择不进口中国的商品,然而问题是不出口反而成为中国两轮反击的手段之一。立陶宛虽贵为发达国家,但是经济总量却并不高,2020年立陶宛GDP总量仅有558.87亿美元。和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一样,立陶宛需要性价比极高的中国商品,如果立陶宛获得中国商品的渠道中断,那么只能被迫转而采购他国的高价商品。

也是在这关键时期,美国“好意”的送上了对立陶宛的支持。而所谓的支持就是美方和立陶宛签署的6亿美元出口信贷,其仅相当于立陶宛对华一年半的出口总额。立陶宛花费这么大代价换来的却是这么个结果,这是让立陶宛当局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中国海关“删除立陶宛”,中欧班列直接绕行,两招反击,拳拳到肉

当然,尽管立陶宛政客为经济利益出卖立陶宛,然而立陶宛的损失却无法用简单的经济账去衡量。在中国外交部宣布将中立关系降为代办级之后,意味着中国不会对立陶宛大规模投资,在政治关系上以及未来可能对立陶宛的局势表态上,中国都不会与立陶宛合作。面对中国如此猛烈的反击,这次立陶宛的政客恐怕彻底失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立陶宛   中欧   澳大利亚   政客   美国   中国   大使   利益   中国海关   美元   国家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