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英国人以怎样的心情目送"五月花"号离港?


当年,英国人以怎样的心情目送

其实,没有人关心他们,更没有人在乎他们。一群离经叛道的人,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吧,谁在乎呢?大西洋不好玩儿。


在他们之前,一艘移民船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在半路上船沉大西洋,130多人葬身海底。


事实上,也没有人目送他们。


可是,如果英国人站在普利茅斯港,望着他们离去,心里一定是一百个不屑:想到离开祖国是什么后果吗?不识好赖的东西!


可是,这些英国人没有想到,两个月后,这些被他们抛弃的同胞中的几十个男人,在寒风中,在狭小的船舱内,在长途跋涉的疲劳中,以极其虔诚和严肃的态度,起草了一个传于后世的《"五月花"号公约》。


他们或许不曾料到,这竟然是一个伟大国家的开始。

当年,英国人以怎样的心情目送

1789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此后不久被当时美国拥有的十三州的特别会议批准。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根据宪法,美国成为一个由各个拥有主权的州组成的联邦国家。


在独立建国13年后,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开始工作。


宪法序言很短,但是却清楚阐明了立法的理论基础和目的:"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其中,"我们合众国人民"成为日后美国宪法被引用最多的部分。

当年,英国人以怎样的心情目送

"美国人"在英国人的轻蔑中离开了普利茅斯。


美国在英国的打压下赢得了独立。美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个年轻的国家参加了欧洲和亚洲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年,英国人以怎样的心情目送

1945年10月24日,于旧金山草签的《联合国宪章》获得大多数签署国的共同批准,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6年1月6日,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会议以及安全理事会在伦敦卫理公会中央礼堂举行,大会选定纽约作为联合国总部。


这里正是没有“国父”头衔的“美国国父”托马斯·潘恩最后生活的地方。


"真正的男人在困境中微笑,从挫折中积聚力量,通过思考变得勇敢。"这是潘恩留给美国人民的名言,这句话一直鼓励着后来的人们,沿着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前进。


"五月花"号的经历是一次航程,但对后来的美国来说,它更像是一场预演。


它所展现出的毅力、勇气、团结和契约精神,已经完全融进美国日后的国家精神。


而当年英国人对他们的冷漠、轻蔑和嘲讽,则早已在历史的演进中烟消云散。

当年,英国人以怎样的心情目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联合国总部   美利坚合众国   英国人   阿姆斯特丹   大西洋   国父   美国   宪法   当年   会议   心情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