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月球背面,为什么是人类的禁区?嫦娥四号带你一探究竟

众所周知,自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入月球的第一步至今,人类实现登陆月球已经有着超过50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更是有数百颗探测器实现了绕月飞行,然而,对于月球背面来说,很长时间来依然是人类的禁区,我们曾经窥探过、研究过,但是,尚且无法实现探测器软着陆。

神秘的月球背面,为什么是人类的禁区?嫦娥四号带你一探究竟


时间来到2019年1月3日,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内,迎来了月球背面首个人类探测器的软着陆,这便是中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自此,人类首次获取到月球背面最近距离的影像资料,也完全击碎了人类关于月球背面外星文明城市的猜想。

从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来的资料中,我们看到,月球背面崎岖不平、遍布坑坑洼洼的撞击坑,相较于月球正面的月海平原和环形山,背面则以月陆高地为主,同时,相较于月球正面,这里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太阳照射。

神秘的月球背面,为什么是人类的禁区?嫦娥四号带你一探究竟


说起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任务,其实,技术难度之大,足以载入人类航天史册。我们知道,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由于两颗天体都有着足够大的质量,受到潮汐锁定的影响,人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正面,这也直接导致在月球背面几乎无法接收到来自地球的通讯信号,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早在2018年6月,“鹊桥”中继星就已经成功进入,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也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轨道的卫星。为后期嫦娥四号提供通讯保障,同时,相较于月球正面的月海平原,背面则更多的是高地和撞击坑,复杂的地形使得探测器很难找到合适的降落点。而此次嫦娥四号降落的冯·卡门撞击坑则是月球背面为数不多的平坦区域,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撞击坑,大约形成于40亿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后期,为了纪念匈牙利裔美国航空航天奇才冯·卡门而得名。之所以选择在这里着陆除了地形原因外,科学家们认为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研究月球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窗口,对该盆地进行探测,有助于研究月壳和月幔的组成、月球的地质特征、月球的起源和演化、解释月球上的磁异常现象等。

神秘的月球背面,为什么是人类的禁区?嫦娥四号带你一探究竟


而此次的月球背面探测任务,由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共同组成,除了对盆地的分析研究外,将会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同时,尝试在月球背面实现中继通信和进行世界首次低频射电天文观测。

这些科研项目的开展,对于人类研究月球和地月系统形成原因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数据,同时,检验了我国的外天体探测和研究技术,为后期探测火星乃至宇宙更深处提供无比珍贵的科研经验,相信在未来,我国可以在诸多星球实现世界之最的壮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嫦娥   月球   背面   卡门   南极   软着陆   盆地   探测器   地形   禁区   人类   神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