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如何用“白老虎”整垮胡雪岩?被抄家时,他为何能剩10万?

“白老虎可怕,白老虎可怕……”

这句话,是红顶商人胡雪岩临终前反复在嘴里念叨的,他口中的“白老虎”,是指白花花的银子,也是指白花花的生丝。

“生丝”,正是缠死胡雪岩的最后一根线,他的悲剧根源就是这一根“线”。

胡雪岩不是一般的商人,他头戴二品顶戴花翎,他所依附的是晚清重臣左宗棠。相比晚清其他官员,左宗棠有很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人都说“物以类聚”,一直捆绑着前进的胡雪岩也和左宗棠一样,很有情怀。左宗棠率兵收复新疆时,胡雪岩曾出面担保借款,以解决经费问题。也因此,他不仅得了“红顶”,还被左宗棠称赞:“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胡雪岩既是红顶商人,他做事自然要与普通商人不同。这种“不同”的体现就是,晚年时,他出手往往会考虑清政府的利益。

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将让他更衬得上自己头上的“红顶”。

李鸿章如何用“白老虎”整垮胡雪岩?被抄家时,他为何能剩10万?

胡雪岩

终于,机会来了,这个机会,就是那根丝!胡雪岩发现湖州生丝都是买方市场,价格很受大量收购生丝的洋人牵制。他们转手将中国的优质生丝卖到国外,而谋取超高利润。

胡雪岩眼睛一亮,他想:若他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抬高国内生丝价格,和洋人斗一斗,生丝的主动权,不就可以掌握在华商手中了吗?

“想到,就做到!”这,历来是胡雪岩的人生哲学,他决定放手一搏!

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他开始大量囤积生丝。这年的胡雪岩虽年已59岁,却依旧壮心不已。

下决心一搏时,他正处于兴盛时期,所以,他对形势的预估明显过于乐观了,他的预估里:若他真凭一己之力对抗了列强资本,他不仅能为民族谋利,还可让自家财富翻倍。

兴盛中的胡雪岩,显然没有料到当时他的周遭已经险象环生,且不说列强不肯任人宰割。单说这国内的形势,就非常复杂。

胡雪岩所依附的左宗棠一直与名臣李鸿章不合,他们之间的争斗一直不断。李鸿章老谋深算,一年前,他因母病逝被迫回家丁忧三年时,左宗棠几次欲趁机扳倒他。这轮较量中,左宗棠差一点就将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给“法办”了。

此后,两人更是明里暗里各种较量。

“大神打架,小神遭殃”,左宗棠和李鸿章挥刀拿棒一顿较量后,李鸿章确定了“倒左先倒胡”的理念,左宗棠背后的胡雪岩就这样陷入了险境。

李鸿章正酝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胡雪岩却未有丝毫察觉。在已经成为李鸿章对准的靶心之时,他看到的却是诱人的景象:

“若李鸿章被左宗棠彻底打倒,李鸿章在两江的势力也必被彻底扫除,那他在大上海乃至两江的商业权势必将发展到无人能敌、无人敢敌的理想境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商战一开始,胡雪岩就通过左宗棠手中的权力给了洋人一刀子:加收“茧捐”。这一刀下去后,洋人的成本大增。

这一刀,见了血。

紧接着,胡雪岩便正式开始上重头戏:囤积生丝。他疯狂地吃各地生丝,他想一举把中国生丝的出口垄断在自己的手中。

胡雪岩的动向如此大,李鸿章想要不发现着实很难。他也迅速开始反应,并开始囤积生丝。不过,他囤积生丝却并非为自己,而是“帮”胡雪岩囤。

李鸿章当然不会好心突然调转头帮助胡雪岩,他这样做,实际是在为胡雪岩挖坟墓。

老谋深算的李鸿章早就看出了胡雪岩的意图,但他更多的是看到这场商战里胡雪岩可能面临的危机。而这个危机,对他而言,恰恰是机会。

李鸿章明白:胡雪岩这赌局,一旦赢就立马上了天;可一旦输,他将有倾家荡产的可能。李鸿章断定,胡雪岩并不清楚自己的处境,毕竟,他正一门心思忙着囤积生丝。

李鸿章生怕胡雪岩反应过来,而不肯继续囤积生丝,所以,他得帮着屯,他得让胡雪岩压根儿没有寻思的机会。

若要让一个正在做事的人不思考,很简单:不让他受挫折就可以。因为人性从来是:顺境的时候不喜欢思考,而只有遭受挫败并感到痛苦时,才会停下来思考。李鸿章料定,只要他们让胡雪岩一直膨胀,他终有一天会自己爆炸。

李鸿章暗地里帮着胡雪岩囤积生丝后,他果然被顺境冲昏了头脑,他甚至生出了“天助我也”的感慨。胡雪岩显然忘了:太顺的路,往往都是陷阱。

李鸿章如何用“白老虎”整垮胡雪岩?被抄家时,他为何能剩10万?

李鸿章

极短的时间内,胡雪岩就囤积了8万包生丝,总耗银2000万两。这笔钱砸进去以后,胡雪岩手里能用来周转的资金就很少了。这么多生丝,胡雪岩每天请人翻一翻,就得耗银5两。

此时的胡雪岩依旧没有停下来并冷静反思。

胡雪岩继续膨胀着,他不断和买不到生丝而只能登门造访的洋商们博弈着。洋人想用市价加高额佣金让他“吐丝”,日本的新机株式会社为吃进胡雪岩的生丝,甚至开出了市价外加1000万两佣金的总价。

原本,若胡雪岩在这时候“见好就收”,他至少也能赚三分之二。可胡雪岩偏偏就真的膨胀了,他提出:要市场价,外加1200万两佣金。

生意场上都是人,既是人,势必会有情绪。胡雪岩的行为彻底惹怒了外商,可面对外商的愤恨,胡雪岩却泰然自若:他知道,自己垄断了生丝。

胡雪岩这一路太顺了,顺境中走来的人,多半会过于高估自己,而低估别人。胡雪岩不可避免地低估了洋商,也低估了眼前的一切。

胡雪岩一次次与洋商叫板后,他们关心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意了,他们开始关心:如何让胡雪岩一败涂地。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胡雪岩今天可以在生丝上垄断,进而掌控生丝价格,明天,就可以垄断其他,到时候,局面将越来越不利于他们。

李鸿章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便迅速出手了。很快,洋商们便看到了如上帝一样从天而降的商人盛宣怀,此人,正是李鸿章扶持的大商。他走到洋商面前说(大意):“我可以给你们搞到生丝,但我有个前提,你们从此以后不得再从胡雪岩那儿进生丝。”

李鸿章如何用“白老虎”整垮胡雪岩?被抄家时,他为何能剩10万?

盛宣怀

众洋商一听,顿时激动异常。这种既能拿到生丝,又能扳倒胡雪岩的法子,不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吗?

黄雀暴露了,螳螂终于反应过来了,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胡雪岩发现洋商陆陆续续吃到生丝后,并未意识到背后是李鸿章和盛宣怀在动作,他只是把生丝商户们聚集到一起。

生丝商户们来了后,胡雪岩告诉商户们:“我们应该团结对抗洋商,那样生丝的价格以后就可以操控在我们自己手中了。那就是我们赚他们的钱,而不是他们剥削我们了。”

胡雪岩哪里知道,此时的生丝商户们都已经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和眼前看得见的利益相比,谁还会在乎其他呢?

更为重要的是,生丝商户们都能算清那笔账:如果他们真的与胡雪岩共进退,即便好了,大头也是被胡雪岩赚了,他们赚得并不多。而一旦不好了,他们损失的可就多了。

胡雪岩和生丝商户们碰面的目的是团结他们,可团结从来有基础,这个基础只能是利益。胡雪岩已经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这样的“团结”,自然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胡雪岩继续博弈,可这战线拉得越长,战事便越对他不利。毕竟,他手上已没有可流转的资金,一旦哪个环节需要用钱,他就将陷入危险之中。

恰在这时,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主战,李鸿章主和。节骨眼上,暂时无法筹措军饷的左宗棠只得想老法子,让胡雪岩筹钱。

左宗棠和胡雪岩要的钱数并不多,只四十万两。原本,胡雪岩可以拒绝,可他历来要强,所以,他绝不可能当着自己恩人的面说一个“不”字。不说“不”,也是几十年来,胡雪岩对左宗棠的一贯态度。

“请左大人放心,我会尽力想办法。”这句话,是胡雪岩经常说的话。这一次,他也硬着头皮这样说了。

胡雪岩正为这笔四十万两的款子发愁时,一张大网正向他步步逼近,而这张大网的操控者依旧是李鸿章。

李鸿章如何用“白老虎”整垮胡雪岩?被抄家时,他为何能剩10万?

胡庆余堂

李鸿章早就知道胡雪岩为清政府担保借的一笔洋款,即将到还款日,款子的数额为八十万两。钱已经汇到了,可李鸿章却打了招呼,于是胡雪岩便被通知:须再等二十天才可拿到钱。

他们推迟还款的理由是:备江海关协饷未到。这时候,胡雪岩明明可以跟左宗棠说明缘由,左宗棠还可以出面责令相关人员“不得延期”。

胡雪岩想不到这一层吗?当然不是,他不肯请左宗棠出面的原因是:他心里存了个想法。胡雪岩觉得:自己是在给左宗棠筹钱,这种时候让他为钱的事出手,会让左大人觉得自己在向他诉苦。

要强不是坏事,可若什么都要强,那就真要坏事了。四处拿不到钱,又不肯拉下脸的胡雪岩动了“变卖蚕丝”的主意。而这一步,正是李鸿章想要的。

胡雪岩主动去找洋人了,生意场上,一旦你变得被动,一切就都不好说了,何况,胡雪岩还在之前和他们“硬杠”过。

洋商非常硬气,他们告诉他:要卖丝可以,但只能六折,否则一根不买。胡雪岩花2000万两买的丝,六折只能卖1200万两,胡雪岩心如死灰。

洋商为何如此硬气?因为:他们并没有那么需要生丝了。原来,就在胡雪岩联合蚕农抵制洋商时,西方正经历一场经济危机,生产能力迅速下降。正是基于此,洋人代理商才沉住了气:一两年内,未从胡雪岩手里买一根丝。

这一轮,胡雪岩吃了消息不灵通的亏。若当时交通和通讯发达,胡雪岩定能提早知道这一消息,并早做打算,也就不会吃这么大的亏。

胡雪岩主动找洋人的消息很快被李鸿章知道了,他判断:时机已经成熟。李鸿章敏锐地认定,胡雪岩已经拿不出钱了,他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这种时候,只要扯开一个口子,他就将万劫不复。

至于这个口子怎么扯开,那就很容易了——

李鸿章踩点一般地,在最佳时机派人到市面造谣说:胡雪岩已经破产了,钱庄马上要倒闭了。

第二天一大早,胡雪岩位于上海的阜康钱庄门口排起了提款的长队,提了大半天款后,到下午三点,阜康钱庄倒闭。紧接着,杭州的阜康钱庄也遭到了挤兑。

然而,这一次,胡雪岩总算遇到前来搭手的人了。时任浙江藩司的德馨一直与胡雪岩交好,他第一时间去库中取出白银两万两,并在阜康钱庄门前张贴文书。

这一番操作后,胡雪岩位于杭州的钱庄总算稳住了。然而,大厦将倾,终将无人能阻挡。

李鸿章如何用“白老虎”整垮胡雪岩?被抄家时,他为何能剩10万?

胡雪岩画像

经过这一轮以后,胡雪岩的漏子便越来越大了:八十万两洋款要还,加上三天挤兑和许给左宗棠的四十万两,他需要两百万两银子才能打住。

德馨打了一个如意算盘:请左大人出面,把胡雪岩的丝以九折卖给官府。胡雪岩听了直道:“不说九折,就是七折,有了一千四百万两的现银,眼前的恐慌也能压下去。”

可话音刚落,胡雪岩就自己先摇头了,他这时候才猛然想到:朝廷里,有人巴不得他速死。

的确,李鸿章这一次,是想致胡雪岩于死地,在他的操控下,洋商竟还在之后结成“不买胡雪岩生丝联盟”。

胡雪岩走到了仅靠一根丝维系的地步,可这根“丝”竟卖不出去了。被逼无奈的胡雪岩最终将手里的生丝,以两百万两的价格贱卖了。胡雪岩以为:自己的漏洞,总算能被这根“丝”稳住了。

胡雪岩并不知道,正是因为自己贱卖生丝,外界关于他已破产的传闻愈演愈烈。很快,各大钱庄的挤兑愈演愈烈。此时的胡雪岩面对的境况是:到处有人取钱,自己借出去的钱一分不见回。

左宗棠也得到了消息,他想帮忙,可这个漏洞已经太大。

事情闹到了朝堂上后,因为众多官员都在胡雪岩的钱庄存有钱款。于是多数人的利益便达成了一致,他们都确信:只有尽快查抄胡雪岩的家产,才可以挽回一些损失。

胡雪岩以惊人的速度破产,又以惊人的速度被下令查抄。左宗棠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个:上奏折请求缓期处理。

左宗棠亲自到了杭州的阜康钱庄坐镇,之所以是这一家,是因为统一计算,大额存款必须到杭州钱庄取。而这些存大额钱款者,十有八九是各省大员。

在此之前,账本已经被德馨处理过,他把其中的公款私款勾稽得一塌糊涂。他那一勾一划后,胡雪岩所欠的公私款项减去了六成多。

左宗棠拿到这本账簿后,便心里有数了:账本被人动过。左宗棠随即以账簿有问题为由,拿着账本与官员一一现场对账。官员们一见左宗棠,纷纷心里打鼓:这数目说多了,会引起左宗棠严厉诘问存款的来源。于是,每个官员都只能忍痛把存款数额往小了说。

左宗棠这么走了一趟后,几百万的欠款,只用三十几万就全部了结了。

李鸿章如何用“白老虎”整垮胡雪岩?被抄家时,他为何能剩10万?

左宗棠真实照片

德馨处理胡雪岩的剩余财产时,再次出手相助,他以庆余堂房屋作为抵押,卖出了20多万两银子,他七算八算,给胡雪岩留了10万两养家糊口。

曾经富可敌国的胡雪岩,破产后一直处于抑郁中,他将家里的姬妾全都遣散了,只留下了罗四夫人和九姨太。

在贫病交加中苦撑了一年后,自知时日无多的胡雪岩曾留下遗嘱给后人:“第一不要经商,第二勿近官宦,第三胡李世代不通婚!”

从胡雪岩的第三句遗嘱可知:他恨透了背后使刀子的李鸿章。

留下嘱咐后不久,胡雪岩便凄然辞世了,死时,他嘴里一直喃喃念着“白老虎可怕……”

然而,真正可怕的,却并非“白老虎”,而是: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阜康   洋商   老虎   生丝   账本   钱庄   杭州   洋人   利益   机会   李鸿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