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第一,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

国民政府决定以水代兵,下令炸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1942河南大饥荒,历史上称为花园口决堤。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从三日亡国论,转变成速胜论。他匆忙往徐州战场调兵20多万,想借台儿庄大捷之余威,和日军在徐州决战。日军土肥原贤二率第14师团约2万人强渡黄河阻止第一战区援军增援州。蒋介石匆匆飞往郑州程潜第一战区指挥部亲自指挥。此时豫东中国军队有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1个师团2万人。

1938年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攻击兰封。镇守兰封是桂永清。蒋的嫡系第27军,虽然装备精良,但桂永清只守了不到一天就全线溃退。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再次调兵布阵,围攻土肥原。战斗正激烈进行,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守商丘的第8军黄杰所部又不战而败。蒋介石的两支嫡系部队不听指挥,前后共投入15万兵力,没能消灭土肥原的2万人,这可是战争史上的千古笑柄。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1938年6月3日,土肥原猛攻开封,蒋怕开封失陷打电话命令程潜掘堤,并告诫他:不要有任何顾虑,坚决去干。

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

花园口决堤后,奔泻而下的黄河水,卷起滔天巨浪,历时4天4夜,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整个黄泛区长达400多公里,给当地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花园口决堤将黄河堆积几十亿吨的泥沙顺着决口涌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没田野,漫溢湖泊,堵塞交通和航运。每年汛期时,黄水都会泛滥回流倒灌,淹没农田,洪水过后便是蝗灾,到处是沙丘,根本无法耕种,对当地农业造成严重破坏。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河南大饥荒。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第二,1942年河南大旱灾

1942年整个北方地区全年降水量稀少,遭受严重干旱,其中河南最严重,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从1942年的春天开始。整个河南没有下过一场雨。百姓们眼睁睁看着庄稼慢慢的枯萎,却没有任何办法。那时的河南大部分被日军侵占。严重的干旱和战争的硝烟,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灾难。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河南就有十年九荒之说。过春天没有下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清楚的知道这意味着又一个荒年的到来。但是任谁都没想到这个荒年,究竟会多么的严重。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当年河南有九个雨量观测站。平均降水量为408毫米。比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少的降水量还要少百分之12。特别是6月,7月,8月更是少了六成以上。不仅仅降水量少,而且气温还偏高。平均气温高于新中国成立后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7月偏高达4 。7月、8月、9月三个月的气温均高于建站以来同期最高值。

综观1942年河南大饥荒,干旱是主要原因。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加大,土壤严重缺失,从而导致秋粮绝收。

在高温雨水少的季节,尤其是气温达到40 以上时,很容易形成干热风。干热风出现时,正值小麦灌浆的时候,麦穗会被烤熟,(非自然成熟)麦粒干瘪,严重减产。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据史料记载,当时全省34个县市出现了严重的干热风,加剧了旱情,造成小麦干枯,大幅减产,为当年的灾荒埋下伏笔。长期以来,干旱是河南的主要气象灾害,且发生极为频繁。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曾发生过7次严重干旱,分别是1966年1978年、1981年、1986年、1997年、1999年和2001年的严重干旱,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河南处黄河中下游地带,土壤大部分属于沙土性质,水分的蒸发和下渗速度都比较快,因此“靠天吃饭”成了河南农业的一大特点。

据史料不完全统计,河南受旱的县(市)达82个,占全省的80%。除了濮阳、新乡、开封、商丘、信阳旱情较轻外,其余地区均发生特大干旱。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第三,干旱之后随之而来的蝗灾

据1942年6月28日,尉氏县境内发现蝗群,大群飞蝗,遮蔽天空,达到十多里宽,(两里=1公里)一时月色为之笼罩,暗淡无光。

在1941年干旱之初。已经有局部地区受蝗灾,因为蝗虫喜温暖干燥的环境,所以旱灾以后蝗灾往往随之而来。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1941年截至6月底,受蝗灾只有扶沟一县。

1941年全年遭受蝗灾只有7个县:西华、扶沟、灵宝、淮阳、焉匡陵、经扶、尉氏等县。但是到了1942年情况急转直下。

到了1942年9月,河南省由于旱灾、蝗虫灾、同时波及,在蝗虫灾区大地没有绿色,到处是光秃秃的枯枝。漫天遍野的蝗虫,所过之处,禾苗被吃个精光,那年的秋季百姓颗粒无收。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所有的作物多被蝗虫侵害,一株秋禾上常集结几十只蝗虫,虽然各县动员百姓扑杀蝗虫,每次都能消灭数十万斤。但蝗虫繁殖力太强了,随时交配,随地产卵,几天之后虫卵又变成幼虫,依靠人力捕杀无济于事。

蝗灾遍及河南50多个县。汤阴、修武、扶沟、沁阳、新安、登封、荥阳、汝南等,蝗灾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其他各县也都有几十万亩遭受蝗灾。

受旱灾的影响,河南大部地区高温干旱,这样的气候环境利于蝗虫的大量繁殖,致使蝗虫泛滥成灾,肆虐河南大部分地区,使农业生产受到重大打击,加剧了饥荒的严重程度。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虽然也经过捕捉,但是灾情依旧很严重。经人民尽力捕捉,计共捉到飞蝗27万多斤,掘出卵700多斤。

这场始于1942年的灾荒,一直延续到1945年,受害面积和人口非常巨大。

第四,河南四荒之汤

最后,汤恩伯给河南人民带来的人为的灾祸。汤恩伯在河南无恶不作,百姓痛恨之极,故当时民间有“水、旱、蝗、汤,河南四荒”的民谚流传。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在灾情蔓延,老百姓无隔夜之粮的情况下,汤恩伯以在叶县修建边区学院之名。此举除了拆用古迹寺庙砖瓦之外,还强迫周围十余县的百姓按照规定尺寸,无偿捐送所用木料。各地将木料送到后,如不送礼贿赂,接收人员则以不合格为由百般刁难,致使一些人畜病亡途中。

1943年春,河南灾情发展到了极点,大批百姓或逃难,或死于荒村,汤恩伯借口抵御日军渡河进犯,强征远近各县民工数万人,以以工代赈大修黄河大堤。百姓哪里能斗得过官府,各地不敢违抗。一些民工因饥饿生病,无数倒毙途中。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工地上,也因民工没饭吃瘦弱无力最终是工程并未做好,而死亡者却不计其数。

到了1943年春,春耕后小麦长势还是很好的,如果当时政府能够给点救济,帮助灾民,便可度过春荒。然而,就在1943年3月至4月救灾的紧要关头,各县长官迫于汤恩伯的压力,竟然不放一粮,眼睁睁看着许多灾民饿死。

1942年的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个啥?

在天灾人祸的多重压迫下,河南的灾荒变得更加严重,再加上赈灾的延误和地方官员的克扣,致使大批灾民流离失所不断饿死。

先有人为花园口,后有天灾大旱与蝗虫,最后加上汤的作恶,真是痛哉恨哉!但愿这样的悲剧不会重演。

资料:参考历史文献,头条百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河南   扶沟   干热风   花园口   蝗灾   水旱   土肥   黄河   蝗虫   旱灾   干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