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

战国时期有这样七兄弟,虽然都是同一个老爸,但却互相看不顺眼,闲来无事就干架玩儿。有时是一对一单挑,有时是多对一群殴。其中有一个叫秦国的,非常豪横,时不时地就一个人单挑其他好几个,还能经常打赢。不过你不要以为这个秦国很孤僻,没有帮手,其实在长期斗殴过程中还是有人帮他的,只是让你想不到的是,帮助他的是被他揍得鼻青脸肿的那几个兄弟。

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

今天我们就给帮助秦国的这些兄弟排排名,看看这大公无私的前3名都是哪些国家

TOP3 韩国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身体最弱的一个,国土面积最小,军事实力最弱,在整个战国中后期,大部分都是战战兢兢地讨生活。面对大块头秦哥哥,由于没有赵国的身板硬,也没有齐国、燕国躲得那么远,只能卑躬屈膝,笑脸相陪,但还是免不了时不时的被秦国揩揩油。

韩国恨死了秦国,表面上虽然不敢炸刺,但暗地里使点小手段还是可以的。于是乎韩国出了个极聪明的人——韩桓惠王。这老小子嗅觉十分灵敏,感觉到了秦国要东出灭国,而且第一个可能就是他的韩国。为了能够多看看外面的繁华,躲在书房一晚上没睡觉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好计策,那就是让当时著名水利工程师郑国入秦,帮助秦国修一条大渠。表面上看很是无私,但实际上却是憋着坏呢。那就是当秦国忙着在家里搞基建,腾不出手来招呼自己时,就又能多享受一段生活了。同时呢再让郑国暗地里使使坏,让大渠成为豆腐渣工程,这样秦国大把大把的花了钱,最终却没干成事儿,还可能陷入债务危机,慢慢衰弱下去,说不定就此玩完了,韩国岂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多好的计策,可能当时他自己都会被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动了。

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

可是事与愿违,没想到郑国这个技术男太有职业精神了,干着干着就把老板的任务给忘了。当然秦国也不是傻子,发现了韩国的小伎俩,就把郑国抓了起来进行审问。郑国还挺坦白,都承认了,也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我虽然来的时候动机不纯,但是在这里久了,我终于意识到修这条渠的意义了。所以我想好了,修好这条渠就是我的理想,老大你如果信得过我,以后我就跟着你混,给咱们公司赚更多的钱”。秦老板还是很仗义的,不仅收下了郑国,让他继续修渠,最后还把渠的名字命名成了“郑国渠”

就这样,郑国用了10年的时间,把秦国的这项基础设施建好了。有了这条大渠,秦国的关中地区就变成了千里沃野,成为了另一个粮食生产基地,从此秦国更加富裕,打仗更有底气了。没过多久,多活了10年的韩国就第一个被灭掉了。

虽然韩国的初衷是为了自己,但也实实在在地帮助了秦国,为秦国走上富裕之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TOP2 燕国、齐国

燕国在战国七兄弟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虽然能力一般,却自视自己有周王朝的直系血统,看不起其他几个兄弟,经常以正统自居。就好像中学课本中的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但还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另外,燕国这哥们还是个一根筋,认准的事情,打死都要去做。自从和赵国这个小兄弟发生龌蹉后,就一门心思的琢磨复仇,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偷偷摸摸的在赵国背后给捅上一刀,虽然不至于要命,但却让小赵同学烦不胜烦,就像狗皮膏药,甩又甩不掉,粘着又难受。每当与秦国要动武时,还要时时防备着燕国这个无赖背后偷袭,不能集中精神对付秦国。秦国也不傻,看到这个机会就和燕国眉来眼去勾搭上了,“只要你把赵国给我看住了,以后大哥就罩着你”。所以整个战国中后期,燕国和秦国的兄弟感情还是不错的,直到赵国真的挂掉后,没有了利用价值的燕国也免不了被征服的命运。

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

燕国为了争口气,对赵国的死缠烂打,间接地帮助了秦国,为秦国走上强大之路也贡献了力量。

齐国在战国一帮兄弟中,算是一个暴发户。祖上分了块好地,获得了一片大鱼场,通过搞渔业经营,再加上又会做生意,很快就富裕了起来,成为在战国时期最有钱的地主。俗话说“温饱思淫欲”,富裕的齐国变得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了。兄弟们打架,他更愿意看热闹,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别人家的事就让它是别人家的事吧

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

公元前260年的一天,秦、赵两个壮小伙在长平开始掐架,由于双方整体实力差不多,打到一起后很难分出胜负,就在那僵持了起来。这一僵持就是3年,这对双方的体力是个极大的考验。赵国眼看有点支持吃不住了,急忙向齐国兄弟求救:“兄弟,快来搭把手,我要完了,你们大家以后都没有好果子吃了”。面对赵国的求援,齐国那暴发户只看短期利益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你们打架关我什么事,我要帮你,这又是人又是钱的太不值得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的享受我的生活吧”,选择了作壁上观。由于齐国作了看客,赵国在这次战争中一败涂地,从此一蹶不振,秦国从此除去了一个最主要的对手。

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

公园前230年,秦国终于准备充分,开始了消灭兄弟的行动。韩、赵、魏、楚、燕先后被灭,看着曾经的兄弟一个个倒下,齐国一开始还是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面对其他国家的求援与苦口婆心的劝说,始终无动于衷,直到秦国的拳头顶到面前时,才开始着急,可是已经晚了。在没有做多少抵抗的情况下,乖乖举手投降了。

齐国,注重眼前利益,缺少大局观,最终帮助秦国加快了统一步伐。

TOP1 魏国

魏国在战国初期是七个兄弟中最厉害的一个,也是秦国的头号死对头,曾经达到过把秦国按在地上摩擦的地步。可是富不过三代,到了魏惠王时,表面上看还是个大块头,但身体已经开始发虚了。

这个时期的魏国出现了个怪现象,那就是成为了人才的黑洞。虽然很多治世能人出在或来到过魏国,但却不能为魏国所用,全都跑到其他国家建设现代化去了,尤其以秦国最多。

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

最先出走的是吴起,因为一个娶媳妇的事情,被下套后跑到了楚国,让魏国流失了这个即能打仗又能治国的治世之才。接下来孙膑、商鞅、张仪、范睢、魏章、公孙衍等一个个都双手送给了别人。孙膑被庞涓陷害搞残后,跑到齐国,指挥桂陵和马陵之战直接就把魏国给打成了二等国家。商鞅、张仪、范睢分别成为了秦国丞相,成就了三个伟大的秦王。商鞅变法,直接促成了秦国的强大,回过身就把魏国教训了一顿。张仪、范睢制定的“连横破纵”、“远交近攻”的外交方针,帮助秦国在大争之世左右逢源,安定了国际环境。反观魏国,送走了这些能人后,眼睁睁看着这些人在其他国家呼风唤雨,而自己国家却无能人可用。

可以这样说,魏国就是战国时期最无私的国家,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专门为其他国家输送高质量人才,还不求回报这些人才不仅是魏国从霸主的神坛跌落以至于最终衰败的重要推手,也是秦国从弱小到强大以致称霸的重要帮手,仅凭这一点就应该把魏国排在第一位。

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

韩国是秦国在经济上的帮手,燕、齐是秦国在军事上的帮手,魏国是秦国在人才上的帮手。有了这三个帮手的帮助,秦国才能快速的崛起、快速的强大、快速的统一。

秦国,你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秦国   魏国   齐国   能人   韩国   其他国家   争先恐后   帮手   战国   富裕   兄弟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