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当年和姐姐一起下乡插队,他招工回城姐姐却嫁给了农民




王馥荣和王来顺是亲姐弟俩,她姐弟俩是一起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王来顺在陕北插队落户生活了四年就招工进城了,后来又通过高考回到了北京。王来顺的姐姐王馥荣却留在了陕北,嫁给了陕北农民,成了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成了陕北农民的婆姨。每当说起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往事,每当说起至今还生活在陕北的姐姐,王来顺的心里就很难受,他说姐姐原本是可以招工进城离开农村的,王馥荣却把招工进城的机会留给了弟弟王来顺。

那是1969年的1月19日,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十七岁的王馥荣和十六岁的弟弟王来顺一起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境内的知青专列,她姐弟俩和同学们一起开启了去陕北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生涯。

知青往事:当年和姐姐一起下乡插队,他招工回城姐姐却嫁给了农民

1月23日下午,王馥荣姐弟俩和另外七名北京知青坐着两辆毛驴车,来到了洛川县史家峁大队,王来顺他们五名男知青和四名女知青被分派在史家峁大队第二生产小队插队落户,牛棚东边那两孔老乡废弃的土窑经过维修加固后,成了北京知青的临时住所。一孔土窑是男生宿舍,一孔土窑是女生宿舍,这个废弃闲置了一年多的农家院,成了二队知青的知青点。

二队队长史正平是一个很淳朴善良又很热情的人,他和保管员马立春把知青们从公社驻地接回到史家峁大队,把知青们的行李都安排好,史队长就催着他婆姨为北京知青做饭做菜,他和马立春还到村头的场院为知青们挑来两担秫秸,吩咐他婆姨和马立春的婆姨一定要把土炕烧热了。

来到史家峁大队的第一天晚上,王来顺突然发起了高烧,吃了从北京带来的退烧药也不起作用,还是高烧不退。到了半夜的时候,王来顺说起了胡话,他一个劲喊妈,喊老师,还说要去陕北插队。男知青们都害怕了,一名叫张昌平的男知青赶紧去敲女知青的房门,叫来了王来顺的姐姐王馥荣。王馥荣看她弟弟发高烧还说胡话,她当时就吓哭了。

在来陕北的途中,王来顺就发烧咳嗽,吃了退烧药就好一点,没想到来到了目的地,他突然发起了高烧。

大家也都很害怕,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张昌平和一名男知青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史队长。

也就一袋烟的功夫,史队长和他婆姨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史队长摸了一下王来顺的脑门,转身就往外跑,他跑着去叫村里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来到后,给王来顺测了体温,都烧到四十度了。他给王来顺注射了退烧针和消炎针,过了半个小时,还是高烧不退,王来顺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

这下王馥荣更害怕了,她扑通跪在史队长和赤脚医生面前,哽咽着说:“队长,你快想办法救我弟,来陕北前,我妈就嘱咐我,一定要我照顾好我弟,我弟要是有个好歹,我妈会打死我的。”王馥荣说完,呜呜哭了起来。

史队长也担心王来顺有个好歹,他和赤脚医生商量了一下,决定送王来顺去公社卫生院检查治疗。

很快,史队长拉来了队里的架子车,史队长的婆姨也从家里抱来一床棉被,还拿来了史队长的那件老羊皮棉袄。大家七手八脚把棉被铺在架子车上,用王来顺的棉被把他裹好抬到架子车上,王馥荣又把她的棉被抱过来盖在她弟弟身上,史队长拉着架子车快步往公社卫生院跑,大家紧随在史队长左右也帮着拉车,史队长的婆姨坐在车上揽着王来顺。

天蒙蒙亮的时候,大家拉着架子车跑进了公社卫生院的大门,史队长抱起王来顺,就往急诊室跑去。医生初步诊断,王来顺是急性肺炎,医护人员一边给王来顺肌注退烧针,一边给他挂吊瓶,一位护士还端来一个水盆,把泡湿的毛巾拧半干搭在了王来顺的脑门上。

快吃午饭的时候,王来顺退烧了,他也慢慢清醒了,一个劲喊着口渴要喝水。医生说幸亏及时送到了医院,不然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看王来顺清醒了,一直守在病床边的史队长才走出病房,瘫坐在了走廊的长椅上。王馥荣一边给她弟弟喂水,一边抹眼泪,一起前来的知青和那位赤脚医生也都坐在走廊里的长凳上打起了瞌睡。

在公社卫生院观察治疗了五天,医生才让王来顺出院回家。在医院的那五天,都是史队长的婆姨做好饭,把熬好的小米稀粥装进暖水瓶里,再让知青送到卫生院来,有时是史队长的婆姨或史队长亲自送饭到卫生院,单程八里多路,要走一个小时。

出院后,史队长看王来顺的身体有些虚弱,就杀了他家的一只老母鸡,让他婆姨为王来顺熬了鸡汤,剩下的鸡肉给知青们改善了伙食。对于史队长两口子的关爱和呵护,王来顺感动得热泪盈眶,王馥荣也拉着史队长婆姨的手抹了好几次眼泪。史队长的婆姨笑着安慰王馥荣:“娃娃,你们大老远来到了咱这穷山沟插队落户,以后就当哦(我)是你们的妈妈,有啥难处就言语一声,哦(我)们不会眼看着你们受苦的。”听了史队长婆姨的话,在场的知青们都感动得流泪了。

春节前后的那段时间,天气很冷,队里也没什么农活,史队长带领知青们上山打了几趟烧柴,熟悉了一下村子周边和队里的情况,还召集社员们和知青们都见面认识了一下,其他时间知青们都是自由活动,偶尔也去大队部开会学习。

史队长家有两个女娃,大的叫史丙翠(音),当年十四岁,小的叫史丙红,当年十二岁,这俩娃娃长得都很漂亮,就是都没读过书。空闲时间,王馥荣就教史队长家的这两个娃娃识字写字,给她们讲北京的生活故事,这俩娃娃都很喜欢北京来的这个大姐姐,她俩也都愿意学习识字,特别是史丙红,写起字来一笔一划非常认真。

知青往事:当年和姐姐一起下乡插队,他招工回城姐姐却嫁给了农民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春耕春播生产开始后,十四岁的史丙翠也和知青们一样出山劳动,她干起农活来像模像样,挑着满满两筐粪比知青们走得还快。看着一个十四岁的女娃娃这么有力气,知青们都自愧不如。可队里评工分,女知青一天记六分工,史丙翠只有五分工。女知青替史丙翠讨公道,史队长却说:“丙翠是个娃娃,记五分工已经不少了,婆姨们一天才挣(记)七分工嘛。”对于史队长的所作所为,知青们都很佩服他,都敬重史队长的人品。之前有女知青还嫌自己的工分少,要去找史队长讨说法。知道了史丙翠的工分更少,女知青们都心服口服了。

经历了春耕春播和秋收秋种的劳动锻炼,在史队长和乡亲们的关爱帮助下,知青们慢慢适应了陕北艰苦的生活环境,也慢慢学会了干各种农活。大家最大的变化就是皮肤晒黑了,身体强壮了,穿衣打扮也发生了变化,让他们和当地社员坐在一起,已经很难辨别出谁是陕北后生谁是北京知青了。

1973年夏天,史家峁大队得到了一个招工名额,县粮库招一名开票人员。因为王馥荣经常教村里的娃娃识字写字,大家对她的印象最好,乡亲们都推荐她去县里当工人。得到招工名额后,王馥荣第一时间找到了史队长,说她想把这个招工名额给她弟弟王来顺。史队长领着王馥荣找到大队书记说出了这个想法,大队书记并没反对,他说以后再有招工,王馥荣就不能争别人的名额。王馥荣答应了大队书记的要求,王来顺成了挣工资的正式职工,转成了城市户口。

第一个月开了工资,王来顺留下了几块钱的生活费,他给史队长家买了两瓶烧酒和半袋子白面,给史队长的婆姨买了一件衣服,给他姐姐买了一件衣服,还给他姐姐买了两个午餐猪肉罐头,他无意中听到姐姐说过,真想吃一回午餐猪肉罐头。

转眼就到了1977年春天,在史家峁二队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还剩下三个人,两个男生和王馥荣一名女生。王馥荣虽然在史家峁小学当民办教师,可史队长还是希望她早点能通过招工进城,他家大女子史丙翠都结婚嫁人了,史队长不想让王馥荣在农村结婚,不想让她成为陕北农民的婆姨,毕竟她是北京来的知青,有文化,应该嫁个城里人。

那年夏天,一名男生办理病退手续回到了北京,史家峁二队还剩下张昌平和王馥荣两名北京知青,王馥荣的父母说可以托关系为她办理病退手续,尽快让她回京。王馥荣却说史家峁小学需要她,她不想扔下这些可爱的学生娃娃回北京,她想留在陕北当一辈子民办教师。

那年秋天,在父母和弟弟的坚决反对下,王馥荣和史家峁二队保管员马立春家的大小子马壮结婚了,马壮虽然比王馥荣小两岁,可两个人婚后的生活很充实很快乐。因为马壮是小学毕业生,也算个文化人,他和王馥荣有共同语言,他也很勤劳很善良,对王馥荣特别好。

1977年12月,张昌平和王来顺一起参加了高考,他俩都金榜题名,张昌平考上了天津纺织工学院,王来顺考上了北京钢铁学院。刚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王来顺也劝他姐报名参加高考,王馥荣却说:“我都结婚了,不想去上大学了。再说了,我要是去上大学,学校的娃娃们谁来教啊,我不想扔下这些可爱的娃娃不管。”

离开陕北那天,王来顺只留下了回京了车票钱,他把身上的钱全都留给了他姐。他极力控制住自己的眼泪,哽咽着说:“姐,我走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上学不能挣工资,暂时不能帮助你,你有什么困难就给咱爸妈写信,不要一个人扛着。”

婚后第二年,王馥荣生下了一个男娃,取名马思京,她自己不能回北京了,她想让自己的娃娃长大后回北京。

大学毕业后,王来顺留校当了老师,第一个月的工资,王来顺留下自己的生活费,把剩余的钱都寄给了他姐。过了一段时间,王馥荣来信了,很生气,她在信中说以后不要再给她寄钱,她生活得很好。王馥荣只希望弟弟能尽快结婚成家,多替她孝敬父母。参加工作的第三年,王来顺和一名女同事结婚了,三十一岁的王来顺总算了却了姐姐的心愿,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弟弟结婚时,王馥荣带着七岁的娃娃来到了北京,她已经九年没回过北京了,她的父母也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亲外孙马思京。

1985年春天,王馥荣转成了公办教师,她的男人马壮也招工到县里当了工人,一家三口都转成了非农户口,王馥荣也调到乡中心小学任教了。1998年秋天,王馥荣的儿子马思京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她一直希望自己的娃娃能考上北京的大学,实现她回京的梦想,可马思京说他不想离家太远,他离不开父母。

马思京去学校报名那天,王来顺也赶到了西安,帮着外甥办理完入学手续,他就和姐姐一起回到了史家峁。看到史队长时,王来顺惊呆了,史队长又黑又瘦,身体很虚弱,原来史队长患了严重的胃病,需要手术治疗,史队长心疼钱,他说啥也不去做手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王来顺和他姐夫马壮当天就把史队长送到了县医院,县医院的医生建议去延安或去省立医院做手术。

第二天,王来顺就带着史队长去了西安。手术很成功,在医院住了不到十天,史队长就出院了。那次的医疗费是王来顺筹集的,他没让史队长家花一分钱。

知青往事:当年和姐姐一起下乡插队,他招工回城姐姐却嫁给了农民

目前,退休后的王馥荣两口子还在史家峁生活,九十岁的老婶子(史队长的婆姨)身子骨还挺硬朗,生活上还能自理。王馥荣和她丈夫原本可以去西安和儿子一起生活的,可她放心不下老婶子,她说想多陪陪老婶子。王来顺也经常跟老婶子视频,他说等疫情消失了,他就去陕北看望乡亲们,看望老婶子和姐姐一家。


作者:草根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知青   陕北   插队落户   婶子   姐姐   史家   北京   队长   当年   往事   娃娃   农民   婆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