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前言

1956年11月的一天,庞淑谊和丈夫毛万才收到了总理办的通知,让他们一家来北京。

在毛主席的家里,庞淑谊第一次见到了万人敬仰的国家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一番寒暄后,主席提议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照一张合影。

就这样,毛主席一家,有江青、李敏、李讷、毛远新,以及庞淑谊一家,有毛万才和三个孩子,总计10口人,拍摄了一张大合影。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这张照片,庞淑谊一直保存着……

19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她们意外地见到了从东北而来的庞淑谊。

时隔40多年,此次见面,姐妹俩亲切地唤庞淑谊“十婆”。

她们在一起聊天,谈着谈着记忆飞回了那个年代……

故事很长,我们慢慢来看!

讨米过活的庞淑谊,做了毛泽青的“童养媳”

1930年,8岁的庞淑谊跟着妈妈,领着5岁的弟弟,在外面一起讨米。

她家的情况是属于那种“揭不开锅”的类型,地无一垄,只有一间家徒四壁的小草屋。

忙的时候,庞淑谊的父母拖着病体,去给富户帮工,挣些钱来维持生计;但闲的时候,他们没有活儿干,只能去沿街要饭。

这种“惨象”被毛泽民的原配妻子王淑兰看在眼里。

王淑兰是个热心肠的女共产党员,在韶山被白色恐怖所笼罩的时候,她仍坚持留在韶山参加地下组织活动。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图 | 毛泽民和王淑兰

自毛泽民离开韶山后,王淑兰便寄宿在毛万才的家里。

毛万才原名毛泽青,是毛主席的堂弟。

那个时候,他才15岁。

王淑兰作为长辈和毛万才的父亲商量,打算给毛万才说一门亲事。

女方正是流浪街头的庞淑谊。

让她感到欣喜的是,毛万才的父母一口就答应了。

接下来,王淑兰便联系了庞淑谊的父母,结果对方也很痛快,直接拍板应允了这门亲事。

这样一来,8岁的庞淑谊成了毛万才的“童养媳”。

实际上,毛万才家也并不是什么富户,他家只有三间草房。

好在,当他家生活遇到困难了,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便会暗中帮衬一把,给他们送些米面粮食。

文七妹家里已有三个男娃,她就想着要个女孩过来抚养。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图 | 从左至右分别是毛泽覃、毛泽民、文七妹、毛泽东

就这样,毛万才的姐姐毛泽建被过继给了文七妹。而毛万才的哥哥毛泽连也被送到了另一位亲属家中。

如今,家里就只有毛万才一个男丁了。

这也是他父母给他娶“童养媳”的原因之一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庞淑谊来到毛万才家也有一段时间了。

她有时跟着丈夫去别家做农活,有时帮着婆婆做家务。

虽然很累,但总比以前外出讨米要强得多。

另外,毛万才对庞淑谊是很心疼的。

据说,在很困难的生活中,毛万才一家用他们与生俱来的真诚和善良,对庞淑谊倍加照顾。全家人保证让她每一顿都能吃饱。

不久,庞淑谊长成了大姑娘,毛万才也发育成了大小伙子了。

他年届20岁,个子超过了自家门框,用尺子一量,竟有一米九五。妥妥地巨人啊!

让庞淑谊都感觉很惊讶,她还纳闷呢?一个人光吃野菜也能长这么高?

这个时候,毛万才凭着大个子,力气足,原本可以找份苦力工作维持生计。然而他的“三哥”毛主席在外已是被悬赏一万两白银求取的“红军土匪头子”了。

因此,财主东家都不敢雇佣他。没法子,毛万才只得另寻出路。

这年,毛万才在王淑兰的帮助下,离开韶山,赶赴延安,投奔毛主席去了。

在这之前,毛万才就听说了很多关于“三哥”的英雄事迹,他对毛主席是非常敬仰的。

在他的心中,一直埋藏着一颗革命的种子,他早有了跟着三哥去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打算。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毛万才的母亲。她常常和儿子毛万才说:“三伢子从小就爱帮助别人。有一回下雨了,自家的庄稼都在地里晾着,他却帮助穷人把庄稼收起来。为此,他还被老爹骂,三伢子就和他爹闹……”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图 | 毛泽东又唤“三伢子”

可以说,毛万才对毛主席的佩服之情,早已萌芽生根了。

这次,在生活困顿,以及国民党军阀对家乡人迫害的双重压迫下,他毅然下定决心。

但在离开之前,为了保证家里人的安全,他还是隐瞒了外出的事实。

他对妻子庞淑谊说:“我要出去做生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在家里好好过吧……”

这样一来,家里的“顶梁柱”一走,庞淑谊直接接任成为了家里的“主心骨”。

她除了要去外面给人家做长工,还要料理公公婆婆的生活,年纪轻轻就要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

她原以为丈夫可能会出去一两个月,或者一两年,再不济三四年。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庞淑谊始终守在韶山期盼丈夫的归来……

但不曾想,毛万才这一走就是整整12年。

12年的时间,媳妇都快熬成婆了。她早已不再年轻,但她对丈夫的心依旧是“年轻”的。

她一直都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的。

直到1949年9月,一位解放军捎回来口信。

来的人告诉庞淑谊,毛泽青早就参加了革命,现如今已经是后勤部队里的一个副连职干部。现下,人已经到了长沙,过段时间要回家看看并接走妻子。

听到这个消息后,庞淑谊激动到无法说话,只见有大颗大颗的眼泪顺着她的脸庞止不住地流下。

她盼这一天,整整12年了。

那种喜悦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几天后,庞淑谊终于见到了丈夫毛万才。

在庞淑谊的眼里,她面前的这个穿着军装的丈夫,似乎比走之前又高了一些,胖了很多。

站在丈夫的面前,她显得那么地瘦弱。

夫妻重聚,皆大欢喜。这些年,两人的身上都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尤其是丈夫毛万才,他的改变令人刮目相看。

接下来,在毛万才的讲述中,时间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回到了他初到延安时的样子。

毛万才留在部队十几年,受“三哥”主席影响深

毛万才来到延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

一听是家乡的十弟投奔而来,毛主席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他忙完手头的活儿后,就赶忙去见了这位韶山亲人。

一见面,主席热情地用韶山话打招呼,他说:“来了好嘛!”

毛万才还以微笑道:“主席三哥。”

接着,毛主席便引毛万才坐下,两人开始唠起了家常。

毛主席细致地问了家乡人的现状,毛万才一一做了回答。

最后,毛主席嘱咐毛万才:“泽青,要记住,我们不能想升官发财啊!要为穷人打江山。”

这个问题,毛万才早就想过了。所以,他当下就表示自己并不是来做官的,是来和三哥一起干革命的。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图 | 毛主席和毛万才

毛主席点点头,他很满意毛万才的回答。

就这样,不久后,毛万才在延安的部队参了军。

据说,当时,参军是有手续的,在登记表上有一栏标有“参军介绍人”,下方便是毛主席的签名。

后来,毛万才入党了,他的入党介绍人也是毛主席。

可见,毛主席对于这位堂弟是非常上心的。

过了一段时间后,毛主席把毛万才叫到了跟前,与他聊起了参军的感受。

毛主席先开口,他说:“部队的生活苦,遭罪。”毛万才听后,笑着说:“咱们山伢子都能吃苦,我不怕。”

毛主席听后点点头,随后他表示,干革命,光吃苦可不行,还要会用武器。

毛主席所指的武器有两种,一种是革命理论,一种就是枪支弹药。

话落,毛主席便从箱子里掏出一把手枪,示意毛万才接住。

可毛万才初次见到枪,心里打颤,一时间竟愣在原地。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图 | 毛主席

毛主席见状,道:“你这么高的大个子怕什么,不会打枪就去学,干革命就是边干边学。”

最终,毛万才还是没有收下枪。很显然,他更适合部队的后勤工作。

据一些革命老同志回忆说:

毛泽青同志所管的后勤账目一清二楚,没有半点儿差错……

在部队中,毛万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

虽然他没有什么亮眼的战功,但是他仍是“航空母舰”上的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妻子庞淑谊得知丈夫这些年的经历,她很是心疼。于是,她向丈夫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把她带在身边。”

毛万才一把抱住妻子,泪水浸透了两人的衣领……

毛万才收主席狐皮大衣“惹祸”上身,庞淑谊劝他“低调”

夫妻重聚不久后,庞淑谊跟着丈夫到了部队,两人一起从四平到佳木斯,再到东北局搞财务工作。

这段时期,庞淑谊是没工作的,加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所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十分困难。

毛万才想着去北京探望一下毛主席,一来是叙叙感情,二来是希望主席“帮衬”一把。

他给主席写了好几封信。终于在1951年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

此刻,毛主席和延安时期一样,面带笑容,对他这个十弟很是热情。

接下来的交谈中,毛主席问及毛万才“生活怎样?”

毛万才虽说“很好”,但毛主席仿佛早已看穿了一切。主席风趣地说:“怕是吹牛吧!”

他们二人聊了好一会儿,之后,主席还邀请他吃了一顿饭。饭菜虽是家常便饭,但里面却包含了主席的关心。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临走时,毛主席把一件狐皮大衣和一块瑞士手表送给了他,并给了他200元钱。

从北京回去后,毛万才美滋滋地穿上了狐皮大衣,戴上了瑞士表。

可不曾想,一场危机却悄悄地朝他袭来……

紧接着的“三反五反”运动中,毛万才理所当然地成了重点“隔离审查”对象。

因毛万才从不与别人讲起他和主席的关系,同事们都知道他是靠着微薄的收入来养家糊口的。

所以,领导给他定的罪是“利用财务工作搞贪污”。

一连几天,毛万才被告知要交代问题,后来,他实在是招架不住了,只好说出了是“毛主席三哥送给他”的。

这话一出,没有一个人相信的。并且又给毛万才定了一个“冒充主席弟弟”的罪名。

不得已,毛万才拿出了毛主席的亲笔信。

这场危机才算过去了。

1954年,庞淑谊跟随毛万才转业到辽宁阜新发电厂。在东北工作稳定后,毛万才想着再次进京探望一下毛主席。

于是,毛万才便开始给主席写信,信中汇报了他家的情况。

1956年11月的一天,毛万才收到了总理办的通知,让他们全家来北京一次。

这份“殊荣”令庞淑谊和毛万才都激动不已,两人一整宿没睡觉。

来到中南海后,毛主席向李讷的妈妈介绍说:“这是叔叔家里的儿子,十弟泽青,就是在延安当兵的那个,这是弟媳,也是韶山的,这是他们的三个孩子。”

话落,毛主席将一个玩具送给了庞淑谊的小女儿。李讷妈妈说:“那不是少先队员送给你的吗?”

毛主席说:“今天我做主,把这个礼物送给小侄女。”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可见,毛主席对十弟一家是非常喜爱的。

尔后,毛主席提议在场的10个人照一张大合影。

这张照片一直保存在庞淑谊那里,40多年都未公开。

回到东北后,庞淑谊对毛万才说:“见到主席的事,不要和别人夸耀,免得被人家说我们骄傲。”

毛万才十分赞同庞淑谊的说法,毕竟几年前,他因炫耀主席送的东西,惹了一身的麻烦。

前车之鉴,给毛万才敲响警钟。他表示,和谁都不会说,以后好好工作就行了。

后来,庞淑谊又生了两个小孩,一家五口挤在一间房里,十分拥挤。而家里只有毛万才一个人挣钱,生活上的困难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他们都没有向主席开口。

那时,庞淑谊很有信心地表示,困难是暂时的,等孩子们长大了就好了。

1974年秋,庞淑谊和毛万才想着去北京再见一见毛主席。

不久后,他们收到了总理办公室的来信,让他们到北京来。但他们来了北京几天后,被告知原计划取消。后来,他们才知晓,原来是因为主席的身体原因而没有接见他们。

没能见成毛主席,成了毛万才心里的一个重大遗憾。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图 | 庞淑谊晚年

实际上,1958年主席到抚顺视察的时候,提出要见毛万才一家。

因为保密的原因,市委的同志事先让他们去机关一趟。

可得到的答复是,孩子生病需要有人陪护去不了。

等毛主席离开后,他们才得知是主席要见,两人都懊悔不已……

就这样,毛万才带着这份遗憾于1981年去世了。

庞淑谊嘱咐子女,不能给主席抹黑

毛万才去世后,庞淑谊一时失去了稳定收入,加之子女们的收入不高,因此生活过得很困难。

后来,当地民政部门落实政策,庞淑谊有了一些入账,但生活过得仍不轻松。

再后来,通过别人的联系,庞淑谊每天大清早去清扫街道,每个月能多得一些工资。

据一些老同志们回忆说:

她们几个老太太,一人负责一片,春夏扫脏物,秋天扫落叶,冬天扫雪。没有人知道,她自己也从不讲起,她就是毛主席的“十弟媳”。

儿女们心疼她,让她不要去做了。

但她却只是微微一笑,道:“就算是锻炼身体了,起得早,干点儿活儿,身板也结实,这样不是挺好嘛!”

子女们劝不动她,也只好让她继续干了。

当时,居委会一天给她一元钱的报酬。

就这样,庞淑谊一直坚持到了1984年。

199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庞淑谊回了一趟韶山。

在老家,她遇见了李敏、李讷等一行人,她们姐妹俩都亲切地和庞淑谊打招呼。

“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听到这话,庞淑谊的眼睛已经模糊了。她用劲儿的点点头,低首轻声应着:“是,是,是四十多年了。”

99年,李敏李讷回韶山探亲遇见庞淑谊:十婆,我们有40多年没见了

图 | 李敏李讷姐妹俩

时隔40多年,庞淑谊见到了毛主席的后代,看到了她们都过得很好,庞淑谊的心情也非常的高兴。

她看李敏李讷姐妹俩的眼神中,都流露着一种很欣慰、很温柔的目光。

此次相聚,庞淑谊和几位毛主席的后代聊了很多,尤其是对毛主席的赞扬,她几乎没停过。

最后,她感慨地说道:“……什么时候都要感谢毛主席。”

一直以来,庞淑谊都感激毛主席,但她一次都没有麻烦主席。

尽管她的生活过得不尽如意,但她从来不会去抱怨,只想着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在她的心中,一直是这么想得,如果不能给毛主席争光,那至少不可给主席抹黑。

她常常教育孩子们:“要向你爸那样,什么时候也不要给毛主席抹黑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韶山   伢子   延安   狐皮   北京   部队   丈夫   家里   多年   主席   工作   李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