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光绪开始了22年的书房生活,探求王朝兴衰治乱之策

清代对于皇帝的教育历来十分重视。还在光绪帝五岁那年,两官太后就为他择师进学,简派翁同和、夏同善为授读师傅,令他在毓庆宫读书。

1875年,光绪开始了22年的书房生活,探求王朝兴衰治乱之策

光绪帝从一八七五年十二月进学,一直到一八九七年二月西太后下令裁撤书房,在毓庆宫学习了整整二十二年。这个时间几乎是他人生的五分之三。在这里,光绪帝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三个人生时期。他那熠光的政治才华和垂世不朽的维新变法事业除了受时代的震撼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影响外,主要是植根于书房教育。书房生活的二十二年正是中国社会变动最激烈的时期,使光绪帝的读书生活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光绪帝嗣位时,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有三十多年。其间,清政府经历了两次民族战争,都遭到了失败;度过了为时二十多年的国内战争,统治力量遭到很大削弱。太平天国抢军以及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使清政府几次濒临覆亡的绝境。七十年代后,席卷全国的群众反抗斗争虽都被镇压下去,但清政府也是内亏外损,元气大伤。光绪帝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摆在他面前、等待他去治理的是一个残败的政权。因此,借鉴历史,更多地了解历代王朝的兴衰治乱情况,从中吸取教益,以维持统治,便成为他书房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875年,光绪开始了22年的书房生活,探求王朝兴衰治乱之策

书房生活的头五年,在翁同和的安排下,光绪帝阅读了《四书》、<五经》、《大学》、《中庸》、《书经》、《礼记》、《左传》等封建典籍。这些都是古圣先贤的学说,是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作为一个皇帝必须应当掌握的,但从进学的第二年,翁同和则着重给他进讲了两部重要历史政治著作:

一本是《帝鉴图说》。共分上、下两册。这本书可称为帝王政治学,行政指导的参考书。它出自明代大政治家张居正的手笔。张居正为了辅导年幼的明神宗,于一五七二年(隆庆六年)特地辑录了“自尧舜以来,有天下之君撮其善可为法者八十一事,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每一事前,各绘为一图,后录传记本文,”再加上几个字的标题,内容虽深,因配之以图容易看得懂,加上翁同和讲解既浅显又生动,颇为皇帝爱听爱读。这种绘图立说的故事书对光绪帝的实际教育也是非常显著的。一次翁同和进讲汉文帝劳军细柳的故事。翁同和说:当今敌国纷乘,外患迭至,国家极度虚弱,皇上应当留意武备。光绪帝一个字地连连称“是"。翁同和还叙述了自己整饬武备,抵御外侮的主张。

一本是《治平宝鉴》。书全称为《治平宝鉴法编》,共十二册。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为了解历代帝王政治事迹“足为法戒者”和“垂帘事迹”,特令南书房的张之万、潘祖荫,许彭寿、李鸿藻等十多人编撰此书,并选派大学士、尚书、弘德殿师傅轮流在养心殿进讲。光绪帝继位后,此书进讲虽已中辍,但由于内容比较重要,有益于光绪帝日后行政,翁同和亲自进讲了全书内容随着光绪帝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翁同和还指导光绪帝选读了《资治通鉴》以及与此有关的《通鉴览要》、《通鉴辑览》《纲鉴撮要》等书,阅读了《贞观政要》有关部分。这些著作对他日后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帝王直接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如看了《贞观政要》中有关唐太宗水可助舟亦可覆舟的话,特别怵耳!所以在后来维新变法期间,光绪帝一度曾讲过“民有权,君无权,又有什么不好!”之类的话,主张兴民权,给人民一定的自由权利。

1875年,光绪开始了22年的书房生活,探求王朝兴衰治乱之策

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是雄才大略、文武兼资的一时君主。在他们当政期间,中国武力强盛,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治理国政的经验教训被后嗣的君王奉为经典,编成“圣训”、“格言”,而加以尊崇翁同和一心想把光绪帝培养成一代贤君,希望他发扬祖德,踵继祖光。曾赋诗光绪帝“敬从光绪当阳日,追溯康熙郅至时"。在他指导下,光绪帝阅读了《圣祖(康熙)圣训》、《庭训格言》,三帝实录,《开国方略》、蒋良骐的《东华录》、魏源的《圣武记》等书。这些书不仅使他对清朝早期的武功文治,祖上创业艰难情形有所了解,而且也使他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历史的责任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担荷非浅。盼望能在自己当政期间,中国积弱不振的状况有所改变,使大清朝跻于世界列强之列”。他不只一次地反复诵读《圣祖圣训》,还将其中一些警语书之于屏,悬挂在书房的墙壁上,借以鞭策自己。对于康熙不迷信鬼神的言论、尊重科学、接纳西学、钻研数学尤为钦佩,对于雍正戴用“洋人假发”,采取西洋历法的活动感到兴趣。这些都成为影响他后来学习西方的一个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光绪   治平   雍正   书房   贞观   通鉴   武备   王朝   兴衰   中国   康熙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