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在红旗招展的天安门广场上,沿北京中轴线由北向南矗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以及正阳门城楼。

气势恢宏的天安门广场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记录着中华儿女每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岁月。

人民英雄纪念碑身后的毛主席纪念堂中,新中国的缔造者在此安然沉睡,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我们的祖国。

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毛主席纪念堂以及毛主席的水晶棺椁经历了怎样的建造过程,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

1976年9月9日,作为我国政治中心的中南海并不像往日般平静,压抑的氛围笼罩着毛主席所在的住宅。

因为正是在这一天,我国最高领导人、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同志,永远地离开了热爱他的人民。

对于当时的领导小组而言,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以及后续的葬礼事宜,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按照毛主席生前的想法,他希望和大家一样使用火葬的方式,安葬在八宝山墓园。

但这种形式显然无法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举国悲怆的人民希望用更加妥帖的方式,让毛主席长久地留下人民的身边。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宣布毛主席离世

最后,党的领导小组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最终决定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并且立即开始水晶棺椁的制作。

命令下达后,卫生部长立刻将专家接到了毛主席住宅,进行初步的遗体保护工作。

紧接着,国务院下令在原有八大办公室之外,成立特殊的第九办公室专门负责毛主席纪念堂的筹建以及水晶棺椁的制作。

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专家就将所有仪器设备带到了毛主席的住宅,开始进行相关防腐措施。

经过一夜的努力,专家小组初步完成了遗体仪态调整以及遗体保存工作,为后续亲属守灵、葬礼举办、人民瞻仰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

与此同时,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也下达给了我国玻璃总厂,要求必须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水晶棺椁的建造。

这项工程被称为第九办公室“第一工程”的“一号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才能让全国人民满意。

为了保证这项任务的实施,国务院给予了国家玻璃总厂全面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撑,将所有技术人员集中在一起,讨论制作计划。

最终,会议决定让608厂提出水晶棺椁的设计方案,承担照明系统、冷加工流程、光学分析工作。

603和605工厂分别负责水晶棺椁的棺体制造以及水晶板材的选料、制坯。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纪念堂

按照制作计划,三座工厂同时投入工作,可以在规定时间里,共同协力完成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水晶棺椁。

在设计方案初期,608厂决定向此前的水晶棺椁借鉴经验,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为此,工作人员特地赶往孙中山纪念馆,寻找当初苏联赠与孙中山的水晶棺椁。

但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专家小组发现这个棺椁更像是工艺品。因为这个水晶棺体积较小,并且密闭性和隔热性都无法达到规定要求。

放眼国际世界,只有苏联领导人列宁和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曾经使用过水晶棺椁。

可此时,我国与这两国的国际关系正处在不平稳的阶段,这项任务显然无法从国外获得技术支持。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悼念毛主席

摆在608厂面前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主设计出一套方案,达到国务院提出的要求。

为了尽快提出设计方案,608厂从全国范围抽调光学、材料学、生物学专家,很多退休的技术人员也临时来到这里参与研发。

日夜不停地会议讨论后,终于得出了最终方案:用多个20公分的水晶板材熔炼,形成2米长1米宽的大水晶板,再进行最终的打磨拼接。

这项工作说起来制作难度不高,实际上却需要极高的技术工艺要求以及高规格的水晶原料要求。

因为水晶不同于其他材料,想要在保持纯度的基础上进行熔炼,必须要纯度极佳的水晶原料和特殊的高温火焰。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东海县

605厂为了寻找合适的水晶原料,发动了全国玻璃厂的力量,抽调所有技术骨干来北京参加选料、制造。

按照方案要求,制作水晶棺椁的原材料需要能够抵御8级地震,并且满足完美的光学条件。

江苏东海县作为我国的“水晶之乡”,第一时间被列为了原材料供应场地,负责运送一批批高质量水晶前往北京。

可仅仅拥有原料,还远远无法达到水晶对纯度和透明度要求。

工厂工人把所有原料重新研磨为石英粉,再从中优中选优,提取极少部分进行深加工。

随着加工的不断推进,问题也随之而来。石英水晶难以解决气泡、斑点等问题,晶体纯度始终达不到要求。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技术工人

几次实验之后,4块板材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白点、浑浊云块,即便工人再认真都无法解决这一状况。

因此,上级领导立刻下达命令,采取更加大胆的创新方案,从原料和技术两方面入手,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

接到命令后,技术人员立刻开始研究新的水晶材料,紧急召来一批化学家分析天然石英的内部成分。

几番讨论之后,化学专家一致认为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使用四氯化硅作为水晶板材的主要材料。

最终,605厂在吸纳专家意见后,决定开辟了一条新的生产线,专门负责将天然材料深度加工为四氯化硅。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专家小组

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工艺上的缺陷。

在过往的工作中,技术人员采取的方法总是难以避免操作上的误差,只有足够先进的仪器才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富有经验的老技工认为,直接将原材料加工到板材的样子,一定会造成误差,应当采取新的成模方法才能达到要求。

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技术工人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操作方法,通过“打砣”、“模压”、“拼接”三步,完成水晶板的制造。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技术工人

第一步“打砣”,就是要通过特殊的机器设备,将石英粉均匀地洒下,再通过氢氧焰喷射灯烧制为水晶砣。这样制作出来的半成品,无论是硬度还是透明度都远胜于传统制品。

第二步“模压”,就是将制作好的水晶砣通过打磨、涂抹特殊材料,再进行机器冲压,从而符合板材模型的要求。

第三步也是工艺最难的一步,就是“拼接”,这项工作对焊接人员的微操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石英材料不同于金属,使用传统的熔炼火焰难以熔化水晶并完成连接,即便可以做到,每块晶体的熔点也各不相同,很难达到统一标准。

焊接人员需要在2000度高温火焰喷射到石英晶体的同时,观察晶体的熔化程度,在晶体刚要开始熔化的瞬间,立刻完成焊接工作。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技术工人

由于操作难度过高,技术人员必须时刻穿戴着厚重的金属防热服,站在水中避免灼伤。

因此,经常能看到焊接人员完成一块水晶体的焊接后,周围同事必须立刻向他的防热服浇水,以此来快速降温。

由于工程时间要求紧迫,这些焊接人员经常一干就是一宿,当脱下防热服时,皮肤都被汗水浸泡成了白色。

根据后来的工人回忆,当时大家所有人都主动放弃了正常休假,一门心思都在这项任务上。

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更是自己对伟人表达内心的缅怀与思念。

无数个日夜加班,终于换来了完美的成品,605厂成功制作出了纯度高达99.9999%的石英玻璃板材!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曾参与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作的司徒兆光

这一连串的“9”,见证了我国在水晶材料技术上的突破,更见证了广大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

时至今日,这项水晶纯度数据要求,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达到,可见其困难程度。

很快,5块2米长1米宽的水晶板材被专人运往北京,进行最后一步的打磨和拼接。

面对这5块来之不易的水晶板材,608和603工厂的工人第一时间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因为之后他们面对的任务也同样困难重重。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雕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我国无法找到合适的玻璃加工机床来精细化打磨这五块板材。

在多个玻璃厂寻找无果后,技术人员只能将搜索范围扩大,从其他工厂寻找新的思路。

此时,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内有一台加工光学元件的机械机床,是来自德国的2米导轨精密磨床和8米龙门铣床,正好符合水晶板制作要求。

于是,专家小组第一时间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络,并决定在这个机床基础上进行改装,解决了仪器设备的问题。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纪念堂

由于水晶板材的质地并不像金属那样坚固,在打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板材破裂、板材表面凹凸不平。

技术工人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将直径一米、重达一吨的磨盘高高吊起,再缓缓下降到板材表面,极为小心地进行打磨。

随着空气中不断扬起石英粉末,原本厚度在100毫米的板材逐渐被磨削到45毫米。

为了保证五块板材的厚度保持一致,光学专家王大珩始终不敢离开现场半步,最终这几块材料间的差距不足百分之一毫米。

在这种绝对精密的技术要求下,后续拼接工作的难度也随之下降。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悼念毛主席

看似各自独立的五块板材,在拼接成梯形后,相互间的间隙狭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整个水晶棺椁并不像拼接而成,相反,仿佛就是一块天然的大型水晶。晶莹剔透的水晶棺椁不需要任何胶体粘合,就能保证内部的密闭性。

在此前的水晶棺制作中,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这项技术要求,只有我国完成了这一壮举。

看着眼前这个完美的作品,专家小组、技术人员热泪盈眶的表情,都反射在这些无比光滑的水晶表面之上。

随着水晶棺椁的建造临近尾声,光学小组也为这项“一号任务”提出了全新的照明方案。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

从生物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想要长期保存遗体并且保证皮肤不出现巨大变化,就不能在皮肤上涂抹任何化学制品。

也就是说,不能通过以往传统的防腐措施以及化妆品美容来达到临时效果,而要另辟蹊径寻找合适的方法。

负责防腐工作的专家小组,在几个月的努力后,终于研究出了合适的操作方案,达到了遗体长期保存的要求。

但如何布置水晶棺椁内的灯光以及整体的照明系统,又成为了一项重点课题。

首先,灯光作为光源照明时,不可避免地要释放热量,这就会导致遗体保存受到影响。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纪念堂

为此,专家小组决定在水晶棺椁外的几米处,安置一个冷光源作为光线的发出点。

在水晶棺椁底座安放光纤导光管接收光源,紧接着这些光束会射向水晶棺顶部的投光物镜,再折射到毛主席的遗体之上。

通过这种方式,水晶棺内部不会直接照明工具,因此也没有热量产生,但却可以达到照明的效果。

除此之外,毛主席水晶棺椁制作的初衷,是希望人民能够瞻仰到体态自然、面容平和的主席面貌,模拟出毛主席沉睡时的神态。

在没有化妆品美容的情况下,灯光的修饰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纪念堂

北京医科大学为了给照明小组提供合适的案例进行实验,从医学实验室中找来了一具保存多年的头部标本。

由于这个标本保存时间过长,同时也只是按照正常的防腐措施处理,因此面部肤色十分暗沉,皮肤褶皱、眼窝凹陷也比较严重。

如果通过这一案例找到成功的照明方案的话,那么当毛主席的水晶棺应用此方案时,效果会更加明显。

光学小组在得到标本的第一时间便开始进行实验,通过不断调试投光灯角度、反射片滤镜以及光源配色,终于验证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

试验标本在“光学美容”的照明系统下,面部色彩明显有所改善,皮肤皱纹处的深陷地带也趋于饱满。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纪念堂

在几个月昼夜不停地试验后,608厂照明小组专家终于拿出了针对毛主席遗体保存的照明方案。

在不触动遗体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极为柔和的光束全方位修饰、调整毛主席的面部色彩、结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部分,都得到了完美的处理。

随着水晶棺的正式建成,毛主席就像安然沉睡一般,平静地躺在水晶棺内,面容依旧保持着慈祥与平和。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开始对外开放,历经一年的“一号任务”也终于就此结束。

毛主席水晶棺:历时10个月完成,纯度99.9999%,3个工厂合力完成

毛主席

当一批批游客进入纪念堂后,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正坐落在北大厅的中央,背后一幅气势磅礴的壁画,展现着这位伟人光辉的一生。

如今,毛主席纪念堂已经建立多年,无数的海内外游客曾来到这里,瞻仰毛主席的遗容,表达内心的缅怀与尊敬。

在纪念堂的瞻仰厅,毛主席的遗体安放在水晶棺之内,他身上依旧穿着灰色的中山装,体态自然、面容慈祥,接受着人民的缅怀与纪念。

在毛主席的遗体上,覆盖着鲜红色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这一面旗帜不仅代表着主席一生的信仰,更代表了人民对他的最高敬意。

祖国山河繁荣昌盛,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我相信这些美好的景象,便是毛主席最大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纯度   棺椁   水晶   纪念堂   遗体   合力   板材   光学   小组   工厂   专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