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合成极性氮化物钙钛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MOLNews

钙钛矿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晶体结构之一,在其ABX3组成中,A和B是两种大小不同的阳离子,X是与之结合的阴离子,其理想状态为立方结构,B原子位于阴离子围成的八面体中心。这看似简单的原子排列,却衍生出异常多样的种类,以及丰富多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半个世纪以来,氧化物钙钛矿,如Pb(Zr, Ti)O3、(Ba, Sr)TiO3,已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容器、微机电驱动器等领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卤化物钙钛矿被认为是光伏器件中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研究者们还发掘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在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和传感器中的应用潜力,甚至硫系钙钛矿也在非线性光学中找到了用武之地。然而,氮化物钙钛矿却很少有文献报道。

首次合成极性氮化物钙钛矿

钙钛矿结构及氮化物钙钛矿和其他材料对比。图片来源:Science


钙钛矿研究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氮化物钙钛矿迟迟未被合成呢?这与氮元素的特性有关。卤素和氧硫元素所带电荷分别为-1和-2,而氮元素电荷为-3,这就要求A和B的电荷之和为+9,符合条件的A和B金属并不多。而氮的电负性又大大低于氧或氟(N 3.0,O 3.5,F 4.0),金属-氮键具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混合性质,这也增加了材料的制备难度。几年前,有研究者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可能稳定的氮化物钙钛矿 [1, 2],2019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Aaron M. Holder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Wenhao Sun等人合作,在Nature Materials 杂志上发表论文 [3],进一步构建了宏伟的三元氮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地图”,使得实验室合成氮化物钙钛矿看起来只有咫尺之遥。

首次合成极性氮化物钙钛矿

三元金属氮化物热力学稳定性“地图”。图片来源:Chem. Mater., Nat. Mater.[1, 3]


近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Andriy Zakutayev(上一篇Nat. Mater.的作者之一)和科罗拉多矿业学院Geoff L. Brennecka等人合作,在Science 杂志上发表论文,合成并表征了具有极性对称性的氮化物钙钛矿——镧钨氮化物(LaWN3)钙钛矿薄膜,进一步拓展了钙钛矿结构材料家族。新材料表现出强压电响应(40 pm V-1),并预测具有良好的热电和铁电性能。极性氮化物钙钛矿材料的首次成功制备为其在磁、光、热、电、拓扑和量子特性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4]。

首次合成极性氮化物钙钛矿

氮化物钙钛矿结构和应用。图片来源:Science [4]


尽管氮化物钙钛矿LaWN3被预测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然而传统的合成方法通常会得到氮氧化物,如LaWO0.6N2.4。研究者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和溅射组合的方法,在超高真空加热基底上制备出LaWN3薄膜,最小化地减少了氧元素污染。X射线荧光(XRF)确定了阳离子的化学计量比La/W = 1;俄歇电子能谱(AES)证明,整个薄膜中检测不到氧元素,即使在大气中暴露72小时后也如此,然而N阴离子有少量缺失,这可能要归因于材料缺陷或者AES测试过程的影响。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表明,薄膜呈现出均匀的微观多晶结构,晶粒尺寸150至200 nm。

首次合成极性氮化物钙钛矿

LaWN3薄膜的化学成分表征。图片来源:Science


首次合成极性氮化物钙钛矿

LaWN3薄膜的材料结构表征。图片来源:Science


氮化物钙钛矿LaWN3表现出强烈的压电响应特性,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压电应变系数可达40 pm V-1,比报道的高性能压电材料Al0.92Sc0.08N(~10 pm V-1)和LiNbO3(~10 pm V-1)高了约4倍。压电响应和同步辐射衍射都表明,LaWN3薄膜呈现出极性对称性结构,而极性是导致高功率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者还预测了薄膜的铁电特性,不过,只有合成更高质量的LaWN3薄膜(理论带隙Eg = 1.8 eV),才可能进一步准确测量材料的铁电性能。

首次合成极性氮化物钙钛矿

LaWN3薄膜的压电性能。图片来源:Science


铁电体作为极性压电材料的一个分支,具有自发极化或有序电偶极矩,可通过电场进行切换。氧元素阻碍了铁电材料与半导体的集成,也影响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开发。寻求无氧和极性的薄膜材料,为克服这一限制、提高器件性能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氮化物钙钛矿的成功制备,完美地诠释了通过理论计算驱动的材料搜索、合成、性能表征的全过程,也有望为钙钛矿家族再造一个材料“明星”。

Synthesis of LaWN3 nitride perovskite with polar symmetry

Kevin R. Talley, Craig L. Perkins, David R. Diercks, Geoff L. Brennecka, Andriy Zakutayev

Science, 2021, 374, 1488-1491, DOI: 10.1126/science.abm3466


参考文献:

[1] R. Sarmiento-Pérez, et al. Prediction of Stable Nitride Perovskites. Chem. Mater. 2015, 27, 5957-5963. DOI: 10.1021/acs.chemmater.5b02026

[2] Y.-W. Fang, et al. Lattice dynamics and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nitride perovskite LaWN3. Phys. Rev. B 2017, 95, 014111. DOI: 10.1103/PhysRevB.95.014111

[3] W. Sun, et al. A map of the inorganic ternary metal nitrides. Nat. Mater. 2019, 18, 732-739. DOI: 10.1038/s41563-019-0396-2

[4] X. Hong, Nitride perovskite becomes polar. Science 2021, 374, 1445-1446. DOI: 10.1126/science.abm7179


(本文由小希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氮化物   极性   科罗拉多   表征   研究者   薄膜   元素   来源   结构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