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 | 小米再发自研芯片,雷军:将投入1000亿元死磕硬科技


速览 | 小米再发自研芯片,雷军:将投入1000亿元死磕硬科技

出品 搜狐科技

作者 张雅婷

12月28日,小米发布首款自研的充电芯片“澎湃P1”,在新机12 Pro首发搭载。与此同时,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研发投入计划升级,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死磕硬核科技。

澎湃P1芯片为小米自研的第三款芯片,研发历经18个月,耗资过亿。雷军对其评价称“填补行业空白”。

小米透露称,澎湃P1是业界首个谐振充电芯片,也是充电效率最高的4:1充电芯片。在澎湃P1的助力下,小米12 Pro实现了单电芯120W秒充。与120W双电芯方案相比,单电芯解决方案难度更高:电路设计复杂2倍,模式切换控制逻辑复杂7倍,启动和保护电路复杂9倍,驱动电路设计复杂6倍。

算上澎湃P1,小米在今年已经发布两款自研芯片。3月30日,小米发布了自研ISP芯片—澎湃C1,内置于折叠屏手机MIX FOLD。这款芯片研发持续两年,资金投入近1.4亿元。

小米并非自研芯片的“新兵”,早在2014年便开始立项做澎湃芯片,并成立专门做芯片设计的松果电子公司。2017年,小米发布首款自研28nm手机SoC——澎湃S1,内置于小米5C。

但可惜的是,澎湃S2至今未面世。有传闻称,澎湃S2流片一共失败了6次,每次损失高达几千万元。

2019年4月,小米集团组织部发布组织架构调整邮件,旗下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团队进行重组。其中部分团队分拆组建新公司南京大鱼半导体。南京大鱼半导体将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IoT芯片与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而松果将继续专注手机SoC芯片研发。

今年以来,国产手机厂商密集发布自研芯片,希望抢占高端市场,并建立起技术优势。9月9日,vivo推出搭载自研ISP芯片V1;12月14日,OPPO发布NPU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

SoC投入更大、研发难度更高。从国产厂商的自研芯片研发路径可以看出,打造专注影像或充电等领域的专用芯片,是更为“讨巧”的方式,也有利于部分厂商新组建的芯片团队“练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小米   组织部   芯片   松果   南京   大鱼   澎湃   半导体   团队   手机   科技   雷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