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现在的人,不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屏幕,手机、电脑、平板更是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用眼的强度也越来越大。

有的人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到家后突然会有种视线模糊,看事物不清之感,再一看到灯光就感觉两只眼睛特别的干涩,更有甚者,走在路上,迎面吹来一阵风,眼泪就流了下来。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这是什么问题呢?

首先啊,这是心的问题。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医也讲,泪为心之液,心气有所伤,则泪液有所出。要想止泪,就要先养心;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再来,中医还讲,目开窍于肝。眼睛出现了问题,十之八九和肝息息相关,肝阴亏虚,自然目昏不明。举个简单的例子,眼睛呢,就像是油灯里的灯捻子,肝阴就像是灯油,灯芯只露出那么一小截,却可以发光发亮好久,亏的即是灯油充足,一旦油尽,自然就会灯枯,眼睛和肝也是这么个道理;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此外,中医还有句常放在嘴边的话,乙葵同源,说的就是肝和肾。中医认为,肝主血,肾主精,精血本为同源,肝肾由此也为同源,因此,补肝和补肾这两件事几乎是绑定的,滋补一些肾阴,顺带的也把肝阴补起来了。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由此不难发现,眼睛的问题不仅需要养心,同时还需要补肝肾。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既可养心,又能补肝肾而利眼睛的方子——固根汤,出自清代名医陈士铎的《辨证录》。

固根汤 菖蒲、葳蕤、当归、白芍、熟地、麦冬、菊花、柴胡

养心神: 菖蒲、葳蕤

菖蒲,因为它生长在溪边的岩石缝里,所以也叫石菖蒲。

石菖蒲是一味辛温偏苦的药材,

辛能发散,苦能燥湿,温可通脉,加之石菖蒲本身就有一股特别的香气,善于走窜,

因此,我们说,石菖蒲具有开窍醒神,化湿,豁痰,辟秽之功效,把体内郁闭不通的孔窍都打开。

石菖蒲入心经,可开心窍,具有醒神益智、聪耳明目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健忘症。

《本经》:"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别录》:"聪耳目,益心智。"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菖蒲

葳蕤,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玉竹,

《名医别录》,"主目痛眦烂泪出。"

可见玉竹尤善止泪。

此外,玉竹味甘,性微寒,养阴而不滋腻,清热而不甚寒凉,药性缓和,为清润之品,具有养阴而不恋邪的特点。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葳蕤(玉竹)

补肝血:当归、白芍

当归长于养血,素有“血中圣药”之美誉,为补血要药,主入肝经,

多用于血虚诸证,尤善补肝血,但凡是补血的方子,多有用到当归,因此,也有“十方九归”之说。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本草再新》:"治浑身肿胀,血脉不和,阴分不足。"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当归

白芍味偏酸涩,主入肝经,

酸主收敛,因此,白芍既可养益肝血,又具收敛肝阴之功效,以防体内肝血亏虚太过,

肝血充足,则无油尽灯枯之虞。

简单说,白芍这味药,补中有守,实为养肝血之良药。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白芍

滋肾阴:熟地、麦冬

熟地为生地经酒炖或酒蒸后而得,味甘厚,性微温,色黑而质地柔润,

中医讲,肾五色主黑,由此,黑色的药材也更易入肾经,

熟地功善补血而滋阴,益精而填髓,为滋补肝肾阴血之要药,但凡是血虚、肾阴虚或是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各种证候,用点熟地准没错。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熟地

麦冬味甘,性微寒,入肺经,具有养肺阴,清肺热,润肺燥之功效,

中医讲,肺五行主金,肾五行主水,金生水,则金为水之母,肺阴得以滋润,肾阴自然也得以充足,是故金水相生是也。

此外啊,麦冬入胃经,善益胃生津,清热润燥;入心经,有养心阴,除烦安神之效。

《别录》:“主疗虚劳客热,口干燥渴。”

《本草拾遗》:“去心热,止烦热。”

《本草正义》:“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麦冬

清内热:菊花、柴胡

菊花味辛、苦,性微寒,有一股芳香之味,主入肝经,

中医认为,辛可发散,苦能降泄,寒善清热,菊花善清肝经风热,既善治疗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又多用于肾阴虚所致的目暗不明。

《珍珠囊》:"养目血。"

《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菊花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轻清升散,宣透疏达,主入肝、胆经,

柴胡升散之性既能清利头目,以助清阳之气上升;

又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以清内热。

《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

目昏,目干,迎风爱流泪?送你八味中药,养心神,补肝肾

柴胡

最后,作一简单总结,全方既养心神,又补肝肾,同时又兼泻内热,补中有泻,病根自除,眼疾而自愈,实为养目之良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养心   本草   石菖蒲   白芍   玉竹   熟地   葳蕤   柴胡   麦冬   当归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