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写道:福州、泉州等四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福建的骄傲。在福建工作期间,习总书记还亲自主持研究泉州申遗工作。20年申遗之路终成功,泉州再一次展现了“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及文化古城的繁华景象,也让其成为新晋网红城市的代表。泉州,滋养包容万物的城市胸怀,孕育鸿星尔克、贵人鸟等民营企业……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和内容在等着我们聆听。

700多年前,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座遥远东方城市泉州的繁华盛景,如兴于唐、盛于宋并在宋末元初到达顶峰的刺桐港,是当时公认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这正是历史记录的泉州城市形象。随着元末的战乱和明清愈发严厉的海禁,昔日万商云集、文明交融的千年古港泉州,辉煌骤然谢幕,而申遗成功再次为其迎来了高光时刻。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尽管颇具网红气质,但泉州却不似成都、长沙等网红城市流量充沛。如今,泉州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活态化的文化遗产保护、独特的城市韵味、包容的城市人文肌理等原因,成为人们心中的宝藏城市——独特、小众、低调、古韵,却又令人向往的城市。作为网红城市,最怕没有话题和流量,而泉州却无需担心。泉州是一部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书籍”。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图:“泉州”舆情信息传播走势

(来源:众云平台)

追忆宋元盛世风华

待续古韵时代新篇

“行走在泉州城,一不留神你就会跟历史撞个满怀。”——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

7月25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福建第5项世界遗产。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图:2021年泉州舆论聚焦点分布统计

(数据来源:人民众云)

自此,舆论焦点集中在申遗及其关联性话题上(舆情热词统计,排名前三的关键词均与申遗相关)。泉州开启了“古都模式”,书写新的城市名片,塑造更具有穿透性的城市记忆点。不同于十三朝古都西安、六朝古都南京等城市与历史的强记忆,泉州有着辉煌的古城文明。宋元时期,泉州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重要的外贸易港口。鼎盛时期,泉州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并被藩商称为“刺桐港”,更有“市井十洲人”的佳话,如今仍完好保存着涵盖行政管理机构与设施遗址、多元社群宗教建筑和造像、文化纪念地史迹等22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施劲松指出,泉州城考古的意义不限于一个城市,也不限于一个区域,它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在此之前,泉州一直采取“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相互加成的模式,不断打造城市形象。泉州市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年创新大会等主题活动的举办地,借此渠道向国内外积极展示城市形象。加之,泉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属于静态、小众圈层,多元文化尚未有效转化、已开发的旅游产品聚集效应不强、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产品等问题,导致难以在舆论层面实现“破圈”。

“爱拼敢赢”的闽南文化

催生“低调务实”的古都新貌

“泉州,是一座我经常要对朋友提起说,这是你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座城市太低调了,低调得与她的实力和吸引力不太相符了。”——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民营经济亦是泉州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证券时报》指出,民营经济贡献了泉州市81%的税收、82.1%的GDP、93%的研发投入、96%的城镇就业、95%的企业数,所有份额的取得均来自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福州与厦门的包围之中,所获得的资源、政策支持有限,夹缝中生存的泉州更培育出安踏、特步、361 等知名民族品牌。即便是在“7·20河南暴雨”捐款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的情况下,作为鸿星尔克、贵人鸟两家企业“娘家”的泉州却甚少被提及。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图:河南暴雨期间涉鸿星尔克搜索指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让我们换个角度,在数据层面体会“低调”泉州的经济“硬实力”与良好的营商环境。2020年,泉州首次跨入万亿GDP城市行列,这也是泉州连续22年位居福建省第一位。据泉州市统计局数据,泉州市GDP从1949年的1.33亿元猛增到2020年的1015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521倍,年均增长10.9%;工业总产值从2322万元增长到2万亿元,稳居全省首位,在全国各城市排名第7位、地级市第3位。2020年,泉州工业增加值达5120.69亿元,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4.3%上升到50.4%。

近年来,泉州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今年,泉州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将全面实施营商环境“1+17”优化提升行动,赢得了良好口碑和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泉州营商环境在百座经济活跃城市综合排名中跻身第15位;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位列全国第19位。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图: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行榜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

打造千亿直播产业,为“爱拼才会赢”书写新注解。泉州市现有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直播基地48家,自播店铺达1310家,居福建省第一位。凭借直播经济的高增长态势,去年泉州获评全国直播电商城市20强。《泉州晚报》报道,泉州石狮启动打造一个网红城市、建设十个直播基地、引进百家MCN网红机构、引导千家实体企业嫁接网红、支持万家商户在店直播的“一十百千万”发展计划,主官上阵、干部冲锋、企业响应,“网红城市”发展按下加速键。“网红”市长亲自为家乡直播带货,设立石狮青创直播基地,培育千亿直播产业,让产品触达率进一步提高。据阿里研究院发布《2021数字化产业带报告》显示,全国数字化产业规模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泉州赫然在列。

多元宗教文化尽显包容精神

人文环境暗藏排外基因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为圣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

海纳百川的包容,正是泉州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一座城市不仅有千年古刹开元寺、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甚至包括基督教、景教(古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犹太教和拜物教等宗教遗迹。据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2020年统计,泉州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898处,远远高于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的平均水平(432.4处);宗教团体40个,民间信仰活动场所6962处。正是包容精神成就了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泉州民间祀神非常复杂,表明这座城市有一种能兼容各种人群和宗教的文化土壤。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图:知乎、豆瓣等平台网民对泉州人印象抽样结果

排外”则是网民对泉州人的负面感知和最大吐槽点。在知乎、豆瓣等平台上,网民认为“泉州人排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泉州人更愿意用闽南话交流,对客居异乡的外地人而言,生活在语言不通的环境中,极易产生被本地人排斥的心理。二是泉州部分老一辈人婚姻观念相对守旧,更希望与本地人结为姻亲,这种婚姻观也会为外地人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困难。

闽南美食借“东风”,遥望台胞思乡情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选自祖籍泉州的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泉州是港,亦是侨乡,乡音未改,食味同源。明朝海禁严格,泉州因地狭人稠,没有大规模发展农业的条件,大批破产农户被迫向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迁移。据不完全统计,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700余万,港澳同胞70余万,分布在世界各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台湾省不少人的祖籍就在泉州。无数外迁的华侨,将带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泉州美食赠予世界,同时在乡情的感召下,归来的游子们又带着异域的文化和美食回到故里。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图:近半年泉州与厦门涉美食相关搜索指数

(来源:百度指数)

闽南美食文化“流量担当”之争。《舌尖上的中国》曾报道过的四果汤老店秉正堂是当地人的消暑佳品,随处可见的土笋冻和阵阵姜母鸭香更是泉州的城市名片之一,在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姜母鸭亦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美食,还曾出现过“红面姜母鸭”对战荷兰大黄鸭的趣事。与同属闽南文化圈的厦门相比,泉州美食破圈的能力仍有明显差距,颇有些“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苦恼。随着泉州申遗成功,两者在涉美食搜索指数上逐渐趋同。对泉州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借此“东风”更好的发挥自身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潜力,将闽南文化的深度、广度挖掘出来,吸引海内外游客目光,再次成为闽南文化圈的“弄潮儿”,颇让人们为之期待。

寄语泉州:

低调、多元的泉州,展现其城市魅力,尽管在人们心中“种下了草”,但还不够“极尽”——作为网红城市,还需不断增强、深化城市形象记忆,塑造城市吸引力。在申遗成功的契机之下,泉州吸引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并对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城市元素、人文民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报道。在舆情传播的盛况之下,泉州要积极将“网红气质”转化为“长红基因”,烙印进城市底色之中。从不缺少历史人文元素和创意产业的泉州,最为缺少则是打卡场景的塑造和一次或持续“刷屏”时机,而真正的“泉州时刻”或许属于海上丝绸之路,或许属于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文化,或许源于“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包容精神……

总之,让我们一起期待泉州的城市文化IP集群燃爆网络!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芦珊

舆情分析师张明浩

助理舆情分析师王玮彬

实习生李萃

编辑:张子轩 | 责编:李娅琦 张力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藏城市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泉州   丝绸之路   泉州市   舆情   闽南   城市   宝藏   海上   宗教   环境   美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