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中都穴

中都穴属足厥阴肝经,别名中郄、太阴。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具有舒肝理气,调经止血、固冲止崩之功效。现临床常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急性肝炎、 肠炎、腹泻、 月经不调、阴道炎、下腹痛、盆腔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等疾患。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中即中间,都即聚会,此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足厥阴经气深聚之处,故名中都。

又《针灸穴名解》则解释为:中,指方位言,四方之中央为中,左右之间亦为中,并有内义。都,聚也,丰也;又泽中有丘日都;指流水之处;又为统率之意。中都意为穴当小腿之中,以穴位之所在与经气之所聚而比譬命名。本穴直上有足太阴之阴陵泉,下有本经之蠡沟,后有漏谷,前有足阳明之条口、巨虚。四周诸穴,具有凹下如泽之意。本穴居其当中,犹泽中之丘也,颇合“都”字之义。更以本穴位于膝踝折中处,为足厥阴肝经之郄穴,为肝之气血似水之流聚,为肝经脉气之都会与统率,故名之以中,而曰中都。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见下图


每日一穴——中都穴

【解剖】

中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比目鱼肌)。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中支。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足内踝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处取穴

【主治病证】

1、疝气、小腹痛;

2、崩漏、产后恶露不尽;

3、泄泻;

4、下肢痿痹、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等

【操作方法】

平刺0.5 0.8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放散至膝部。可灸。

【常用配伍】

1、中都配三阴交、阴陵泉,太溪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胫寒痹痛。

2、中都配归来、太冲,气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3、中都配隐白、大敦,艾炷灸各穴,有温经止血的作用,主治崩漏。

【日常保健】

中指指腹揉中都穴,可缓解急性肋骨痛、急性肝区痛、急性眼睛胀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足厥阴肝经   崩漏   胫骨   太阴   下肢   穴位   针灸   小腿   作用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