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此人洗过衣服,建国后想见此人,才知他已去世多年

解放后的一天,陈毅要去成都,去向毛主席告别。主席突然想起一个多年未见的人来,问陈毅:“你们成都有个王光祈,你知道吗?”陈毅答不知道。主席又说:“那么,你在成都时,可问一问,是否有人知道?”

这个王光祈是何许人也?他是四川成都温江人,1892年生,比毛泽东还大一岁,五四运动前后,两人有过一段交往。

毛主席为此人洗过衣服,建国后想见此人,才知他已去世多年

王光祈

1914年,王光祈到北京进入清史馆做书记员,同时在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并先后担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918年与李大钊等七人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举行成立大会,王光祈任该会首届执行部主任,成为该会的灵魂人物。

1919年,毛泽东在李大钊、王光祈的介绍下,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两人的关系很好,尽管王光祈只大毛泽东一岁,但他早早有点谢顶,而毛泽东的头发又浓又长,所以两人年纪看起来差了好多,毛泽东在王光祈面前就跟个小弟弟一样。据学会另一会员李璜回忆,有一次他跟王光祈等人在北京米市胡同便宜坊吃烤鸭,酒宴酣畅之间,来了两个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赵世炎。王光祈忙招呼两人坐下,并向众人介绍:“这两个朋友有意赴法求学,听说我也打算去,就想来谈谈。”李璜观察到,两个来客都较年轻,交谈间王光祈脸上一直带着兄长般的笑容。

毛主席为此人洗过衣服,建国后想见此人,才知他已去世多年

少年中国学会部分会员

1919年底,在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支持下,王光祈创建“工读互助团”,以帮助北京青年实行半工半读,达成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进而造成局部的新社会,循序渐进改造中国。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知识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毛泽东早就有类似的想法,这时自然也参加了这个互助团。

有一天大家边吃饭边讨论,穷学生如何去半工半读,适合做什么工作?平时很少说话的毛泽东说:“不要只是说,让我来试行一下!你们诸位把换洗衣服都交与我来洗。一个铜子一件,三天交货!”毛泽东在这些人里是不显眼的,大家都不拿他的话当回事,只有王光祈在事后把衣服交给毛泽东洗过。

王光祈随后又试办了女子工读互助团,1920年2月,第二次到北京的毛泽东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女子工读互助团后,写信向长沙的新民学会做了介绍:“觉得很有趣味!但将来成绩如何?还要看他们的能力和道德力如何,也许终究失败(男子组大概可说已经失败了)。”

1920年4月1日,王光祈和部分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同乘上海去法国的轮船远赴欧洲。而在岸上和他们挥手告别的就是毛泽东,可见王光祈与毛泽东之间的情谊。然而他们都没想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毛主席为此人洗过衣服,建国后想见此人,才知他已去世多年

王光祈

王光祈赴德国留学,先入法兰克福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并兼任《申报》、《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的驻德特约记者,成为勤工俭学并完成学业的第一人。1922年起,王光祈改学音乐,是第一位在西方获得博士学位荣誉的中国音乐学家。王光祈力主“音乐救国”,认为“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粲然涌现于吾人之前。”

可惜的是,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积劳成疾,突患脑溢血病逝于波恩,时年44岁。

再说陈毅,到了成都,在宴会上碰到副市长李劼人,他也曾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陈毅问李劼人,李劼人回答说:“王光祈是我的老同学,我很知道。他在德国波恩大学任教,患脑溢血,早已死了。后来骨灰运回了,为之立碑,碑文是‘王光祈先生之墓’,字是周太玄写的。土改时,墓碑迁徙,现犹存我家。”

毛主席为此人洗过衣服,建国后想见此人,才知他已去世多年

李劼人

陈毅回京后向主席汇报,主席听说王光祈1936年就去世了,叹息道:“想不到这么早就走了,年纪还不大哩!你下次再问问李劼人,他还有亲属吗?”陈毅再一次去成都时,李劼人回答:“光祈曾娶罗氏女为妻,但早死了,其他亲属,也无所闻。” 毛主席得知后,默然长久。

少年中国学会,曾对青年毛泽东产生过很大影响,这也是让毛泽东为此情系一生、念念不忘王光祈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波恩   工读   半工半读   脑溢血   成都   北京   中国   多年   主席   衣服   少年   会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