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给《乡村爱情》提点意见

《乡村爱情》从2006年首播,到2021年,15年间,播了13部。最近有消息说,《乡村爱情14》也要马上开播了。本山大叔后半生起起伏伏,把这一题材坚持下来,实在不容易。

《乡村爱情》的演员们非常幸运,特别是从第一部开始走过来的。一部部《乡村爱情》,记录了他们个人的成长:由小变大,由瘦变胖,由黑变白,由青涩变成熟……等这些演员到了老年,没事的时候一部部看下来,肯定感慨更多。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给《乡村爱情》提点意见

但是,就《乡村爱情》系列剧本身来说,却不容乐观。

客观地说,《乡村爱情》第一部还是不错的,真实还原农村生活,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有趣又有内涵。

但是越往后拍,剧情越扯,变得城市不城市,农村不农村,乡村爱情变成了琼瑶式的狗血爱情,电视剧变成了小品大杂烩。要不是有本山大叔的金字招牌撑着,恐怕早就没人看了。

我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像现在许多电视剧一样,这个高于生活已经飘到天上去了,完全不顾现实逻辑,生搬硬套,变得虚假不可信,很难引起观众共鸣。

第14部不知道拍成什么样,但通过前13部的观感,感觉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残疾太多

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增加喜剧效果,《乡村爱情》里安排了许多身体有缺陷的角色,如嘴角经常抽搐的赵四,腿一长一短的刘大脑袋,口吃的刘能、宋晓峰,大舌头的王木生等。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给《乡村爱情》提点意见

残疾不是问题,现实生活中也有。但一个村子里汇集这么多口齿不利索的,类型重复不说,简直让人怀疑象牙山的水是不是有问题。[捂脸]这种梗,根本不适合大面积玩儿,有一两个点缀下就好。差异化更多地表现在人物性格上,或许会更好。


产业泛滥

在《乡村爱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东北农村,几乎家家有产业:赵四家的花圃(后来刘能家也开了)、杨晓燕(李大国)的水厂、谢永强的果园、王大拿的狗场、王小蒙的豆腐厂、刘一水(及李大国)的养殖厂、经常换老板的象牙山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给《乡村爱情》提点意见

的确,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不断进化。除了种地,也有一些新兴产业,像卖山货的、编筐的、直播的、养殖的、开超市的都真实可信。

但是,作为东北人的我,从来没看到也没听说过东北哪个村子的产业能密集到这种程度。如果一个小村子能发展到这个规模,我们大东北的经济还愁什么。

始终认为,农村戏如果忽视土地和庄稼的元素,不算是真正的农村戏。


人物类型重复

在第一部中,王木生口齿不清爱写诗,还能接受。后来又加入宋晓峰,口吃,也爱写诗。两个没事还赛个诗。相同的性格,相同的毛病,相同的爱好。要是编剧将来说宋晓峰是王大拿年轻时犯的一个错误,完全可信。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给《乡村爱情》提点意见

同样重复的,还有扯犊子三人组:老一代有谢广坤、刘能和赵四,新一代有宋晓峰、李成和王木生。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正事不足闲事有余,每天不干什么活儿,醒来就是找理由各种作,目的是把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弄得鸡飞狗跳,许多事已完全超出正常思维。像王木生、宋晓峰和李成,这种山庄老总级别的,干事业都像玩游戏一样。以他们仨比较接近的智力水平,象牙山庄能维持不倒,实属奇迹。


细节亟待提高

也许是难以为继,从第10部开始,《乡村爱情》加入了新的编剧,第12部还请出了当年的御用写手何庆魁加盟,但《乡村爱情》系列的小品化倾向,还是越来越严重。脱离身边的环境,整部剧像一个个无厘头的小品串连在一起。

这么大的一个团队,拍出来的东西像自媒体搞的情景剧。特别是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已没有第1部时的精雕细琢。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给《乡村爱情》提点意见

第1部时,家家吃饭,东北特色的大葱蘸酱、烀苞米真是咔咔往里造,勾起不少观众的食欲。等到第13部,菜品越来越丰富,可大家吃饭却变成了通用的挑饭粒儿。往往是几个老爷们都喝蒙圈了,桌上的菜还没怎么动。而且有时候酒劲上来得特别快,刘能在自己家喝酒,一杯白酒下肚,不到几分钟,舌头就大了——喝的是假酒还是酒精啊?

还有些细节,值得探讨[奸笑]:

比如这个村鲜有老人。如果以第1部众人的年龄水平,谢永强20岁上大学,谢广坤这代应该不到50岁,上一代也就70多岁。可除了路人甲乙,我们就没看到几个老人,他们去哪了?都在外村独立生活?也从不来往?

还有许多家庭没孩子,像大脚家、老徐家、柱子家、一水家、刘大脑袋家……结婚多年,年纪都不小,可一直没动静。这么多丁克家庭在农村是不可思议的,不知道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捂脸]


脱离实际

艺术再怎么升华,根也要扎在大地上。东北农村的生活,应该大同小异。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现在也经常回农村老家,所看到的,和剧里演的,差距不小。作为有孙子孙女的老人,不会像谢广坤那样每天和年轻人胡搅蛮缠,闹得家里鸡犬不宁。也不会像赵四那样,没事儿变个妆,装神弄鬼。不会屋里总是干干净净,只有那么一丢丢生活用品……本山大叔的团队,需要回农村体验体验生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农村人,给《乡村爱情》提点意见


写在最后

重重压力下的人们需要喜剧,但不是强行搞笑。东北农村的生活,东北人的乐观、幽默和豪爽,时代的进步,都可以有更高明地展现,完全不需要没有冲突创造冲突也要上。希望《乡村爱情》系列有一天能脱胎换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送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东北人   乡村   农村   爱情   土生土长   提点   高于   象牙   大叔   山庄   小品   细节   意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