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学家利昂诺夫首次出舱执行任务,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然而这件事让缺乏出舱经验的利昂诺夫险象环生,险些丧命太空……

时间拨回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正值美苏争霸狂热时期,自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完成之后,苏联这边由于登月火箭研制方面严重滞后,为了扳回一局,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即将升空的“上升2号”航天飞船。

利昂诺夫别列亚耶夫成为了执行此次航天任务的两个关键性人物,堪称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宇宙飞船结构图

我们都应该清楚,现代航天飞船最顶端有一个尖尖的东西,叫做逃逸塔,但当时苏联的“上升2号”飞船并没有配备任何可供宇航员逃逸的工具,其中就包括逃逸塔。

这在当时是被称为极其疯狂的行为,因为一旦发生事故,这两名宇航员将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而且由于当时整个世界的航天事业都处于初步萌芽阶段,为航天员随身配备的一些设施,因没有经过真正的太空环境实验,其性能都厄待观测。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利昂诺夫

面对这么恶劣的条件,利昂诺夫协同自己的另一位伙伴打着“为国争光”的旗号依旧决定出征,1965年3月18日,苏联“上升2号”在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在火箭升空阶段并没有发生专家假设的事故,火箭最后成功进入太空轨道飞行,这让利昂诺夫两人包括地表所有工作人员如释重负。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黑暗的表象往往就是光明,真正的危险还在后面,为了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航天技术,苏联决定作出更加冒险的事情,即面向全球直播利昂诺夫的出舱画面,也正因为这次直播,给人们留下了利昂诺夫遇险时的珍贵画面。

“全副武装”的利昂诺夫出舱后,腰上只系了一根绳子,唤做太空绳,他在舱外行走了大概12分钟,且离舱门最远的距离可以达到5米,本来一切都挺顺利,可是当他准备返回舱内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由于当然宇航服设计过于劣质,利昂诺夫身着的宇航服马上膨胀起来,圆鼓鼓的像一个气球,而飞船舱门又过于狭小,任凭他怎么努力都无法成功进入舱内。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利昂诺夫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苏联面向全球的直播被直接叫停,地面航天指挥中心和飞船的联系也是时断时续,至于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过去人们并不知道。

据利昂诺夫后来回忆:

“起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回不到舱内让我非常着急,同伴试图帮助我,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以前从来没有碰到也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只知道,当时的我快死了!”

由于紧张过度,利昂诺夫宇航服内的氧气正在极速消耗,很快,汗水使宇航服的可视玻璃变得模糊不清,他的意识也变得非常虚弱,在昏昏沉沉的状态当中,他隐隐约约的听到一丝声音,“快把宇航服内的氧气放掉,快……”

仗着求生的本能,利昂诺夫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但又有个问题浮现在眼前,此时若放掉氧气,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便会因缺氧而加速死亡,不过,利昂诺夫顾不得那么多,反正横竖都可能一死,后者起码还有生存的机会,他必须争取。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最后他成功了,成功的回到舱内,虽然后来又经历了种种磨难,比如因为氧气失控而导致醉氧,因导航系统失灵而迫降于渺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地区,幸运的是,最终两人也都活着回到了地面。

可见太空是非常危险的,危险就在于你永远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不管是飞船自身出现故障还是因为受到太空悬浮物的撞击等等,都可能导致宇航员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就要求宇航员除了必须掌握娴熟的自救技巧之外,还得拥有超强的心理应激能力,否则无法胜任宇航员这门工作。

宇航员在出舱执行任务的时候,一般身上都会绑着太空绳,这根绳子采用的是高强度材料,拉扯性和抗腐蚀性极强,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断裂。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而宇航员也不会离飞船太远,因为宇宙是个真空环境,如果没有任何依靠,整个人的身体都会处于漂泊状态且无法自主把控飞行方向。

所以宇航员在出舱绑绳的同时,也都会抓住飞船外的栏杆,这样双管齐下,共同保障宇航员的人身安全。

但是,即使准备的再多么充分,也都无法规避所有的意外发生,一颗小小的陨石或石子都可能将宇航员置于危险境地。

如果宇航员在出舱时由于太空绳没有系紧或没有抓紧栏杆而脱离了宇宙飞船该怎么办呢?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第一种方法是实现自救。

现代宇航服上一般都会配备有一个小型的动力装置,是为宇航员求生配备的,这种动力装置采用的是喷气式,可以满足宇航员前进,后退或转换方向的需求。

虽然宇宙是真空失重环境,没有足够的空气摩擦阻力,但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反向推动力,就可以维持宇航员在相反的方向缓缓移动,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速度,最终实现宇航员向飞船靠近的目的。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宇航服结构图

如果宇航服上没有动力装置,那么眼下最好的自救方式,就只能效仿利昂诺夫采用相似的极端操作,通过放掉宇航服氧气舱内的氧气,来给自己施加一个向指定方向移动的外力(如果手中还握有其他物体是最好不过的,可以通过向相反方向将物体抛出的方式给自己形成一个反向推力)。

当然这个只适用于近距离的操作,如果宇航员距离飞船已经很远,放掉氧气的意义和作用不再显得那么突出,纵使宇航员最终靠近了飞船,可因为缺氧,宇航员可能早就窒息而亡了。

第二种方法就是他救。

现代宇航飞船包括我国天宫空间站一般都配备有先进的机械臂,它的作用原本是通过宇航员的脚部固定来辅助宇航员进行舱外活动的,但是,它同时也能够起到太空救援的作用。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如果宇航员因意外脱离飞船且离飞船位置不算太远,则可以通过操纵机械臂来靠近宇航员,使宇航员抓住机械臂杆从而获得救援,如果距离太远够不着,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驾驶飞船靠近宇航员,既然宇航员无法自主靠近飞船,那么就用飞船去靠近宇航员。

我们平常看到的宇宙飞船都在绕着地球轨道进行飞行,所以很多人认为宇宙飞船是不是无法突破这种束缚?其实不然,宇宙飞船都配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平时为节约能源或降低损耗,才依靠地球自转动力而使飞船绕地飞行,但是在关键时刻是可以启用动力系统改变运行轨道去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前提是必须保持一定高度。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所以,驾驶飞船去靠近宇航员事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宇宙环境过于复杂,在施救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因地球引力的捕获造成飞船失控或因撞击其他漂浮物体而导致机毁人亡。

而且用飞船靠近宇航员的的方式去救援宇航员的成功率本身就不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做出这么冒险的行为的。

所以说,宇航员一旦脱离飞船,获救的机会虽然有但可能性非常低,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有死亡,因此,很多国家在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为宇航员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出舱环境,只有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或规避潜在的风险。

宇航员脱离飞船且未能获救,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宇航员脱离施救范围之后,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死亡,只不过这个“死亡”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首先,宇航服里的氧气足够让宇航员继续生存十多个小时,在这十多个小时里,宇航员可能会感受到史无前例的绝望压抑和对生存的渺茫,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回想自己的前半生,但眼下就是没有机会让自己生存下去。

当氧气耗完之后,因为缺氧,宇航员就这么闭上了双眼,而其体内所有的微生物也因为低温缺氧的环境而进入休眠状态,这也保证宇航员的身体不会重度腐化,在没有受到陨石撞击或摧毁的情况下,宇航员的遗体会在太空中继续漂泊。

至于宇航员的遗体会不会结冰,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看宇航员漂泊到了哪个位置,不过,由于宇宙真空环境中水分和空气的缺失,如不遭到外界破坏,失事宇航员变成干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太空“木乃伊”

如果不能突破宇宙第二速度,那么宇航员在绕地飞行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受到地球引力的捕获而坠向地球,届时他就会像一颗流星一样在经过大气层时被点燃,然后消失在天边。

如果突破了宇宙第二速度,他就会飘向更远的地方,成为陨石一样的存在,同时也可能受到其他星球引力的捕获而燃烧化为灰烬,如果运气不错,像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那么它终将飘向更远的地方,至于是哪,谁也不知道。

总结

航天员作为探索宇宙的先行者,他们不仅肩负着一个国家的荣耀,同时也在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虽然他们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但是在浩瀚无边的宇宙面前,他们也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地球人,向宇航员们的奉献精神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宇宙飞船   宇航员   空出   利昂   苏联   都会   飞船   氧气   太空   宇宙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