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看虹录》这部放纵情感的“艳情小说”,狠狠地挫伤了张兆和的傲气,也将沈从文“推入”了深渊,内容的敏感性,也在多年后为他带来了重重麻烦,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终于,在1948年的最后一天,沈从文选择了封笔。

隔年3月,内心过于苦闷的沈从文选择了自杀,在家人朋友的抢救之下,最终保住了性命,身体虽仍是活着,精神却陷入了紊乱之中。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叫着:“兆和,兆和……”

病床上,沈从文已然对周遭的事物不敏感,输液的管子,头顶明晃晃的照明灯,医生护士进门后对照料他的人交代了什么,他都表现出一副漠然的模样。

唯独妻子的名字,他唤了一遍又一遍。

张兆和却在得知了他无生命危险后,便不再探望与照料,面对他,她依旧想的是回避。

与他亲密无间,本就是张兆和花了三年时间才勉强接受的,却没想到最终被他“亲手摧毁”

1988年,任凭沈从文在长眠前,如何泪眼婆娑地嘟囔着“三姐,我对不起你”,张兆和依旧未完全原谅他。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张兆和之所以将“傲慢”的态度贯穿了与沈从文的整段婚姻,与他的“婚外恋”密切相关。

高青子的名字,在张兆和的世界里,是从沈从文的“工作中的人”到“精神出轨的对象”,这样的转变是张兆和从未想过的,也无法接受的。

面对配偶给到的屈辱,“不够爱”最极致的表现,莫过于直接无视情敌。

为了沈从文,张兆和并不稀罕所谓的“情绪化”。

“兆和,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这段话出自1931年6月张兆和收到的一封信,这段卑微到尘埃里的情话正是出自沈从文之手,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般的话,数量之多远不止于此。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从1930年春,到1932年年末,三年的时间里,沈从文为张兆和写了整整八十封信,意图很明确,求取爱意,求取“乡下人”的“一杯甜酒”

这样的追求,用在张兆和身上又是夸张的吗?不见得。

叶圣陶先生曾经直言:谁娶了张家的四位才女,谁就会幸福一辈子。

这“张家”来头不小。

张兆和的父亲,是安徽拥有万顷良田的富商张吉友,与蔡元培等教育界名流熟识,四个女儿更是在国学与昆曲方面有所涉猎,追求者皆是数不胜数。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而沈从文,出身湘西的贫苦人家,14岁时便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遇到张兆和的1929年,他仅仅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被胡适聘请在上海中国公学当中做讲师。

课堂上,学生们皆是抬头挺胸,显得自信十足,显赫的家世是他们底气的来源,唯有站在讲台上的那一位,因为缺乏授课经验,看起来有点拘谨和窘迫。

上课铃已经打了有一会了,左右相邻的两个班级都能听闻老师的讲课声,或是学生们齐声的朗读,沈从文站在台上,紧张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这一切,被坐在第一排来旁听的张兆和看得一清二楚,还未能在学生中建起威信的沈从文,被学生们贴上了“乡下人”的标签。

这其中,当然也是包括张兆和的。

要说在欣赏的女人面前建立起高大的形象,沈从文从一开始便没能做得很好,这也为他后来追求张兆和潜移默化之中生出了不少门槛。

沈从文真正恋爱过的人不多,作为一名青年男子,沈从文的爱情幻想多于真正的爱恋,荷尔蒙燃身的他在见到坐在讲台下的张兆和时,便一见钟情。

“相貌清秀,肤色微黑”是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第一印象,也被他应用在了小说《三三》的主人公当中,样貌特征如此,就连“姊妹之中排老三”这样的亲族关系,也被沈从文沿用。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沈从文也还曾多次称张兆和为“三三”。

种种迹象表明着:他当时是很爱她的,爱到癫狂,爱到痴迷

与她表白后,张兆和不咸不淡的态度,让沈从文热情如火地写了整整三年的情书,以求得肯定。

第一封情书寄出时,老师爱上学生的戏码由此展开,被人“追”习惯了的张兆和不以为然。

却没想到他竟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意志力。

在这期间,沈从文从中国公学离开,到青岛教书,张兆和也跟随家人从上海搬到了苏州,无论身在何地,不会迟到的是沈从文的来信。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直到1932年2月,距离沈从文“成功求爱”不到十月的时候,沈从文已然陷入了绝望的状态。

他在给友人王际真信中曾抱怨道:“三年来因为一个女子,把我变得懒惰不可救药,什么事都做不好,什么事都不想做。人家要我等十年再回一句话,我就预备等十年。”

沈从文不知如何“撬动”张兆和的心,却无奈时间过去得太久了些,二人的关系在实际相处并不多的情况下,慢慢演变成一种要么成婚,要么断绝的状态。

1932年7月下旬,沈从文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在与张兆和的信中,表明自己将要去苏州:造访张家。

接到沈从文信的张兆和,见他说要来拜访,心里咯噔一下,平时她也向家人们提及过,觉得他“不是很好看”,为“第六只癞蛤蟆”,在样貌上,她是瞧不上沈从文的。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不过,沈从文的信写得像文章一样好,张兆和内心对于他的态度是肯定的,却是仅此而已,旁的也没有什么。

于是,他说定的到苏州的日子,她也没多放在心上,仅仅是把地址给了他,便一早去了公园图书馆看书。

若是沈从文在这时生了闷气,就此放弃了,张兆和也没多少可惜,不过,越是过分的行径,越像是给沈从文下了最后的“通关”环节,能否通关要看他自己。

不出张兆和所料,在沈从文叩开了张家的房门,却被门房告知“三小姐”不在家,确实让沈从文受到了大大的打击

门房邀他进门等待,他不愿,呆呆的站在太阳下发愣,二姐张允和来此处邀请,他也是不愿进门,结结巴巴的离开了。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即便如此,沈从文并未愤然离去,而是在离开张家前,将他所居住的旅馆名称和房间号告知了张允和。

即便嘴上说着“我哪知道他今日会来呢?”,即便是在二姐张允和的催促下,她才答应去旅馆找他,即便最终是以“回访老师”的理由站在了沈从文面前,张兆和若是打心底里不愿,她定是不会去的。

“我家有好多个小弟弟,很好玩,请到我家去。”

复述着张允和教她的理由,张兆和害羞的满脸涨得通红,就这样,心里的“防线”被攻克了的张兆和在家人的撺掇下,发了“半个字”的电报: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终于,两个人在1933年初订了婚,迎来了他们爱情的真正“花期”。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记录二人真正“相爱”过的,便是张兆和的“脸红”。

张兆和为沈从文洗脸、揩手,“像待情人一样”待他,她会脸红。

沈从文在路上边走着,边将张兆和的手“捉在他的手里”,她会脸红。

沈从文的梦想实现了,他真的与张兆和好好的谈了一场恋爱。

他们一起去青岛的海边散步,捡沙滩上的贝壳海螺,一同游览蒲松龄在《崂山道士》当中提到的崂山,唯美又浪漫。

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三年以来都是“磨难”,一方试图得到爱,一方在立场动摇之中,不知如何处置。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新婚几个月后,沈从文在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辞别妻子,再一次写信,信中的幸福则满满的似是要溢了出来。

一部《湘行书简》每一篇都醉人,民国时期的情书都比不过它。

或是爱意积累的时间不对等,或是张兆和本来就是那般传统实际的人,婚后在沈从文还在痴迷于这段爱恋之中时,张兆和已经开始慢慢的走入了“家庭主妇”的角色,她的“脸红”终是消失了。

这等转变,对于以浪漫为生存源泉,以爱情为度日养分的沈从文来说,始料未及。

他成了具有“丈夫”身份的男子,想要理所应当地“获得爱”,只能通过那个把“生活”“家庭”看得比“爱情”更重的女人。

她不愿配合,他陷入了内心的沼泽。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可浪漫如斯,自古文人多风流,他又怎么会甘愿停止对爱情的追逐呢?

1936年的春节刚过,被节庆杂事折腾得有些许疲惫的张兆和,刚想歇息几日,便听到了一场令她怎么都没想到的夫妻之间的“坦白”。

这个给她写了三年“情书”的男人,仅仅在婚后的第三年当中,便承认了自己“出轨”,精神出轨于一位貌美如花的女作家:高青子

高青子,这个名字不久前出现在丈夫沈从文的“交际圈”当中,她并没有过分的起疑心,或者说,以她对他的“考验结果”来讲,她丝毫没想过他会背叛他。

有惊讶、有意外、有不解,也有对于丈夫夸那女人的一句“漂亮”的嫉妒,张兆和一气之下回了苏州娘家。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然而,这场“出轨”发生的却和很多“出轨现场”一般,旁人预想着多么惊心动魄,超凡脱俗,实际上不过平平无奇,更像是荷尔蒙在作祟罢了。

在他们认识后的第二次碰面,高青子穿着一身“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衣角袖口缘了一点紫”,与沈从文笔下小说《第四》的女主人公如出一辙,那小说演绎的是叙述人“我”与那女人的一出爱情悲剧。

着装传情被沈从文看破,暧昧随着次次见面野蛮生长,二人的关系慢慢变了质

要说爱情,沈从文不再可能像爱张兆和那般,用三年时间苦等着她。

他与高青子的“爱情”,则是在共同的兴趣轨道上,以帮扶其事业的方式,与其以微妙的暧昧心态获取内心的快感,获得一种爱意的释放。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在这段关系中,他自然是不愿再融入多少苦涩的,他只要快乐。

正如他与林徽因倾诉的那般,自己并不觉得爱慕别的女性与爱慕妻子之间有什么冲突,他只想在理智和感情搅在一起时,获得“万分满足”。

他写下的关于高青子的《看虹录》,里面却没有“纯爱”,充斥着艳情

一个人从心底不以之为耻,他便很难停下来,即便在妻子已经崩溃,后虽与他保持共同生活的状态,却仍然有隔阂存在的情况下,沈从文依旧把这段婚外恋持续了近十年。

这其中的动力,如同他于作家孙陵说过的那般:“打猎要打狮子,摘要摘天上的星星,追求要追漂亮的女人。”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他从一而终的爱着妻子,却从未放弃过追逐。

而这一切则是浪费了张兆和此前所有试探的功夫,生生让一个对于婚姻有着洁癖的女人,一败涂地。

在得知沈从文出轨后,没有闹,没有逼退小三,甚至没有过正面交锋的张兆和,始终保持着一种“不入局”的态度

在“考验”合格后,那个本已走入她爱情与家庭范围内的男人,把自己淘汰出局,婚姻依旧延续,张兆和却此生不会将心与之托付。

沈从文转入精神病院,张兆和从不探望,临终前他对妻子说:对不起

沈从文是懂的,不然,为何张兆和始终在他身边,他却懊悔着说着“对不起”想要“挽留”,他知道,他早就已经“失去”她了,没有考验,她的“离开”,一去不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崂山   乡下人   精神病院   苏州   临终   家人   内心   妻子   态度   时间   女人   爱情   张兆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