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这是宋代王安石在名篇《伤仲永》里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分析,他认为只是神童但缺乏后天的教育同样会与一般人无异。

本文提到的神童魏永康“从天上落到凡间”的方式却与“仲永”有所不同,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一路高升,直接以13岁的年纪就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后还被对人才要求极为严格的中科院录取。

在魏永康的老家,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当地人或许有人不知道县里的领导是谁,但没有一个人不清楚他的名字,乡亲们都觉得他将来肯定能大有所为,而他的母亲更是对其充满了期望。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

可就是这样一个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天才少年,却在弱冠之年悄然被中科院劝退,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顷刻间化作乌有,他的母亲闻讯后实在无法接受,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竟连夜坐火车前往了北京。

当魏永康的母亲在中科院见到儿子的情形时,她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十分“恨铁不成钢”,她指着在楼上收拾东西的儿子大吼道:“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而在之后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的母亲回想起这一幕,仍感慨地说道:“当时,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昔日众星捧月般的神童魏永康为何会被中科院劝退呢?他在成长的路上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炼?辍学后的魏永康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

今天的故事还要从他成为神童时开始讲起。

“这是个神童”

“神童!这是个神童!”随着湖南华容县一家饮食公司员工们的一声声沸腾,“魏永康”三个字在短短几天内就传遍了华容县,引来了记者媒体和亲朋好友的围观。

那是在1984年底的一个上午,31岁的曾学梅带着刚刚1岁6个月大的儿子魏永康来到了自己平时上班的一家饮食公司。

因为天上下了一场大雪,前来吃饭的客人十分稀少,很多员工闲得没事做就开始哄着魏永康玩,一位员工笑着对魏永康说道:“小家伙,你会写字吗?你写一个,我就给你一粒花生米!”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中)

这名员工本来就是逗他玩的,可没想到他竟然爬起身来点了点头,然后在地上用手比划了一个“人”字,这让大家很是惊喜。

紧接着,魏永康又连续比划了“大”、“天”等字,直到比划了七八十个不同的汉字才停了下来,一旁的员工们顿时沸腾了起来,一句句“神童”脱口而出,魏永康就此出名了!

原来,魏永康的父亲魏炳南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伤残军人,退伍后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在魏永康生下来没多久就瘫痪在床了,家里全靠曾学梅一个人操持,魏永康从小就成为了全家人的希望。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

为了尽快将儿子培养成才,曾学梅急不可耐地采取了拔苗助长的方法,魏永康才三个月大时,她就主动教儿子识字,还给儿子念唐诗听,可此时的魏永康因为太小连话都还没学会说。

但曾学梅却对此毫不在意,她只是尽心尽力地教儿子,日复一日,果然,在她的早期教育下,魏永康一岁多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他开始动手写字了,一岁六个月大的时候还只会七八十个汉字,等到了两岁的年纪,他就足足掌握了一千多个汉字。

随着魏永康在华容县的名气越来越大,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曾学梅惊喜异常,她决定加大对孩子的辅导力度,因为自己的水平有限,她不惜花钱请学校的老师到家辅导,即便家里的经济条件很是艰苦,她也在所不惜,她觉得为了儿子的未来,一切都值得。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曾学梅

而魏永康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仅仅用了两年时间,4岁的他就基本学完了初中的课程,而且学习成绩也得到了辅导老师的认可。

为了能让魏永康接受系统的教育,在他6岁那年,曾学梅立即托人将他送到了县里的重点小学念书,考虑到孩子还小,她就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漫长的伴读。

因为懂得太多,魏永康直接从二年级开始上,可仅仅才过了一年时间,魏永康就认真地学完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全部知识,面对老师给的测试卷他每次都几乎能考满分,老师也对他展现出来的学习天赋大为惊叹。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

“开挂式的求学之旅”

曾学梅更加兴奋了,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名副其实的神童,为了充分挖掘儿子的潜力,她多次向学校领导建议直接让儿子上初中,可魏永康的小学老师都觉得他学得太快很肯可能基础不牢固,便纷纷劝说曾学梅让孩子在小学多学几年。

可曾学梅哪肯浪费儿子的才华,她一直不肯接受,最终在双方的多次争论之后,曾学梅才不情愿地将儿子留在了小学再学一年,直接读六年级。

但前提是学校的老师要允许他自学初中的课程,因为曾学梅清楚自己的儿子早在4岁的时候就基本学完了初中的知识,在她眼里,这次再学一年不过是查缺补漏罢了。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

奇迹继续上演着,魏永康以飞快的速度就掌握了初中阶段的所有知识,一些独到的解题方法让小学老师看后都啧啧称奇,老师们甚至对自身产生了怀疑,他们也产生了或许之前的建议还是太过保守的想法。

于是,在魏永康小学毕业后,曾学梅直接建议让儿子去读县属高中,而这次,魏永康的小学老师们没有一个阻拦,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当,所有人都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期待。

很快,在多方的努力之下,魏永康就通过了一所县属重点高中的测试,被破格提拔进入了学校学习,此时他才仅仅8岁。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曾学梅

在天才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魏永康认认真真地在高中读了三年,期间他自己都产生了继续跳级的想法,但他的母亲清楚高考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便采取了最为慎重的态度,让儿子安心地读完了三年高中。

第一次高考的成绩,魏永康就已经在学校名列前茅,可他仍不满意,就又考了一次,而这次他果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湘潭大学物理系学习,此时他才13岁,他觉得离自己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因为湘潭大学也在湖南,离老家华容县没多远,曾学梅就继续跟着儿子来到了湘潭伴读,衣食住行根本不用魏永康费心,在母亲的呵护下,他只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四年后,17岁的魏永康成功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录取,成为了一名在读的硕博研究生。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一路以来,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社会各界的赞誉声中,在学校老师的各种特殊照顾下,魏永康取得了一个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所有人都认为他在中科院毕业后一定能成为国家的顶尖人才,前途无量。

然而就在短短三年之后,刚刚20岁的魏永康却在突然间被学校领导给劝退了……

天才的降落

原来,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认为儿子只要一心读书就可以了,其他生活上的琐事根本用不着儿子去做,于是,她主动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给包下了,洗衣、做饭、甚至端洗脚水都不让儿子做。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曾学梅

在曾学梅的过分宠溺下,魏永康虽然是个神童,拥有着很高的智商,却没有一点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读研究生之前,他走到哪母亲就跟到哪,他也没有将生活的事放在心上。

可随着年龄的增大,魏永康也开始注意起同学们的眼光,面对同学们的议论,他不想再让母亲陪着自己上学,所以,在他到北京中科院读研的时候,无论母亲如何劝说,他都坚持自己一个人去北京。

到了北京后,身边突然缺少了母亲的精心照顾,魏永康开始变得很不适应,他竟然无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宿舍的生活用品被他扔的到处都是,就连基本的生活常识他都不知道。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

有一年冬天,魏永康居然穿着夏天的单衣跑到了天安门玩耍,面对着零下好几度的严寒,从他一旁走过的人们纷纷用着异样的眼光看他,这让他很不自在,但他又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读研的三年时间,魏永康还是在全心全意地读书,以至于除了读书其它的他什么都不会,由于过度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导致他的身体经常生病,学习进度也被落下了很多。

到了2003年7月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魏永康还是只顾着自己学习,居然连导师交代的毕业论文都忘记写了,而且期末考试也没有参加,学校领导鉴于他的表现实在太过糟糕,经过商议之后就把他给劝退了。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右)

得知消息后的魏永康一下子就愣住了,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什么都没做就没有了学业,他的心里还想着继续学习,但对社会的不适应已经注定了要被社会抛弃,他只能心灰意冷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而身在老家的曾学梅更加感到震惊,她无法接受儿子被劝退的事实,连夜收拾东西坐火车赶往了北京,当感到儿子颓废的模样时,曾学梅恨的牙痒痒,她当即指着楼上的儿子怒吼道:“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你还有脸活着!从楼上跳下去!

魏永康也感到非常羞愧,立刻就冲着阳台奔去,还好旁边的几个同学将他拦了下来,就这样曾经的神童一朝变为了普通人,辍学后的魏永康无处可去,只能跟随母亲回到了家里,到家后的几天,母子二人谁都没有和对方说话。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曾学梅

躺在床上的魏炳南尝试着对曾学梅劝道:“孩子压力这么大了,你还这么骂他,简直是火上浇油!”曾学梅一开始也没有听进去,但不久后心态还是发生了改变,毕竟魏永康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儿子。

“已将好苗误,疾首痛心怀”

可就在曾学梅心里逐渐产生愧疚、准备向儿子道歉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魏永康竟然偷偷地离家出走了,而家里的东西他一样都没带在身上。

原来,自从魏永康回到家乡后,只要一出门就会听见乡亲们的闲言碎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魏永康的“怒其不争”,这让从前自视甚高的魏永康心里很是难受,再加上家里还有一个对自己失望透顶的母亲,他一气之下便离开了家,外出的时候身上只带着在学校时还没花完的400多块钱。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的相关报道

在之后长达39天的时间里,魏永康漫无目的地四处流浪,他先后走过了16个省市,到了杭州、宁波、上海等城市散心,直到没钱了才被发现他的警方送回了曾学梅的身边。

而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曾学梅心里感到更加愧疚,因为魏永康是她唯一的孩子,她开始反思起以往的教育方法,顿时发现自己也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

内心的自责加上对儿子的思念,曾学梅几乎天天以泪洗面,她还用粉笔在家里的围墙上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打油诗”来表达一个母亲的忏悔。

“好苗错移栽,未成栋梁材,土地贫缺肥,园丁无能耐,已将好苗误,疾首痛心怀。”像这样真情吐露的打油诗曾学梅足足写了上百首,道尽了身为母亲的自责和对儿子无私的爱。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右)

所以,当魏永康被警方带回家中的时候,曾学梅一把就将他拥入了怀中,饱含热泪地对儿子说道:“是我的错,真的全部是我的错。后面的这一段错都在我,全部都是我的错。我真是太对不起你了!

魏永康虽然之前有对母亲的行为有些不满,但他和母亲的感情毕竟很是深厚,见到母亲这样,他也急着向母亲连连道歉,称自己没有做好,母子二人经过短暂的分离后顿时和好如初。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

后来,曾学梅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她开始尝试教儿子一些生活上的常识,而魏永康也努力地学习着,2009年,已经掌握生活本领的魏永康没有放弃对学习的渴求,他又通过自学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南京的一家软件公司做起了平凡的工作。

在记者们得知魏永康又考上研究生时,他们出于好奇地心理来到了魏永康的老家采访曾学梅究竟用了什么办法将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又一次培养成材。

曾学梅感慨地说道:“当初得知他被中科大劝退的时候,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想清楚他毕竟是我的孩子,于是,我就改变了教育方法,除了让他努力学习之外,还教他学会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这才会有了今天的成绩。

魏永康13岁上大学,后却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可在读研期间长期的生活无法自理,导致魏永康的身体得了很多的疾病,一直没有治好,就在今年11月9日,魏永康因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年仅38岁,一代神童就此落幕,令人唏嘘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中科院   华容县   母亲   神童   北京   家里   儿子   老师   孩子   小学   魏永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