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在司马南提出“联想六问”后,过去这么久的时间,不断有网友加入对于这件事情的讨论之中。

但就算网络上的舆论再怎么沸腾,但至今为止,也并有对舆论中心的柳传志,造成什么实质上的影响。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身经百战的柳大爷,说不定此刻正坐在某间大别墅里,悠闲地与“泰山商会”的好兄弟们品茶聊天,淡定地等待雨过天晴。

然而柳大爷虽然稳坐钓鱼台,但是曾站出来为其发声的胡锡进,却受到风波的影响,短短几天就掉粉500万,并在今天正式发出消息,不再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职务,宣告退休!#胡锡进不再担任总编#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真的就如同老胡自己所说,是因为到了年纪,所以才选择退休吗?


胡锡进发文模仿赛

一开始其实我是胡锡进的粉丝,因为比较喜欢他那敢于直言、立场分明、言辞犀利的风格。

要知道作为一名大V,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尤其是像胡锡进这样,在体制内工作的大V,和光同尘是基本素养,不要犯错是最低标准。

觉得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依旧能坚持讲真话、讲实话,恰到好处地讲出大家的心声,真的很不容易!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对于老胡的喜爱,也是有目共睹的。

最高峰的时候,胡锡进个人粉丝数就达到了二千四百多万,而他的工作单位《环球时报》的粉丝总数,也不过二千九百多万,单从千万的数量级来看,差距并不大。

都说是平台成就了个人,但是胡锡进做到了,在他任总编的这16年里,他与平台互相成就。

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说胡锡进的工作能力,那是相当的出色。

但是为什么后来,我如同很多网友一样,对老胡感觉变得一般了呢?

因为他的那些评论,看得时间长了,总感觉都像是一个模板里套出来的。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多看几篇,我觉得自己都能替他主笔写上几篇。甚至有恶搞的网友,在网上弄出来一个模仿比赛,比一比谁写的更像胡锡进。

最近网上传出关于什么什么的消息,老胡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情,这样的情绪由来已久,在社交媒体时代,必须通过某种事件,把这样的情绪集中释放出来,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出现这样的问题,必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一些人担心中国不会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不这样看。我相信,问题相当明显,我们之后一定能怎么怎么样。。。。。。

这样的评论就像万金油一样,什么事情都可以往上面去套,什么事情都能拿这个模板去说,无论是社会上的事情,还是国际上的事情,无论是民生还是政治。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这样的话语,作为一名体制内、司局级干部的讲话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一名千万粉丝的大V,这不是把大家当傻子吗?

大家为什么关注你?不就是你是总编,总能知道一些,普通群众不知道的内幕,并且干新闻报道这么多年,总能看出一些,大家看不到的真相吗?

要是没有自己真实的观点,切实的论调,总是拿出万金油一样的言论,关注你又有什么用呢?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在那么多对他的评价中,我觉得这一条算是最精准的,“假如你有一个梦想,想让地球变成平的,而且看上去很透明,全世界可能只有胡锡进才能帮你圆梦”。

胡锡进似乎真的有这样一股魔力,无论什么样的复杂事情,多方参与的利益纠葛,他总是能在抛开事实不谈的情况下,精准地找到一个角度,切入进去,说出一番既有立场,也没有实际观点的评论。既能照顾到多方的诉求,又能满足群众们的情绪。

简而言之,没有人能在一个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没有人能够同时安抚利益对立的双方。

但是,胡锡进却做到了!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大家不要笑,客观地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牛掰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对于做媒体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才!

但是对于作为观众的我来说,我很不喜欢,这种两面光的做法!

借用网友们的说法,他的行为就是在“叼飞盘”,一会跑向这边,一会跑向那边,但每回都能把盘子叼回来,两面都不得罪!

看看胡锡进“叼飞盘”的经典案例。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太极宗师

在普通的事情上,搞搞两面派也就算了,但遇到了“大是大非”上,还在一味地骑墙观望,那就真的太让人失望!

今年的11月份,司马南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联想六问”,在事情不断地发酵下,胡锡进一如往常地站出来,发表评论。

在11月23号的时候,他发出了一篇上千字的长文。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在文章的开头,他是这样说的,原本不想就此发言,但是在网友的邀请下,才说出看法。

一开始的沉默,是因为风向不明、证据不足?还是怕引火烧身?

后来的发声,又是因为网友们的“千呼万唤”,还是其它不为人所知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然后,他表达了什么观点呢?柳传志的“拳头”已经挥出,司马南要千万小心

首先,“司马南的质疑是朴素的,有公众意见的基础,它们是中国舆论场这几年积累的对联想综合不满的折射。”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多么熟悉的造句,情绪积压已久,不过是以司马南发问的方式,释放了出来。

说司马南的观点,有群众基础,诶,好像是认可了他,但又不代表自己也认可!

然后就开始大谈特谈历史和过去,大讲特讲柳传志与杨元庆的光荣履历,讲他们的成就与贡献,但就是不提当下联想现实的问题。

在谈完过去的光辉后,他把可能涉及违法乱纪的事情,把联想的众多问题,轻描淡写地就归结于“环境造就”和“历史原因”。

倘若因此彻查下去,可能会对其它企业,中国的商业环境,造成震荡。

这样的口吻,跟柳传志号召员工的内部讲话中使用的套路,不是如出一辙吗?听故事我只听柳传志!编故事编到他这个境界,可就有些“诗意”了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最后,再借由朋友之口,隐晦地表达,司马南的观点在专业上有瑕疵,但不提究竟哪里有瑕疵。

当时看到这样的态度,真的耗尽了我对胡锡进的最后一丝好感。

在这种非对即错、剑拔弩张的时刻,在大家的期盼下,依旧拿出两面光的做法,真的是让人大失所望!

果不其然,在短短的几天里,胡锡进的账号迅速掉粉5、600万。

看到这样的情况,胡锡进或许是慌了,他又拿出了自己“叼飞盘”的绝技!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在一番审时度势后,本月初他又重新发言,说联想高管的天价薪资和退休金确实不合理,要降!联想由国企变为如今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确实可能存在隐秘,要查!

看到这样的行为,真的是更加地失望!

若是你能坚持到底,好歹我也觉得第一次的言论,确实是你内心真实的看法。哪怕不对,但也是你的真心话。

但是短短几天的时间,因为掉粉太快,就改变了立场,那么代表这次的评论,也不是你自己的真知灼见,而是平衡利弊后的选择。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这件事情是这样,那么以前的所有观点呢?是不是也是一样。

没有永恒的立场,只有永恒的利益?柳传志手段毒辣,司马南收到“死亡威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

就像我以前也谈论过,白岩松的“六个馒头”理论一样。

但是作为主持人的白,说出的是他自己的观点吗?还是王朔评价他的那样,他只是一个“肉喇叭”?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胡锡进又何尝不是,虽然作为千万粉丝的大V,但他的本职工作还是体制内的总编辑。

很多时候的言不由衷,也不是他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情。

今天他正式宣布退休,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情!

祝愿他的退休生活愉快,也祝愿他能够如他所说的那样,继续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发光发热,可以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希望他能尽快找回,当年常驻南斯拉夫,深入前线,当战地记者时候的风采,不惧枪林弹雨,报道一些最真实的事情。

我们不需要“叼飞盘”、说场面话的总编,我们要的是敢上前线、报道真相的记者!

期待退休之后、全新的“胡侃”!希望那个无畏的老胡,早日归来!

胡锡进退了!我们不需要“叼飞盘”的总编,我们要敢上前线的记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飞盘   总编   司马   前线   体制   情绪   立场   粉丝   观点   事情   记者   网友   胡锡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