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然教育(3)自然教育与儿童的知识建构

认识自然教育(3)自然教育与儿童的知识建构

幼儿自然教育的目标不是仔细研究自然问题,而是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自然中体验惊喜、舒适和爱。


通过自身经验以及与周围真实世界的互动在儿童知识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儿童发展早期,经验为所有知识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参照框架。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这些阶段塑造了儿童理解和同化新信息的方式。


比如:从婴儿到两岁左右的儿童,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感知觉和从周围环境所获得的理解。随着成长,他们开始逐渐发展出对周围环境之外的世界的感知。在3-6岁之间,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仍然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但他们正在发展出理解其他观点的能力,并开始具备抽象思维,他们开始将各种想法综合到一起,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是,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儿童倾向于完全沉浸在周围环境之中,因此通常很难用抽象的方式进行思考,不容易对那些与自身经验无关的事情形成概念。


例如,儿童可能会认为她下午看到的云朵会跟随她的脚步而移动。这一想法对于成人来说可能是奇怪,甚至是幼稚的,但对于一名四岁大的儿童来说,这观点可能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无论她走到哪儿,云朵都会出现在哪儿。她的自身经验使她得出了这一结论。

认识自然教育(3)自然教育与儿童的知识建构

儿童所需要的不必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当成人给儿童提供一种正确、科学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却与儿童自身真实的生活经验没有任何联系的时候,这种解释其实是抽象的,而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如果成人的这种解释与儿童自身的观察以及对世界的看法没有什么联系的话,可能会使儿童感到厌烦。相反,成人合理的、有意义的做法是向儿童提出一些问题,进一步澄清儿童的观察,为他的经验增加一些信息,最终帮助他完善其结论。


比如,成人可以问,“你是怎么知道云朵是跟着你的呢?”或者“当你在室内的时候云朵去了哪儿呢?”这种引人思考的问题将会帮助儿童更深入地观察生活,对他们所知道的事情进行更全面的思考,发现自身经验中更多的细节。这些问题还能够使儿童认识到,他自己的想法是重要的,他能够将自己看作一名思考者。


如果成人只是简单地通过解释或直接提供“正确答案”来矫正儿童的“错误”或幼稚的想法,将会给儿童传达一种微妙的信息,即他或她不能相信自己的经验或观察。


认识自然教育(3)自然教育与儿童的知识建构



就在今天,就是现在!

放下电子产品,带着孩子,走出房间,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自然   儿童   知识   云朵   大自然   成人   想法   阶段   经验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