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劲起于脚”就是“发电机”——刷新、颠覆以往的全新解读

太极拳理论的“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一句话就占据了整个拳论的半壁江山。各路大师、专家如过江之鲫,纷纷抛出自己的解读,可惜都是一片陈词滥调,并不能开启初学者的心中疑惑,也就至今没有一个定论性的解读。

如此看来,此事还须鄙人下场,一展独家所学,还原拳论之本来面目,斗胆为此事最终画一个句号,一统江湖纷争。(嘿嘿,捋胡须)

“劲起于脚”,那么,脚下就是一个“发电机”喽!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怎样发电、怎样劲起于脚的。

这个刷新、颠覆以往所有的大师、专家的全新解读,就此为你呈现。

太极拳“劲起于脚”就是“发电机”——刷新、颠覆以往的全新解读


OO一 劲起于脚,是起于“两脚”的虚实变换,是“两脚”共同“二争力”产生的,不是以往那种“由一只脚产生”的认知

一言以蔽之,“劲起于脚”就是起于“两脚的虚实变换”。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痴”、“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以上都是以腰带脚,虚脚悬空吊系,实脚直立承担体重,亦且虚实两脚之间内劲相连,内含“此提彼踩、此缩彼伸”的二争力。

当两脚做进退顾盼运动时,由虚实变换而生内劲;就是原地不动发劲时,也是两脚虚实变换而生劲。这就是“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的真实经验、拳论本义,劲是由“两脚共同合作产生的”,是在虚实阴阳变转之中产生的,这才是阴阳相济的“太极劲”。

以往的所有人的认知,都是局限于“一只脚”上,一只脚的蹬碾或抽提都只能是独阳、独阴。

所以说,本文章是至今为止首次发布的独家所学之秘,是一项全新的、经得起检验的高端、顶级、进入超级大师行列的太极拳技术,不可小觑,不可当面错过,错过了就再也看不到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因为“劲起于脚”的技术,就是整个太极拳大厦的支撑和主体框架,所有的装饰、门面都要依附在主体框架之上。“劲起于脚”搞错了,那就全错了。

太极拳“劲起于脚”就是“发电机”——刷新、颠覆以往的全新解读


OO二 “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这就是两脚之劲贯通,左实则右虚,左虚则右实, 两脚、两腿、腰“三点一线”之间的内劲贯通一线,如同一张弓,也就是“下于两脚相随”是也

所以说,站桩不是练“太极内劲”。站桩可以是养神养气、也可以是在增长两腿的支撑力,但都只能算是外围边缘功夫,绝对不是太极拳的核心内劲功夫

OO三 劲起于脚的虚实变换如同“发电机”的连续运转,勿令丝毫间断方可。所以,一步一拳,未曾出手先动脚 ,上下相随人难侵,脚下虚实变换的活步不能停滞,勿令丝毫间断

有八卦掌歌诀为证,“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吾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成落地花。”脚下虚实变换不能停,站住就成了“落地花”,生生不已的生机、内劲就断灭掉了。

由此也可见,太极拳、八卦掌,都是全身直立打拳,绝无曲腿弯腰之形,而是疾步傲首,整体全身进退,无须弓步、马步的开步跨腿,而是两腿相随、轻灵腾挪之势。

太极拳“劲起于脚”就是“发电机”——刷新、颠覆以往的全新解读


OO四 找几个范例以佐证。半步崩拳、裹践钻老三拳、鹰捉劈拳槐虫步、三步半打手,最后的一击都是手脚齐到、脚下变换跳步,此岂是偶然哉?殊途而同归而已。这些都是顶尖的内家拳的代表技术,也都是本能洪荒之力的发掘与表现。

OO五 由此可见,正统太极拳只有唯一的活步太极,脚下虚实变换是产生内劲之源——发电机。一旦脚下出现大弓步、大马步的“站定”步法,则虚实不分,就如发电机灭火一样,内劲停顿、断灭。

只有活步腾挪、两脚之间转换不断,脚如水面行走,凌波微步,不敢“站定”脚步,才能保持脚下的内劲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如泉水涌出,形之于手,一股无形内劲,缭绕旋转,如在空中写字作画、排风拿月。-----END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 古典《太极拳谱》中兴第一人 2021/12/24 星期五

太极拳“劲起于脚”就是“发电机”——刷新、颠覆以往的全新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太极拳   发电机   弓步   以往   太极   马步   虚实   主宰   脚下   大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