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睡眠4大标准,你占几个?入睡困难的人,建议你今晚这么睡

当代年轻人现状:晚上不想睡,白天睡不醒,晚上精力充沛,白天睡意朦胧,脸色一天比一天差,头发一天比一天稀,黑眼圈和痘痘则是与日俱增,消不下去。

据统计,因为疫情影响,我国的整体入睡时间延迟了2到3小时,已经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3/4的人在晚上11点之后才睡,并且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可见睡眠障碍已经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了。

高质量睡眠4大标准,你占几个?入睡困难的人,建议你今晚这么睡

高质量睡眠4大标准,你占几个?

第一个标准,能够在开始睡眠之后的半小时内睡着,不管睡前是在刷手机、玩电脑,还是刚刚忙碌完,反正不会翻来覆去入睡困难;

第二个标准,一晚上醒来不超过1次,且醒来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不会出现再一次的入睡困难;

第三个标准,能够在醒来后的20分钟内重新睡着,比如说被尿憋醒,起床上完厕所之后,很快又睡着了,这是正常的;

第四个标准,在床上的睡眠效率达到85%,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在床上的时间,大于85%才算达标。

高质量睡眠4大标准,你占几个?入睡困难的人,建议你今晚这么睡

熬夜有风险,中医有话说

我们常说的熬夜、晚睡,一般就是指晚上11点之后入睡,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是人体进行自我修复的关键期,我们需要保持睡眠状态才好,但熬夜的人往往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保持清醒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熬夜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涉及心肝脾肾。

【心】会引起心脏不适,很多熬夜的人都说过,每次熬夜之后,都感觉心慌、心悸,心脏突突跳,总感觉下一秒就能诱发心脏病。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心主血,长期熬夜会让心脏失血,心血不足则影响神志,所以我们白天经常是一个浑浑噩噩、健忘迟钝的状态。

【肝】虽然很多西医反对“熬夜影响肝脏排毒”的说法,但是长期熬夜确实对肝脏有损伤。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卷》杂志上刊登了一项研究,根据约84万人的睡眠情况,发现无论睡眠时间多长,“夜猫子”患上抑郁症的几率,都是正常睡眠人群的2倍,也就是说,长期熬夜,容易抑郁

巧的是,在中医上,肝主情志,一个人闷闷不乐,抑郁不安,容易引起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长此以往就容易引起肝病,更加郁闷。

【脾】脾主运化,长期熬夜的人,忧思过度,也容易引起脾气郁结,妨碍脾脏运化。

如果气血运化不足,传输无力,整个人就会变得体虚无力,面无血色,心血不足,身体莫名浮肿,而且容易失眠。

【肾】长期熬夜,容易损耗肾阴,引起肾虚,进一步加重失眠困扰。

所以,从中医上看,熬夜对各个器官都有不小的危害,而且器官受损之后,还会反向作用于失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叫停,拒绝熬夜。

高质量睡眠4大标准,你占几个?入睡困难的人,建议你今晚这么睡

入睡困难的人,建议你今晚这么睡

拒绝睡前仪式感

什么是睡前仪式感?

大部分人的睡前仪式感都是一样的,就是一定要玩手机,包括打游戏一定要上一个段位,一定要刷半小时微博,一定要看两章小说,反正就是把本来可以用来睡觉的时间,都花在了睡前准备上。

但是,长期睡前玩手机,不仅会抑制人体褪黑素生成,减少睡眠时间,还会导致肩颈部位慢性劳损,甚至诱发颈椎病、颈椎反弓

所以,睡前能不玩手机就不玩,非要玩的话,给你以下几点建议——

1. 不要侧躺着玩手机,对单只眼睛伤害更大,也不要平躺高举,砸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尽量保持半坐,挺直腰板,手机和眼睛平视;

2. 调低屏幕亮度,放大字体,最好开床头灯,减少手机光线对人体的刺激;

3. 控制时间,最好在一小时之内,如果定个提醒入睡的闹钟,效果会更好。

高质量睡眠4大标准,你占几个?入睡困难的人,建议你今晚这么睡

总的来说,想要做到高质量的睡眠,需要满足4大标准,而想要达到这些标准,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自制力才行。入睡困难的人,建议今晚放弃无用的仪式感,一门心思只想着睡觉,尝试几次之后就会发现,睡眠障碍迎刃而解。

参考文章:

[1] 《你的睡眠质量达标吗?9图帮你拯救睡眠障碍》.人民日报.2021-10-25

[2] 《研究夜猫子更容易抑郁:提前1小时入睡风险降低23%》.新华网.2021-06-23

[3] 《“深夜手机党”入睡前的仪式感,不要可不可以?》.新华网.2021-11-2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睡眠   困难   标准   抑郁   仪式   障碍   今晚   中医   晚上   建议   时间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