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经济:一个需要注意的新人口经济现象

作者 | 王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单身经济:一个需要注意的新人口经济现象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全国“一代户”( 即同一辈人居住或单身居住落户的情况)的比重较10年前上升15.33%,达到49.5%。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六普的数据,2010年二代户(最典型的就是一对夫妻带孩子的标准核心家庭)的比重还高达47.83%,2020年二代户的比重已经缩水到36.72%。一增一减的背后是我国家庭模式的大转换,而未婚、晚婚、不婚和离婚的人数增多与单独居住的比例增加是婚姻与家庭巨大变迁的主要表现。这些变化引起人们对我国单身社会与单身经济的关注与思考。

01 什么是单身经济?

2001年12月21日,世界经济类权威杂志《经济学家》刊文提出了“单身女性经济”概念。该文认为,单身女性没有婚姻和子女的羁绊,她们的家庭生活负担轻,经济独立、生活自由和无压力的消费让她们成为引领时尚消费的主力。随着单身群体的扩大,单身经济概念突破了单身女性经济的限制。从内涵上看,单身经济是指为满足单身群体需要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从外延上看,单身经济包括满足单身群体需求的食品、住房、家具家电、汽车等产品,以及餐饮、健康、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和娱乐等服务。发展单身经济对于丰富产品与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单身群体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02 单身经济有哪些特征?

个人本位。单身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更偏向以自我为核心、以自我意愿为主导,消费动机基本以优先满足自我需求为导向。单身群体的消费心理或消费偏好也具有个人本位特点,他们通常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商品和服务,进行所谓的“悦己消费”。

人口驱动。1980—1999年,我国年出生人数几乎都在2000万人以上,1987年的出生人数更是超过2500万人。近20年以来,80后和90后人群陆续进入适婚年龄,但晚婚和大龄未婚比例增大、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未婚和离婚等单身人数远超之前出生人口队列。

消费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已经超过40年,绝大部分80后和90后人群没有严重物质缺乏的经历、消费行为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他们追求更好、更突出、更精致和更有品味的产品与服务,消费行为表现出“自己挣钱自己花、愿意花钱也敢花钱”的特点。

女性主义。当前我国单身经济的消费主力是单身女性。我国单身女性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里,由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性别平等意识或女性主义权利意识也较强,她们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具有突出的个人主义特征。

03 单身经济有哪些风险与不足?

资源利用率低。诸如水、电、做饭和取暖燃料、家用车、理财和老年照料等商品和服务,通常以家庭户,而非个人为单位进行购买和消费。与多人户家庭相比,一人户家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成本效益往往更低,这意味着独居通常会造成更高的人均消耗量。

单身经济:一个需要注意的新人口经济现象

超前消费与无节制消费风险。单身群体的消费决策自主性高、消费随意性大,存在较高的盲目、无节制消费扩张或超前消费风险。工资收入“月光”、信用卡透支和各种消费贷、信用贷逾期对部分单身人群造成严重的生活困扰。

安全隐患。单身人群在消费商品和服务的情境下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隐患,比如,单独一人旅行时的安全风险明显更高。另外,单身经济的安全隐患与单身独居生活时的安全风险有一定关系。

04 我国单身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

2000—2010年,我国15岁及以上单身(包括未婚、离婚和丧偶)人数由2.54亿人增加到3.02亿人,一人户由2000年的2827.3万户(人)增加到5839.6万户(人)。总体而言,2010年我国20岁及以上单身人口已经超过2.1亿人。

单身独居人口继续增加,单身经济方兴未艾。我国结婚率降低、离婚率升高和初婚时间推迟的趋势短期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较小。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家庭结构中的单人户占比逐渐提高、分别达到了7.98%、6.34%、8.57%和13.67%。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模型等测算结果表明,2050年我国独居人口将增至1.33亿人,每四户中就有一个一人户,一人户将成为我国最普遍的家庭结构类型之一。

人口老龄化加深推动银发单身经济发展。2000—2010年,我国独居老人总量几乎增加一倍,2010年全国独居老人达到了1443万人。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平均预期寿命增加,终身未婚、离婚和丧偶的单身独居老人数量将继续增加。

单身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更为宽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国民的婚姻行为更加独立和自主,婚姻观念更加现代化,大龄未婚、终身不婚和离婚等单身生活方式的社会舆论压力逐渐减小。

单身群体消费心态积极,单身经济消费动力强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国民对经济发展抱有积极预期。80后、90后单身群体消费需求旺盛、消费心态乐观、消费行为积极,单身经济的消费动力强韧。

消费升级将助力单身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与需求侧的强劲消费相比,供给侧的单身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将推动单身群体消费升级。

一线城市单身经济正在崛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未来,年轻单身群体将由小城市向大城市加速集聚,一线城市、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单身经济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城市女性单身经济具有突出的增长潜力。过去20多年,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形成了数量可观的高学历、高素质和高收入的“三高”职业单身女性,她们的消费倾向高、消费能力强,城市女性单身经济的发展潜力突出。

05 如何推动我国单身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领下,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国的单身经济发展大有可为,亟需出台和实施系统政策举措来推动单身经济高质量发展。

顺应单身独居人口增加趋势,充分挖掘单身经济潜力。人口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单身人数增加、单身独居人口增多将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长期现象。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单身独居人口也存在老化趋势。单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超越年轻群体单身经济一枝独秀的现状,着力发展针对不同特征人口群体的单身经济。

推动消费升级,提高商品与服务品质。精准把握单身群体的消费需求新增长点和消费行为新特征,推动相关商品制造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向更具针对性、更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重视单身独居老人的消费需求,推动银发单身经济发展。通常,单身独居老人具有较好的生理健康、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但他们的孤独感水平很高,满足单身独居老人精神需求的商品与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短板,亟需大力推动银发单身经济发展。

单身经济:一个需要注意的新人口经济现象

出台支持单身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单身经济尚未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亟需出台促进单身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和商业创新的高水平融合发展,最大限度规避单身经济资源利用率低和浪费风险大的弊端。

重视单身消费行为科学研究,促进单身经济创新发展。尽管我国单身经济开始兴起并逐渐繁荣,但单身经济相关学术研究比较滞后,国内亟需加强科学研究,以更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单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单身独居人数增长是未来人口发展的长期趋势,发展单身经济是提高单身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必然要求。我国单身经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这既是基于人口发展的事实判断,也是根据婚姻家庭文化观念变迁的价值判断。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单身经济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单身人口增多必然促进单身经济持续增长,这是长期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

同时,单身人口激增、单身社会崛起与单身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陷阱。单身经济提供的种种生活便利似乎反过来固化了单身状态,加速了单身社会的形成。总的看来,晚婚、不婚不育明显增多的单身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少子老龄化问题,单身经济与单身状态的循环以及在社会文化层面积淀所形塑的单身社会并不利于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原文具体信息可参见:《中国单身经济研究:内涵、特征、趋势与建议》(刊登于《晋阳学刊》2021年第6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封面图来源于UNPLASH素材网

排版 | 萝卜娟

审核 | 淡定珠子、六朵、苍翼蝴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人口   单身   经济   消费行为   经济发展   群体   人数   现象   我国   家庭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