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将为帅者,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而把这个信念贯穿终身的,正是我国的开国大将——粟裕将军。1970年6月,63岁的粟裕将军和中国代表团一起出访外国,途径法国境内的时候,中央领导告诉他们可以在法国小憩几天,放松放松再回国。不过粟裕并没有趁这个机会游山玩水,也没有探访被称为“时尚之都”的巴黎,而是对同行的导游表示自己想要去参观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战的遗址。到达目的地之后,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从未到过诺曼底登陆战遗址阿罗芒什镇的粟裕不仅对这里了如指掌,进行了一系列让专业导游都自愧不如的解说,还在参观完毕后向陪同的法国军事学者提出了4个问题,问得对方哑口无言,连连擦汗。粟裕为什么会选择到诺曼底遗址进行参观?他问法国军事专家的4个问题是什么?而他研究诺曼底登陆战,是单纯的好奇,还是背后另有深意?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粟裕将军旧照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视频,也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点赞和关注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图文无感也可点击观看视频: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1961年9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扬名立万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访中国,中央领导亲切地接待了他。都是世界闻名的军事家,众人也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因此一直兴奋地交谈着。过后,中央领导遗憾地对蒙哥马利说:“可惜粟裕不在,我所有的战友里边,他是最会打仗的那一个。你知道淮海战役吗,那就是他领导指挥的,和你组织策划的诺曼底登陆一样,都赢得非常漂亮。”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蒙哥马利自然是有引以为傲的资本的,诺曼底登陆正是他军事生涯的一大杰作。不过当蒙哥马利听到“粟裕”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端正了自己的神色,认真地通过翻译理解领导的话,还表示说自己一直很敬仰和崇拜粟裕,如果之后粟裕前往英国,自己一定会找机会和他见一面。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蒙哥马利访华

可惜蒙哥马利的心愿没能实现,晚年的他曾经在采访中说过这样的话:“我个人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个军事家,一个是法国的拿破仑,一个就是中国的粟裕将军。可惜我和粟裕将军虽然生在同一个时代,却一生都未能相见。”不过,蒙哥马利和粟裕的故事也不仅如此,听闻了蒙哥马利对自己的高度赞誉,粟裕也通过国际电报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感谢,还告诉对方,自己已经专门去诺曼底登陆遗址参观过了,对他的军事才能十分钦佩。

诺曼底登陆战

诺曼底登陆战的鼎鼎大名,想必熟悉战争历史的人们都听过无数遍了,毕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美国和英国的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不仅成功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还让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军陷入了苏联和英美部队的双面夹击,从原来的所向披靡变成了处处受制。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诺曼底登陆战

不过这场战役,也算得上是人类战争史上一次堪称经典的“战略欺骗”。为了能让登陆计划顺利实施,盟军在战役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煞费苦心,还用上了中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传统战术,不仅层层隐藏己方准备在诺曼底进行登陆的真实战略意图,更是在加来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骗得对面的德军团团转。

为了混淆战局,盟军不停地虚张声势,他们找来英国电影制片厂的布景师,在加来对岸的英格兰东南部布置了大量空的兵营和仓库,以及不少用泡沫材料和橡胶制作的假飞机、假大炮和充气假坦克,利用这些装备把一个营的兵力伪装成实力强硬的集团军。还找来一些假人布置在周围,装作巡逻站岗的样子。之后更是策划了代号为“银河计划”的电子作战行动,不停地让这个营的士兵发一些假的电报,把原来的兵力和火力布置都夸张好几倍。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英军的大炮模型

德军看到英美的军队在加来海岸对面动作频频,再加上研究了从盟军那里截获的无线电通讯信号,以为他们就准备在加来进行海岸登陆,于是把部队的精锐主力都紧急调派到了加来一带,也抽调了部分驻扎在诺曼底的军队。觉得没自己什么事的诺曼底驻军因为人手不足,取消了原定的空中巡逻和海上行动,不少军官都直接休假回家,英美军队登陆当天的时候,德国驻军的指挥长官隆美尔也不在,这为后续盟军的登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

1944年6月6日,将近300万的英美联合军队以最快的速度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西海岸的诺曼底成功登陆。不过,诺曼底登陆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骗过德军只是第一步,后边在技术、人员以及装备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才是是战役取得圆满胜利的重要原因,而这些,也正是粟裕将军参观诺曼底登陆遗址时候关注的重点问题。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诺曼底登陆

粟裕参观诺曼底登陆遗址

1970年,刚果人民共和国举行建军4周年庆祝活动。中国是当时世界上仅次于苏联的共产主义大国,对于自己在第三世界的盟友一直十分关注,得知他们要举办庆典活动,立刻就组建了中国军事代表团,以友好团结的态度前往刚果对那里的国民表示祝贺。当时军事代表团的负责人正是63岁的粟裕将军。

这次的访问十分成功,刚果人民共和国对于中国军事代表团的到来非常兴奋,热烈地接待了他们。访问结束之后,粟裕一行人搭乘飞机回国。途径法国的时候,军事代表团就接到了国内的电报,表示他们舟车劳顿,可以在法国境内稍作休整,外交部已经照会了法国的有关部门,他们那边会安排相关的接待事宜。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粟裕将军

粟裕将军征战多年,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无数血泪,不仅劳心劳神,身上也有不少的暗伤,小腿里还残留着几片取不出的细小弹片,一到阴雨天气就隐隐作痛。当时的法国巴黎正是6月盛夏,阳光灿烂,风景旖旎,部下也都劝他在法国散散心,放松放松身体。粟裕也接受了大家的好意,在法国停留了几天。不过作为一名时刻记挂祖国发展的伟大军事家,他走这一趟可不是为了游玩,而是瞄准了法国的诺曼底登陆遗址,准备进行一番实地考察。

当时中国驻法大使馆接到上级领导发来的指示,表示粟裕将携中国军事代表团前来法国,并且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希望驻法大使馆可以认真准备。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激动,毕竟他们也十分敬重为国家做出过无数重大贡献的粟裕将军,为此还特意召开了集体会议,讨论该如何迎接粟裕一行人,制定了全面具体的招待方案。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粟裕将军在法国拍摄的照片

没过多久,粟裕和中国军事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就在万众期待中抵达了法国巴黎。当天晚上的招待宴会上,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询问粟裕,这一次的法国之行有没有想去的地方。听到对方的问题,粟裕表示自己对灯红酒绿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过是想来休息,让他们安排就行。好在大使馆之前就对这个情况早有准备,知道这位军事奇才必定会对战争遗址感兴趣,于是又接着问粟裕,第二天出行是准备去马其诺防线还是到诺曼底登陆场。

这可是正中下怀,粟裕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去诺曼底登陆战遗址阿罗芒什镇。”粟裕话音刚落,旁边的代表团里就有人笑着补充说:“之前在北京,粟裕将军就有言在先,出访的时候如果有机会经过巴黎,自己一定要到诺曼底登陆遗址看看,因为这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也是能对中国军事发展产生极大影响的战役。”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诺曼底登陆遗址

第二天,驻法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就带着粟裕一行人出发了。因为考虑到代表团的成员都是第一次来到法国,此次参观还是一场著名战役的登陆遗址,不擅长军事的工作人员害怕自己不能进行全面专业的解说,还专门从法国的军事学院请来了一位专家进行陪同。

从巴黎到阿洛芒什镇也有一段路程,车上的众人一开始都在欣赏沿途的风景,研究道路两旁充满法式风情的建筑和植物。不过粟裕将军并没有参与其中,他一路上都坐在汽车后座,表情严肃地拿着一个本子写写画画,没有抬头向窗外看过一眼。众人害怕影响他的思考和工作,也就没有再出言询问。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诺曼底登陆示意图局部

驻法大使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往粟裕的本子上看了几眼,终于看清粟裕其实是在绘制一张简略的地图,还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标记了名字,写上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仔细观看地名,驻法大使的心中一惊,原来粟裕画的正是从巴黎到阿洛芒什镇整个狭长的海岸线轮廓。难道粟裕将军之前来过诺曼底?”大使询问身边代表团的其他人员,得到了否定的答案。粟裕对他解释到是自己之前了解过这一场战争,手上的这个也是草图。除了画图,粟裕也在和随行的法国军事专家聊天,不断地了解关于诺曼底登陆的一些情况,话题的专业性和言语间显露的军事素养让专家赞叹不已。

抵达目的地,粟裕站在礁石上眺望整个战场遗址,自言自语地说道:“盟军从东边上岸,快速占领我脚下的这一片区域,然后又将战线扩展到了西边,形成一个纵深50多公里的战场范围。精妙绝伦!这场登陆战果然赢得漂亮!”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诺曼底登陆遗址

看着粟裕像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滔滔不绝,随行的其他人员都大感震惊,也对他升起了更多的钦佩之情。溜达了一圈,粟裕再次开口:“中国人常说,不管是做事还是打仗,只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最后就一定能成功,我觉得诺曼底登陆也是如此。天时的话大家都研究过战役背景了,地利今天也进一步了解了,只剩下这人和一直困扰着我,这场300万盟军士兵参与的伟大战役,具体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法国军事专家笑了笑,没有直接解答,而是说想要先听听粟裕这位中国军事家关于“天时地利”的看法。

粟裕也不扭捏,简明扼要地跟在场众人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对盟军选择在清晨登陆的做法大加称赞,因为这个时间点海上能见度大,海水也正在涨潮,既能借一份力快速前进,也方便士兵清除障碍物抢占海滩;不过同时粟裕也指出,计划和现实情况肯定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海水涨潮的时间长短也不一定,所以战役的指挥人员必定设置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误差值。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诺曼底海岸

而在利地方面,其实二战时期纳粹德军一直重点驻扎的是加来海岸,没有对诺曼底海岸多加防范。因为加来海岸的对面就是英美盟军的大本营所在地,而且那一带地形相对平坦,海浪也更小一点,进行海上作战更加安全。不过德军遗忘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诺曼底海岸就在英国空军部队的作战范围内,空军可以给海军提供强有力的辅助防御,这样一来诺曼底地区的优势就已经超过了加来海岸,而这些英国空军部队也是后来德军不敢大肆朝诺曼底进行增援的原因。

粟裕准确独到的军事见解让法国专家久久不能回神,消化良久,他才抬起头追问粟裕:“不知道粟裕将军困扰的问题是什么?”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查看战场

粟裕的四个问题

粟裕转过身来,背对着塞纳湾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疑问:“当时盟军一共调遣了300万士兵登陆海岸,这么多的人是怎样悄无声息地运送过来的,他们搭乘的运输工具都有哪些,具体数目是多少?

登陆作战的打法固然重要,但也得把人都拉过来了才能打得起来,所以粟裕这个问题问得相当直接。不过专家却表示,自己查阅过资料,只知道当年盟军准备工作进行得十分充分,配备了大量自动驳船、登陆驳船以及或平底或不规则的舷板运输船,可是对于具体的数目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英美是怎么在德军的炮火猛攻之下,将数量庞大的军队安然无恙地送到对岸的。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从诺曼底登陆的英美军队

见专家所知不多,粟裕只好又继续往前走。看着海岸线上的石柱残骸,他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据说为了方便后边的装甲部队上岸,在诺曼底登陆战正式打响的前几天,盟军就开始在塞纳湾修筑人工港口,现在也没有战略模型,不知道专家知不知道这个人工港到底是什么样的,包括了哪些重要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热武器的秀场,武器装备虽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作战条件,像诺曼底登陆战这样的跨海战争,更是离不开坦克大炮这些辅助工具。粟裕查阅相关资料时了解到,开战的时候,盟军的重型武器都是通过他们临时修建的人工港口进行运输的。粟裕十分好奇,这个港口是用什么材料修建的,是水泥还是土木?它到底是什么形状?不过可惜的是,法国军事专家尴尬地表示,这个问题他从未了解过,无法解答。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英美军队的重型武器

看出了专家的窘迫,粟裕也没再追问,只是指着塞纳湾上的水泥墩子开口道:“不知道塞纳湾人工港一共建造了多少水泥墩?我知道这些水泥墩大小不一致,有没有详细的数据保留下来?

当初盟军在诺曼底修建人工港口的事情被德军的侦察机发现,为了阻挡盟军通过这个港口运送坦克大炮等武器装备,德军对人工港口进行了狂轰滥炸。不过根据资料记载,德军的这次轰炸并没有对盟军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盟军早早就在人工港附近修筑了密密麻麻的的水泥墩,这些参差不齐的水泥墩像屏障一样,牢牢挡住了德军一大半的炮火攻击。都说中国制造的玻璃可以挡子弹,粟裕也想知道这盟军修的水泥墩为什么可以挡子弹,在制作材料和配比参数上有没有什么讲究?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诺曼底战场

不过这时的法国军事专家已经尴尬到了极点,因为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问他这个问题,根本回答不上来。粟裕见他为难,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自己走到水泥墩子前边,用手作尺丈量了一下水泥墩的尺寸,心里大概浮现出了一些猜测。

对着水泥墩一阵又摸又看后,粟裕提出了自己的第四个问题:“当年盟军有300万士兵,还携带着大量庞大的装甲武器、坦克大炮,可整个诺曼底的南北战场纵深不过只有50多公里,这么多人和武器是怎样摆开,协调作战的呢?

粟裕十分好奇,毕竟兵力密集可不是一件好事,在战场上很容易被对面的敌人连锅端,不过他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位军事专家一定给不出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因此说完之后就直接摆摆手表示自己就是随便问问,不一定非得知道答案。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诺曼底登陆

粟裕提问的原因

嘴上这么说,粟裕将军的心里却是十分不甘心的,毕竟这次虽然搞清楚了整个诺曼底登陆遗址的大概轮廓,也解开了一部分疑惑,但关键性的问题仍然是一无所获。不想就这样空手而归,粟裕在遗址附近走走停停,一路仔细观看,记录了不少的确切数据,终于觉得差不多了,才和众人一起回去。

为什么粟裕如此重视诺曼底登陆战呢?他思考了这么多问题,仅仅是出于对这场经典战役的复盘吗?当然不是,这一切,背后隐藏的都是粟裕想要收复台湾、让国家实现和谐统一的伟大决心。想要解放台湾,在海岸登陆作战是必不可少的军事行动,因此他想要从诺曼底登陆中寻求一些经验和启示。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粟裕将军旧照

事实上,在全国基本上得到解放后,中央的领导就开始着手解决台湾问题了,还在1949年任命了粟裕为攻台总指挥。粟裕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因此也做出了很多准备。可惜当时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部队足足有数十万人,他们靠着美国的支持和自身在海空力量上面的优势负隅顽抗,而解放军这边也因为部队将士缺少海上作战经验不敢贸然出兵。

1950年,中央再次重提台湾问题,并且明确提出了“先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有把握之后再行动”,粟裕和手下的将士们也整装待发。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的第七舰队迅速在台湾海峡聚集,不仅强势介入朝鲜半岛的内战,也威胁我国边境安全。为了保家卫国,原本准备攻台的数十万大军迅速北上赶往朝鲜,解放台湾的计划也被迫搁置了。当时中央的领导也曾经感叹“失去了这次机会,下次再想行动就难了。”果不其然,在经历过朝鲜战争之后,国家的部队进入了休整期,攻台作战的良机也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发展变化逐渐错过。

1970年粟裕探访诺曼底遗址,提出4个疑问,直接把法国导游问懵

图|解放台湾宣传画

但粟裕一直没有忘记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也期盼着祖国能够实现真正的统一,二十多年来,他把世界上所有有关跨海登陆的战役都研究了一遍,时时刻刻都把该如何解放台湾的问题放在心上,因此在得知自己可以在法国停留的时候,他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好好研究诺曼底登陆战的作战地点,为攻克台湾进行准备。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坚持“军人有退役,爱国、关心国防永不会退役”,但1984年2月5日,为国家操劳一生的粟裕将军还是在北京病逝了,而未能解放台湾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诺曼底   法国   遗址   作战   盟军   陆战   德军   导游   将军   疑问   诺曼底登陆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