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

数字化变革迫使每个组织进行自我重塑,至少重新思考做生意的方式。

大多数大公司都在通常被称为“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现金。这些投资预计到2023年将超过6.8万亿美元,但它们往往没有看到明显的收益或投资回报率。尽管这些失败有多种原因,但它们通常是低估成功的数字化变革是需要切实落地数字化转型过程的基础环节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

数字化时代来临

数字化转型绝不仅仅是买一个AI系统,或捕获大量数据,或成立一个IT部门那么简单。

事实上,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成为一个数据驱动的组织,确保关键决策、行动和流程受到数据驱动的洞察力而非人类直觉的强烈影响。

换言之,只有当您成功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组织中的工作方式时,您才会进行变革。

执行组织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人、数据、洞察力、行动和结果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

人是一切的根本

1、人

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人的观念的转变,因为最终落地执行的是我们的所有员工。

如果企业没有勇于改变的文化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企业就很难把数字化落地。数字化转型就是转变思维、改变现状,以不一样的数字化方式去服务客户。

数字化转型是用数字化技术为我们个人和企业赋能,以更敏捷更细颗粒度的方式来开展和管理我们的工作,解放人力来做更创新和具有挑战的事。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

人工智能的能源

2、数据

如果您想深入您对客户和员工的了解,并在大型组织中以及在更复杂、更不可预测的情况下进行研究,那么您需要有详细的数据,所有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消费习惯、消费频率等等。

这是技术能够帮我完成的事情,搜集和抓取客户的行为轨迹(例如,他们做什么,他们是谁,他们喜欢什么,等等)。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数字化”。

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捕获有价值的数据,而不在于昂贵的设备、先进的数据、复杂的系统。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

洞见-数据背后的意义

3、洞见

数据是信息革命的能源,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使用它,让它创造出价值

如果没有模型、系统、框架或基础理论,数据将毫无用处,只是更多的0和1罢了。但有了正确的专业知识和工具,数据可以转化为见解

这就是技术让位于分析的地方,分析是帮助我们赋予数据意义的科学。

只要我们有了有意义的见解,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来解释这个见解背后的原因以及发生的概率,我们就能够通过预测来测试这个模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

一切都要落地

4、行动

但即使是进入洞察阶段也是不够的。事实上,最有趣、最吸引人、最好奇的见解如果没有一个切实的计划将其转化为行动,就会付诸东流。

即使拥有最好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分析技术,我们人类也要自己决定如何使用预测的结果。

假设你的洞察力告诉你某一类型的领导者更有可能脱轨——你将如何改变你的内部招聘和发展过程?或者,如果它告诉你客户不喜欢某个产品,这将如何影响你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战略?假设你可以预测,如果一些客户有可能去竞争对手那里,你会怎么做?

人工智能可以做出预测,数据可以给我们提供见解,但“so what”部分需要行动,而这些行动需要相关的技能、流程和变更管理

这就是为什么人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扮演着如此关键的角色。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

解决方案

5、结果

任何不以结果为导向的转型都是耍流氓。

在流程的最后阶段,一般都是评估结果,但评估结果绝不是我们的最后阶段

我们会用最新的结果跟之前的数据做对比,结果本身又成为新的、更丰富的数据集的一部分,随着新问题的发现,这些数据集将得到扩充和改进

在这个迭代过程或追溯反馈循环中,您可以使您的见解变得更具预测性、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这本身就为数据提供了更多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高了我们与数据、系统的交互能力,人和技术的协同效应才会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五个基本要素

智能时代来临

简言之,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部分不是“数字化”,而是“转型”。

在过去二十年中,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要使您的组织适应这些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仅仅通过购买新技术或收集更多数据来实现。

我们需要的是心态、文化和人才的转变,包括提高技能和重新培训员工,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人工智能   洞察力   见解   基本要素   模型   客户   组织   方式   数据   系统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