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厚黑学(脸皮要够厚)的那些事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羞耻心。长大了才发现,太害羞了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当代社会,脸皮厚点儿,你就可以无往不胜。可是人家管仲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可谓这块思想领域内的先锋人物。

他与鲍叔牙在一起的时候就暴露出这个价值取向了。后来,他有幸咸鱼翻身,做到了官。不过,那时是在楚国。具体做什么官,史记没有记载,只说他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赶了出来。出于什么原因也没有说,总之,够衰的!鲍叔牙得知此事,却说“哎呀,都是那楚王容不得贤才谁叫你太鹤立鸡群了。”

管仲厚黑学(脸皮要够厚)的那些事儿…

管仲听了,心里倍感安慰,也就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屡次被炒鱿鱼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儿了。惟有这样,他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求职考验中,轻装上阵,并有待超水平发挥。原来身为大臣也难逃阿Q精神的魔掌。不过有些人对此束手就摘,甘愿臣服。在我看来,阿Q精神实在中可以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甚至是一种调整心理状态的良好办法。只要他不毒害到你的内心,任他如何对应外物。就像电脑系统不变,任它外形如何改变,也是无伤大碍的。诚如庄子所说:“外顺应,而内不化。”庄子可谓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知名的阿Q。他要是一发话,想必鲁迅也不会老是皱着眉,摇着头的。

失败了很多次但仍然抬头挺胸的管仲,终于被齐国的公子纠看中了,纠很欣赏他,便请他做自己的谋士,负责出出点子什么的。同时,鲍叔牙也被公子小白看中,拜他为军师。

小白和纠是亲兄弟,鲍叔牙和管仲又是“铁瓷”。按理说这样两队组合之间的关系应该很融洽,来来往往就像走亲戚探亲朋一样。可是,小白和纠都是齐僖公的儿子。身为皇家子弟,最大的利益冲突便是王位的争夺。当时,他们俩还有一个大哥哥叫诸儿。齐僖公死后,诸儿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王位,号为齐襄公。这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有所记载。

管仲厚黑学(脸皮要够厚)的那些事儿…

这位齐襄公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有一次、鲁桓公带着老婆出使齐国,想要增进齐鲁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谁想齐襄公那么没有德行,竟然和鲁桓公的老婆通奸,而且事情还败露了,桓公很生气。鲁夫人很担心便向襄公求救。襄公设计把鲁桓公给杀了。都说朋友妻不可欺,他不仅欺了,还把朋友给杀了,简直天理难容。

小白和纠都为大哥的行为感到羞耻,也恐鲁国为了那个不要脸的鲁夫人杀将过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不好了,于是都逃了。原来他们俩在别国都有亲戚。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但由于卫国离齐国太远,所以小白就同鲍叔牙跑到齐国的南邻莒(ju)国去躲避。而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于是他与管仲就逃到了鲁国。

没过多久,他们的大哥齐襄公终于因为自己那下三滥的德性而惹恼了许多人,最后死在了那些人的手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齐襄公十二年,襄公派了两个人去驻守葵丘,并且答应他们等到第二年瓜熟的时候就派人去接替他们的工作。结果,整整一年过去了,襄公早把他们俩给忘了。那俩人左等右等不见人来,便派人去询问,谁知襄公竟然食言,不予理睬。那俩人发火了,便找来襄公以前的仇敌,名字叫作“公孙无知”去讨伐齐襄公。襄公在劫难逃,死后无知登上了王位。

管仲厚黑学(脸皮要够厚)的那些事儿…

不过在这公孙无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瞧他名字就很傻冒的。他毕竟不是皇室血统,而且也没什么丰功伟绩。只是一个傻冒打败了一个无赖而已。他在齐国混不下去,被看他不顺眼的人给杀了。杀害他的人仍然怀念齐国的两个公子,希望他们当中有一个人能够出来改变群龙无首的局面。国中有一个大臣素日与小白关系甚好,便派人第一时间赶到莒国向小白报告。当小白受到召请的时候,公子纠还被蒙在鼓里,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小白的人缘比纠好。不管怎样,他也算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管仲厚黑学(脸皮要够厚)的那些事儿…

纠那边尚无旧臣告诉他,但是鲁国好歹也是一个大国,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他们得知无知死了,便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另外还派了一班人马由管仲带着,去拦截公子小白。

要知道关于小白和纠,谁将来会统治齐国这个问题可题,管仲可是做过预测。当然,那时齐襄公还没死,怎么能讨论那个问题呢?原来是齐襄公的品质太低劣了,朝臣们都不免担心起齐国的前途来,暗地里他们还会讨论要是小白当了皇上会怎样,要是纠当了皇上又会怎样。

那时,鲍叔牙被齐僖公派给小白,心里并不乐意。他不看好小白,认为小白没有本事,当不了国家最高领导人,自己也将随着这条中看不中用的大船一起沉没海底。于是,他找管仲诉说,管仲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劝导鲍叔牙说:“国内有很多人都讨厌公子纠的母亲,以至于不喜欢公子纠,相对来说,小白更受欢迎。此外,小白虽然没有公子纠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急性子,但是他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纠在这一方面就差些。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公子纠日后首登君王宝座,也会是个一事无成的主儿。天下迟早都是小白的,你若跟随着他,迟早有一天你能鲲鹏展翅。”

管仲厚黑学(脸皮要够厚)的那些事儿…

从管仲这一方面来说,他明明看好小白,可是偏偏被先王派给了公子纠,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如今管仲别无他法,只能对公子纠尽忠。他赶到了小白从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由之路。只见小白的人马浩浩荡荡地过来了。他只等小白靠近,便拔出背后的弓箭,瞄准小白的要害部位,只听“噗”的一声,箭向小白射去,一下正好射中。管仲以为大功告成,心想:小白死了,王位肯定是公子纠的了,于是连忙赶回去报告喜讯。那些原本火急火燎地护送公子纠回国的卫队将士们听说,以为王位对公子纠来说已经是煮熟的鸭子,还怕他飞了不成?便就放慢了脚步,悠哉悠哉地护送公子纠赴齐国赴任,一路上心情好的不得了。

谁知到了齐鲁交界处,他们被拦住了去路。拦截他们的是齐国的士兵,这下他们就纳闷了,朝内不是没有头儿了吗?哪来的人可以调动军队,而且竟是拦截他们的公子。正在他们不解之时,拦截他们的士兵自报家门了:“奉齐国新任君王小白之命,前来通知鲁国卫队,不必再送公子纠回国了。

公子子纠这边的人都以为小白死了,心想怎么可能出现眼前这等事呢,大白天还能撞鬼?原来那天小白没有死,管仲那一箭射到了他随身携带的玉器上。小白心里明白对待管仲这样的高手不能蛮干,只能智斗,于是倒地装死。

这下可好,公子纠气恼极了,欲攻进城内。小白早有戒备,打公子纠可是轻而易举。纠这一边随行的军队只有500多人,很快就所剩无几。幸而其中有一个曹沫,十分勇猛,救出了公子纠和管仲,一起逃回了鲁国。

管仲厚黑学(脸皮要够厚)的那些事儿…

小白即位以后,立为“齐桓公”。他可不想留着公子纠这个祸患,便令鲍叔牙带领30万军队前去攻打鲁国。鲁国一见这么多人,哪里招架得住,便请求与齐国讲和。齐桓公说:“可以啊,但你们要把公子纠杀了,还有那个管仲也不可以轻饶。”鲁君照办了。当时跟随公子纠的还有一个人叫召忽,见主子死了,也跟随而去,自杀以殉。管仲却不这样,他请求鲁君把自己囚禁起来,只要不杀他怎么样都行,他还想留着一条小命干大事呢。

可是管仲这样做,必定有人说他不仁。特别是有个召忽跟他相比较,他在人格上简直成了一个小矮人。总之,管仲是很经得住唾沫淹的,游过唾沫就是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管仲   公孙   史记   齐鲁   齐国   卫队   王位   脸皮   公子   事儿   无知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