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只要做到“四不要”,问题轻松解决

哭闹是孩子刚出生时唯一的表达方式,后来他们逐渐成长,哭闹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武器。

只要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大声哭闹。

最终没有办法的家长只能向他们妥协。孩子的计谋得逞了,下一次他们还会大声哭闹。

林东是他爸爸50岁时响应国家三胎号召,生下来的孩子。全家人对他都是十分宝贝,自然也就养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调皮性格。

林东看上了哥哥的小汽车,非要抢过来。其实对于他的年纪来说,还玩不了哥哥的汽车。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只要做到“四不要”,问题轻松解决

父母跟他讲道理,告诉他现在他的年纪太小了,长大以后才能玩。林东眼见自己被拒绝了就立刻使出了自己的绝招“哭闹大法”。

气的他爸爸伸手就要揍他屁股,被孩子的妈妈及时拦了下来。

林东被他爸爸的怒气吓到了,止住了哭闹。但是,下一次又遇到这种情况,林东还是撒泼打滚,他爸爸即使假装生气也吓不到他了。

有一次林东的爸爸甚至真的打了他的屁股几下,也依旧没有将林东的性格转变过来,他依旧撒泼打滚。

于是,林东的父母只能转变策略,在他哭闹的时候,充耳不闻,但是林东却并没有停止哭泣,一连哭了几个小时,最后嗓子都喊哑了。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只要做到“四不要”,问题轻松解决

各种方法都用尽了,全都不起作用,那么,面对这种固执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对此,李玫瑾教授提出了“四不要”原则。

1.不要骂

辱骂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也会致使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养成“出口成脏”的习惯。

2.不要打

对于年幼的孩子使用暴力,是一种恃强凌弱的行为,这样的家长根本就没有将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没有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权力

打骂孩子只能让孩子屈服,让他心生恐惧和怨恨,进而性格扭曲,并不能让他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只要做到“四不要”,问题轻松解决

3.不要说教

哭闹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最激烈的时候,这个时候无论家长跟他们讲什么道理,他们都是听不进去的。

4.不要离开孩子

可以“冷处理”,但是不能“抛弃”孩子,家长要确保孩子是一直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

哭泣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等他们冷静下来家长再处理也不迟。

但是如果孩子的情绪过于激动,比如上文的林东嗓子都已经哭哑了,家长就要适时出手缓解他们的情绪,但这绝不是妥协。

孩子的哭闹有时会有一些目的性,家长要自行甄别。

可以采取李玫瑾教授提出的“三比一原则”,即孩子提出三次要求,家长可以适当地、合理地满足一次,让孩子在尝到甜头中学会与父母正确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恃强凌弱   父母   孩子   嗓子   屁股   年纪   情绪   性格   爸爸   家长   轻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