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在人才济济的央视,这里的主持人代表着中国主持人的最高水平。

能够在一众名嘴中脱颖而出的,则更为优秀。

李瑞英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国宝级的主持人,李瑞英的业务能力一骑绝尘,28年的主播生涯中,她保持着零失误的完美记录。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专业之外,更为人称道的,是李瑞英极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当年她的儿子在《新闻联播》播出几分钟前意外坠楼受伤,李瑞英强忍着悲痛,继续播报,没有让观众们察觉到一丝一毫的异样。

有网友指责她过于冷血,但其实李瑞英坚强的外表下却蕴含着无法言说的痛苦。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01、播音事业的起航

李瑞英出生于1961年的一个高级干部家庭,在严格的家教下,她从小就比其他小孩更自律。

在学校成绩优异,在生活中,她也依旧保持了严谨的态度,从不让父母操心。

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李瑞英从小就显现出独特的天赋,一副好嗓子为她助力颇多。

每次学校举办联欢会,同学们总会推举她当主持人。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端庄大气的长相,再加上动听的声音,令她成为了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人气很高。

闲暇时候,李瑞英总是窝在卧室里朗读诗歌、散文,深深迷恋着文学世界。

很快,李瑞英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在专业训练和系统学习的双重加持下,李瑞英有了明显的进步。

无论发音、语调,还是情感,都上了一个台阶,不管是周考,还是月考,李瑞英总是名列前茅,连老师们也注意到这个天赋异禀的女孩。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1983年,李瑞英毕业了,毕业第二年,她就公开亮相,在天安门主持了阅兵仪式和晚会。

随后,在《祖国大家庭》、《看今朝》和《弹指一挥间》等节目中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作为一个新人,她台风稳,镇定不慌乱,这一切都和央视的要求不谋而合。

因为她在这场节目中展现的过硬的职业素质,李瑞英一下子就吸引了央视领导的注意。

没过多久,她就被中央电视台收入麾下。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进了央视工作,就已经是大功告成。

事实上,跨过央视的门槛才是真正试炼的开始。

作为官方的电视台,李瑞英的一举一动都要按照规定进行,所以她只能更加努力,丝毫不敢懈怠。

面对同样优秀的同事们,她想方设法提升自己。

为了保证自己主持时念对每一个字,李瑞英干脆买了本《新华字典》仔细研读,最后竟然到了可以将整本书倒背如流的程度。

对此许多观众都给予了极大的好评,认为李瑞英非常敬业。

她只是谦虚地说:“新闻播报必须严肃认真,容不得一点差错,我只是做了专业里分内的事情。”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02、步入婚姻

在进入央视工作一年后,她决定与青梅竹马的张宇燕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两人就孕育了新的生命。

虽然李瑞英是个“工作狂”,但她产后并没有火速回到工作岗位。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冒着可能被其他主持人替换的危险,李瑞英选择了陪在孩子身边。

直到孩子稍微大了一点,可以在工作期间托付给婆婆代为看管后,她才重回职场。

回归主播生活的李瑞英有了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事业突飞猛进。

1991年的尾声,李瑞英直接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主持人。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没过多久,为了适应潮流,央视开始改革推行了新制度—《新闻联播》由原来的提前录播变为了现场直播的形式。

这一大变革,对主持人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

不仅要求临场发挥能力强,还要落落大方,口条顺。

领导们考察了不少人,但这个重任最终落到了李瑞英和罗京这对黄金组合头上。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当天直播时,李瑞英和罗京两人面对全新的体验丝毫不怯场,完美完成任务。

这不仅再一次证明了李瑞英主持功底的专业,也为央视的新政策创造了一个好的开端。

后来这场直播也成了主持人行业必看的标准模板。

1997年,这对老搭档又共同担任邓小平同志逝世及悼念直播活动的主持人。

他们两人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全程没有出错。

语气标准不说,连表情拿捏都十分得当。

还因此获得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这份抗压能力和韧劲实在令人佩服。

不过相较于李瑞英在事业上的一帆风顺,这个阶段她的个人生活却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03、意外来临

一天,李瑞英正在例行准备《新闻联播》的资料,结果手机突然响起了来电提示的铃声。

若是在平时,节目马上开播,李瑞英肯定不会理会这通电话。

但那天仿佛有什么心电感应一般,内心一阵挣扎之后。

她毫不犹豫地接起了电话,紧接着家里保姆慌张的声音就从听筒中传来。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保姆明显吓坏了,语无伦次地描述着,原来是李瑞英的儿子不小心坠楼,摔得非常严重,现在满脸都是血。

保姆不敢贸然移动孩子,生怕出点什么事,才打电话跟她报告。

李瑞英听着保姆的叙述,顿时手脚冰凉,一股寒意从脚底一直延伸至头顶。

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她甚至不敢想象儿子目前的状况。

只要一想到乖巧的儿子浑身是血地躺在那,李瑞英的心就撕心裂肺地疼。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李瑞英想要回家看一眼孩子,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动静很大,引起了所有同事的注意。

看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同事们疑惑的视线,李瑞英慢慢缓过神来。

望着眼前明亮的演播室,数十台摄像机正齐刷刷地对着她。

无数工作人员已经就位,还有守在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李瑞英深刻明白自己肩上所担负的重担。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主持人开播前突然外出,已经属于重大的播出事故,无异于给同事们丢了个烫手山芋。

除了增添烦恼,并无益处。

李瑞英调整心态,压下所有的焦虑与急躁,淡定地摇了摇头,朗声说了句:

“没什么,大家继续。”

而后又对手机那头的保姆说:“你先带孩子去医院,等我忙完,我再赶过去。”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指示灯亮起,《新闻联播》像往常一样,为观众们带来最新的新闻播报。

李瑞英的敬业精神,让她忘却了儿子的状况,眉眼间没有露出一丝担忧。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不仅观众们没有发现,就连身旁的搭档也没有察觉出她的异样。

当直播结束后,一向强心脏的刘瑞英瘫倒在椅子上,担忧、后怕、心急如焚等情绪如洪水般奔涌而来,不由得痛哭流涕。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等赶到医院后,她紧紧抱住儿子,真实地感受到孩子温暖的身躯后,她才终于松了口气。

孩子没什么大碍,已然是万幸。

李瑞英每次回忆起这件事,都觉得很对不起孩子:

“孩子受伤了,当妈妈的我没能第一时间赶去他的身边是我的失职。”

可为了工作没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那可是《新闻联播》的直播。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李瑞英的这段遭遇在媒体上曝光后,网友们的评论也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有些网友觉得李瑞英临危不惧,听闻儿子坠楼都要坚守岗位,牺牲小家成全大家。

这样的敬业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完全就是大家的榜样。

而另一方面,其他网易云则认为生身母亲知晓儿子出事以后,竟然如此平静,未免有些过于冷血,这就是“六亲不认”啊。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对于网络上面的流言蜚语,李瑞英从来都不关注。

对她而言,坚持播报是作为主持人的基本操守,她更不想用这件事“卖惨”。

至于说她冷血,简直是空穴来风。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中的辛苦非其他人所能理解,她对于儿子的爱不比任何母亲少。

没有立刻离场回家并非是因为生性冷血,只因她的责任重大。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李瑞英的沉默,纵容了网络负能量的发酵,直到有次采访中,她才终于解释了当时这样做的缘由。

她说:“《新闻联播》的受众是全国百姓,我是个专业的主持人,更应该负起责任。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之下,没有人可以临时上场替代我,如果我任性离场,那么所有同事都会遭殃,我不能这样做。”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面对主持人问她后不后悔当时的决定,李瑞英双眼坚定,语气肯定地说:“我对孩子有亏欠,但我从来没后悔过。”

网上那些攻击她的话语从未停歇,但她唯一有所触动的,就是对儿子的愧疚。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因为是公众人物,所以李瑞英没有参加过家长会,对孩子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孩子小时候,并不理解母亲的职业,觉得为什么别的妈妈都可以围着孩子转,但自己的妈妈却只能在电视中出现。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李瑞英怀抱着孩子,望着满天星空。

脑海中浮现出第一次当主持人时的场景,那种悸动与欣喜,直至今日,依旧让人难以忘怀。

她耐心地跟孩子解释:“不同的工作都有不同的责任,那妈妈的责任,就是在电视机前,守护无数观众。”

或许正是这样的态度,令李瑞英成了公认的主持界的天花板。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就算面对外界质疑,她也从未怀疑自身,致力于不断进步,不断学习。

她从业多年来兢兢业业,燃烧岁月,只为了播音事业。

2014年,李瑞英搭档张宏民宣布退出《新闻联播》,一代人的青春落下帷幕。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04、享受退休生活

多年忙碌的生活,令李瑞英一刻也闲不下来。

对李瑞英来说,主持这件事是她终其一生的热爱。

就算是早已经退休,但内心的渴望依旧隐藏不住。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即使退居幕后,她依旧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读报纸,读书。

这些习惯早已刻入她的DNA一般,每次看到电视里有人读音不标准,她总会默默地摇摇头。

有一天,她突发奇想,自己有时间有能力,那为什么不把时间放在教育孩子身上呢?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就这样,她开始着力于培养播音人才,用自己多年的知识能力,帮助更多的学生科学有效地提高技巧。

她常常去各大高校内部开展讲座,或者是学术交流会。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每次她来到学校,都能遇到很多粉丝,几乎是场场爆满,有时候连过道两旁都站满了人。

除了学生外,连老师们也不愿意错过学习的机会,个个都怀着万分期待的内心,仰望曾经的“央视国脸”。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方还专门给她开了个讲座。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李瑞英向大家解释道:“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人,为了不浪费国家资源,我更想将浑身的本领都传授给祖国的花朵们,能够继续在擅长的领域做贡献,是我最大的荣幸。”

因为她卓越的贡献,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还授予她播音主持委员会长的职责。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李瑞英在教学第一线的照片。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与从前在荧幕中展现出高冷专业的形象相比,现在的她简直像变了个人。

身材圆润了不少,但是气质仍然不俗,待人接物也很和蔼可亲。

曾经数十年如一日的短发已然蓄起,穿衣打扮时尚潮流,与从前黑西装白衬衫的形象相去甚远。

解答同学问题的时候充满耐心,眉眼间都透露着温柔。

还有个不太显眼的人坐在台下默默注视她,眼中洋溢着化不开的甜蜜。

他就是李瑞英的丈夫张宇燕。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大多数时刻,张宇燕都充当她“背后的男人”,在李瑞英高名气的衬托下,他在大众眼里没有太大存在感。

两人没有像大多数女强男弱的夫妻一样渐行渐远,而是暖心守护大众不知道的另一面。

距离两人结婚已经有30多年,但他们的感情依旧很好。

当时李瑞英还在播新闻的时候,张宇燕总是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从不缺席妻子的每一次上镜。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有时候还会用笔记本记录可以改进的地方,反馈给妻子。

后来李瑞英退休后,丈夫便化身为小粉丝,外出讲座的时候,总是坐在台下陪伴。

活动结束后,两人牵手回家。

夕阳西下,淡橘色的阳光洒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朦胧之感,实在羡煞旁人。

除了教学之外,李瑞英将剩余的精力全部投入之公益活动中。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当时在主持《新闻联播》的时候,她早已体会到贫富的差距,大城市的孩子们吃饱穿暖,但偏远地区还存在贫困人口。

这种家庭出生的孩子没有上学的机会,就算有学校,也需要徒步走十几公里,或是翻越大山才可以到达。

李瑞英看到这种新闻,都忍不住心疼,于是她一直在不断关注慈善活动。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除了自己捐款,李瑞英还利用自身影响力,引导很多身边的朋友,企业,为贫困的孩子们筹集善款。

据统计,她如今每年都能捐赠上百万,用于给孩子们建学校,买文具。

捐钱还不够,李瑞英定期会专门去山区看望孩子,每次去都会带好几大袋子的东西,十分贴心。

央视国脸李瑞英:《新闻联播》开播前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

回顾李瑞英的半生,可以发现她是个反差极大的人。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铁血三娘,就算被骂“六亲不认”也丝毫不为所动。

但出了演播室,李瑞英却是个心怀天下的善良之人。

或许正是这样的性格,才会令她收获无数观众的喜爱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新闻联播   央视   儿子   听闻   保姆   主持人   岗位   观众   孩子   学校   工作   专业   李瑞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