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西安动力从未缺席

12月10日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从1到400,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性能可靠稳定、动力强劲的各型号发动机,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绝对主动力,助力中国航天不断迈上新高度。

从历时37年实现100次发射,历时7年多实现200次发射,历时4年多实现300次发射,至今日,长征火箭发射第四个百次的用时被缩短至2年多,再次刷新纪录。“每个100次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不仅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而且反映出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这个过程中,液体动力提供了先行一步的动力保障和技术支持。”航天科技六院院长王万军自豪地说。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西安动力从未缺席

“常规”发动机:性能可靠高质量保证成功

几十年来,通过我国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长征”系列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并联、从低轨到高轨、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到发射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从陆射到海射等非凡的技术历程,现已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运载能力,在推力、成功率、发射频度、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主发动机分为两代,第一代是以YF-20为代表的常规运载火箭系列发动机,用于CZ-2、CZ-3、CZ-4等系列运载火箭,也是我国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动力,依靠这些发动机助推常规火箭完成了300多次发射,支撑了中国航天的辉煌过往,是航天发展的基石,奠定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目前,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主发动机存在常规发动机与新一代发动机并存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常规发动机高质量保证成功能力,六院探索了常规发动机开展产品保证策划和精细化落地的模式,在产品设计、生产、试验、发射、交付、使用等全过程开始实施了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管理和产品保证活动,在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同时,不断提升液体动力研制的效率和效益。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刷新至400次!西安动力从未缺席

“新一代”发动机:产能提升提供更卓越动力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液体动力创新发展的规律。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液体动力人,面临着高密度发射的挑战。

为适应长征火箭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要求,航天六院在液体动力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小、中、大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型谱的发展规划。经过自上世纪90年代的艰苦预研和新世纪以来的工程研制,已成功研制出CZ-5、CZ-6、CZ-7、CZ-8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为长征火箭家族奠定了强大的动力基础。

为提升发动机生产能力,支撑后续更高密度发射的挑战,六院围绕任务激增和产能提升主题,创建科学、协同、先进、高效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产保模式。通过全面整合、优化配置生产制造试验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卓越过程建设,打造卓越产品,确保以重大工程为代表的研制交付、液氧煤油发动机产能提升工程和“八年九机”快速研制等任务圆满完成。

“八年九机”:更强动力推举更遥远梦想

近年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持续不断提升运载能力,北斗全球组网、嫦娥探月、载人空间站建设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火箭运载能力的不断提高。六院按照“八年九机、争创第一”的思路,瞄准世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尖端技术,将利用8年时间,成功研制以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百吨级补燃循环液氧液氢发动机为代表的9型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撑载人登月、深空探测、天地往返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重大航天任务实施。

一方面,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成功应用,将支撑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从目前的20多吨提升4到5倍,达到百吨级。另一方,围绕“可靠、便捷、廉价”进出空间的要求,开展重复使用发动机的研制,从而支撑后续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

供稿: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关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液氧   动力   我国   运载火箭   系列   煤油   西安   航天   发动机   液体   火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