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1976年9月9日,主席与世长辞,举国哀悼。叛逃革命、移居加拿大的张国焘,在得知昔日的对手逝世后,只淡淡地说了两句话,但却字字戳心,让人感慨不已。那么,张国焘都说了什么?他与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恩怨纠葛?进入主题之前,希望您可以长按点赞2秒并关注一下,给我一个支持。

张国焘这个名字,不少人听了可能会感到陌生,但他和毛主席一样,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美国著名作家斯诺曾在1960年采访主席,询问主席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主席在记忆中搜索,表示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与张国焘之间的分歧是其最灰暗的时刻。由此可见,张国焘在主席的人生路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张国焘

主席和张国焘相识的时间非常早,但两人在之后的交往中,大多时候是志同道不合,彼此间的对抗要多于合作。他们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又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张国焘和毛主席都出生于乡下,是有着一定知识储备的知识分子,并且在之后都拜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李大钊为师,两人可以算得上是师兄弟。

不过,他们的人生轨迹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主席是知识分子中的草根阶层,最高学历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自学要多于在学校学习。

1919年,主席前往北京,处理赴法留学的事宜。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看出主席有才学,将来注定不平凡,于是便施与援手,给主席提供了在北大任职的机会,并让他能在闲暇时间去教室旁听。

而张国焘不一样,虽然他和主席一样是出生于乡下,但他们家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在当地是比较显赫的。他的起点从一开始,就要比主席高一点。

1916年,张国焘考入了北京大学,凭着自身的口才和对革命的热忱,经常在校内进行革命演讲,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与毛主席相比,张国焘与李大钊相处的时间更长,他也被公认为是李大钊的主要助手。

而主席和张国焘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在李大钊的介绍下发生的。那是主席刚到北京的1919年,当时主席刚就任北大图书馆管理员不久,年轻气盛的张国焘也没闲着,与其他人一起组织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一天,张国焘来到图书馆拜访李大钊,主席正好也在,李大钊就介绍两个人认识,希望这两个有才能的青年人,能够成为好朋友。但是,张国焘当时已经是学生领袖,而主席还只是图书馆助理员,两人的身份差距,让张国焘一开始对主席并未产生什么结交的想法,反而有些嫌弃。

主席不以为然,热情地主动上前和张国焘握手,并作自我介绍。张国焘一听主席满口的家乡口音,只是象征性地对主席点了点头。然后,他便和李大钊高谈阔论起来,完全不跟主席搭话。

主席也看得出张国焘对他的冷淡态度,就只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的谈话。两人的首次相遇,并没有给彼此留下什么好印象。但主席并不在意外人的眼光,照旧每天工作学习,在李大钊那遇见张国焘了,两人就礼貌地打个招呼。

毛主席虽没有进过军事学堂,但他无疑是一名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主席曾自谦地表示他不是天才的军事家,只是比那些死背教条的人多懂得三条道理:人要吃饭,走路要用脚,子弹能打死人。

这些道理看似不深刻,但却蕴含着血的教训。而这些教训,都是他在革命道路中切身经历过的,张国焘给他出的难题就是其一。

1921年7月,1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齐聚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主席和张国焘也在此列,张国焘一见到风尘仆仆的主席,一改之前的冷淡态度,主动上前和主席打招呼。张国焘为什么会一改常态呢?

真正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结合张国焘当时在大会上的身份,类似于今天的秘书长,说不好他只是以主人翁的身份来迎接到会代表,跟对方是谁没什么关系。

不过主席在一大上的发言,还是吸引了张国焘的关注。随后,张国焘不仅主动与毛主席谈论建党事宜,还兴致盎然地回忆起他们在北大的时光,不明就里的人只当他俩是多年未见的老友。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中共一大会址

等到了1923年,张国焘和主席再次作为代表,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国三大。在此次会议中,由于张国焘极力反对国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因此被组织剔除出中心。

而毛主席因提出了全新的农民运动思路备受重视。虽然张国焘很不服气,但他不得不承认,主席确实是为中共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27年4月,主席和张国焘于武汉再次会面,两人此次会面的目的,是为了商讨出如何应付蒋在上海活动的办法。谁承想,就是这么一个目标很明确的会面,竟然会因为一个名叫蒋先云的党员,而让主席和张国焘之间闹出不愉快。

蒋先云是我党最早期的党员之一,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个不一般的身份,那就是黄埔三杰之首,是蒋最为倚重的得意门生

自北伐战争开始,蒋就一直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对他极其信任。但到了1927年初,随着蒋背叛革命的阴谋日益暴露,拥有着坚定革命意志的蒋先云,面对蒋给出的高官厚禄的引诱,始终不为所动。

这时周总理得知情况,便写给蒋先云一封密信,让其秘密前往武汉。蒋先云没有犹豫,毅然去往武汉,担任湖北省总工会的工人纠察总队队长一职。同年5月,蒋先云继续率领部队北伐。由此可见,蒋先云是真心实意搞革命,对革命有着绝对的忠诚。

但张焘对此却不这么想,他在得知蒋先云要担任团长率部北上河南时,当即就凭着自己的身份,对蒋先云进行了无理的审查,还有一通子虚乌有的指责。

并且,张国焘在临时会议上,还对同志们义正言辞地说道,如果蒋先云当上了部队的团长,他就敢保证蒋先云一定会趁此机会带着部队去投靠蒋。他的这一系列行为,使得蒋先云的处境变得很不妙。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蒋先云

不过,主席并未赞同张国焘的看法,反而是坚决地持反对意见,他觉得蒋先云的革命态度非常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何况蒋先云早在蒋的手底下做事的时候,就多次表达出对蒋的不满,他是绝对不会回到蒋身边的。

可不管主席怎么说,张国焘就是一意孤行,当看到大多数人也赞同主席的说法时,他更是气得大声辩驳起来。主席见好言相劝他不听,直接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并大声斥责张国焘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偏见和蛮横武断。

张国焘跟主席相识之初,就对主席持有偏见,这么被主席一顿指责,更是按捺不住脾气,不甘示弱地跟主席对峙起来,两人互辩地面红耳赤。不过不管张国焘如何反对,除了他以外,其余人都同意对蒋先云的任命。

蒋先云也没有辜负主席的信任,率部一路北上,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但不幸的是,在攻克临颍城的战斗中,蒋先云壮烈牺牲。而主席和张国焘之间原本就算不上熟络的关系,因为此事又横插了一点矛盾,而这也算得上是他们关系决裂的征兆。

1927年7月,毛主席在面对大革命失利所采取的疏散措施时,毅然决然地放弃前往天府之国四川,选择前往湖南,就算那里的地主军阀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也要回湖南搞运动。

其他同志在听闻主席要回湖南时,都纷纷前来劝阻,但主席心意已决,甚至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表示他住不惯高楼大厦,就想着去山上结交绿林好汉。由此可见,主席对待革命从来都是持着迎难而上的态度,绝对不会因为道路险阻,而选择放弃。

负责干部疏散工作的张国焘,尊重他的意见,两人就此别过,而这一别就是8年。8年过去了,主席在党内的地位不断提高,很快就跟张国焘地位相同。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1935年6月14日下午,毛主席、周老总等人率领的红军部队,成功抵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的主力会师。25日,两军在两河口举行会师大会,也正是在这场会议上,主席和张国焘再次产生分歧。

一开始,张国焘见到主席,还非常友好地上前打招呼,但当他得知中央红军的兵力不足三万人时,瞬间一改和善,与主席等领导人公然闹起了对立。

本来当时组织出于张国焘领导红四方面军5年之久、在革命活动中所作贡献的考量,决定增补他为中革军委副主席。

但张国焘对于主席的好意,根本不买账。他自恃手底下红四方面军人多枪多,可组织却只给他一个军委副主席的位置,觉得未免有些小看他,于是便逐渐心生出夺权的想法。在主席提出北上的方针时,他硬是反着来,提出南下四川、西康的方针。

虽然在之后的会议上,张国焘表面上是被说服,口头上表示同意北上的战略方针,但在会后却处处作梗,甚至还主动伸手要权。

为了维护党内的和平,周总理主动将红军总政委的职位让给了张国焘,可张国焘依旧没有放弃南下的计划。主席察觉到张国焘还没死心,便在沙窝会议上与其他同志商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编在一起,分左右两路同时北上,主席率右路军行动,张国焘则率左路军行动。

但这依旧没能阻止张国焘的野心,他不仅不执行北上的方针,甚至还密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想要以武力夺取权力。但历史证明,他并没有取得成功。

就在他带领军队南下川康时,在途中遭遇国民党军的攻击,原本让他引以为傲的8万红军,一下子在战斗中打得只剩下4万人。张国焘率部南下失败,迫于种种原因只能折头而返,跟随大部队的脚步北上。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张国焘

关于这段历程,毛主席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从两河口到沙窝,再到毛儿盖,在长达60天的时间里,他们所面临的除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杀人于无形的饥饿寒冷、雪山沼泽外,还有的就是张国焘所释放出的屡屡杀气。

之后,败北选择北上的张国焘,和主席在陕西会合,延安各界都纷纷要求批判张国焘的罪行。张国焘对此有着明显的不服气,他虽然作出了检讨,但内容大多是避重就轻。

而主席心胸宽广,亲自去劝导张国焘,并且还为他申辩,张国焘同志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只要他认识并改正了错误就行。在主席的耐心劝导下,张国焘终于有所悔悟。

可是没过多久,王明的归来让张国焘极度不安。1928年张国焘去莫斯科工作的时候,王明正在中山大学学习,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后来张国焘败在了王明的手下,被排挤回国。

如今王明从苏联归来,不仅告诉张国焘,曾经被他极为倚重的原西路军将领黄超、李特等人,已经被当作托派秘密处决,而且还在各种场合多次公开点名批评张国焘。这让张国焘的内心非常煎熬,日子也不好过。

张国焘虽然明了自己不是托派,但他清楚自己曾在革命道路中犯过错误。到了这个时候,张国焘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寻找机会逃出延安。1938年,张国焘终于得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他借着祭拜黄帝陵的由头,代表我党前去西安和国民党代表一起主持祭祀活动。然后在活动结束后公开叛变,投靠了国民党

不过,接受投靠的蒋并不信任张国焘,认为他现在既然可以背叛共产党,那么之后也可以背叛国民党,所以一直对他采取着用而又防的措施。后来,国民党败逃宝岛,蒋觉得张国焘没什么价值了,就让宪兵将他们一家赶了出去。张国焘和家人在香港寄居一段时间后,远走加拿大。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1976年9月,当毛主席与世长辞的消息传到海外,记者为此专门找上了张国焘。张国焘面对采访感慨万千,表示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记者希望他对昔日的对手作一番评论时,张国焘只淡淡地道出:他像我一样,毛主席也是凡世之人,死亡只是时间问题。也就在这年12月,时年83岁的张国焘冻死在养老院中,结束了他曲折的一生。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说了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加拿大   湖南   武汉   感慨万千   国民党   方针   部队   主动   主席   身份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