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底:一座被淹没在水下的美丽水乡(上)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

崖底:一座被淹没在水下的美丽水乡(上)

明天启五年(1625)《文水县志》载:“善治坊,领乡都十二。……文峪都,在县西北二十里,附村二:崖底、河西。”

崖底村曾有四座水磨坊

文峪河又名文谷水,《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发源于交城县关帝山,流经交城县的曲里村,往南到南堡,再向东从雨家沟到崖底村北,围着崖底绕过村向南到碟子沟,然后折返向西到峪口流出。崖底村就在文峪河出口处。

崖底村南北向街道主要有上街、下街。上街在村西,地势较高,民国期间由交城管辖;下街在村东,地势较低,民国期间由文水县管辖。东西向街道有南头街、中街、北头街。村东有石佛山、拓跋沟,村东北有黄崖沟,村正北有武元城、孝文帝、石门等,村西北有汉碗沟、半节沟,村西是空家峁、汾州大寺,村西南有碟子沟、黑廊口。

伴随着文峪河一起进入崖底村的还有一条从文峪河中截流出来的磨河渠,绕着村子流过。因为渠沿较高,也充当了护村堰,在这条磨河渠上有四座水磨坊。就在从南堡进入崖底界处有两座水磨坊,分别是利胜栈磨坊和天顺泉磨坊。民国期间,利胜栈水磨坊掌柜是郝永祥,天顺泉水磨坊掌柜是郝业根,这两座水磨坊主要以加工粮食为主。

村北有座龙全胜水磨坊,由于磨河渠北有三股温泉流入,清澈见底,传说可治百病。磨河渠南深沟内也常年温泉不断,两边长满了花草药材。这些温泉的流入,对龙全胜水磨坊影响很大,这里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制曲坊。将大麦、豌豆等磨成曲面,大锅拌水后装斗,随着号子声踩曲、传递、装仓、翻仓。动作快时,号子声就是“嘿呦、嘿呦”,动作慢时,号子就变成“嘿呦,哎嗨哎嗨呦”。搬到曲房的曲胚软硬要适当,大师傅验收后垒好。然后洗涮曲斗,循环进行。民国期间,大师傅是苏家岩的阎师傅。龙全胜水磨坊制作的曲一度专供杏花村,由于品质特好,全国各地都有慕名而来求购。后来,杏花村汾酒的踩曲师傅很多都是崖底人。

沿磨河渠到碟子沟,有座柴磨儿水磨坊,专门收购柏树根磨成制香用的骨料。骨料也叫木粉,把木粉卖给交城大营村,他们把骨料(木粉)、粘结料(榆皮面)、助燃料(火硝)、香料(柏香)按比例加开水搅拌用模具制作成香条。民国时期,柴磨儿的掌柜就是大营人。

天然水陆码头武元城

文峪河在崖底村由西到北绕东再到南转了大半个圈,形成了三面环水的天然水陆码头,人称武元城。早在久远而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武元城一带就有人类生存和活动。

武元城只有东西一条大街,两边店铺林立,内有武氏庄园、四圣公庙和官府办事机构。传说,北魏时候孝文帝迁都洛阳修建宫殿,在关帝山采伐木材,在这里修建了码头。于是,木筏将关帝山木材经文峪河、汾河、黄河,源源不断地运到洛阳。

关帝山自古就是林木出产地,有“砍不尽的南阳山(今孝文山),拖不尽的关帝山”之称。历史上,关帝山的木材沿文峪河“结筏出之”,本地叫“楫筏儿”,源源不断从上游而来,到武元城水泉滩上岸,弃水行旱,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晋中盆地、京津和中原地区。木材要中转集散,要买卖交易,便要存贮堆积,平峰填谷,要有集中的木厂和木集,于是,武元城应运而生。鼎盛期,文峪河木筏顺流而下、绵延数里,水泉滩骆驼、骡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街上熙熙攘攘、日复一日,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武元城呈现出一派经济繁荣景象。

隋朝大业年间,武士彟与同乡许文宝在关帝山经营木材生意,合伙开设木厂,武元城就是武士彟存放木材的周转站。他们参与了东都洛阳和汾阳宫等一系列宫殿的营建过程中,将大批木材运往工地,大发横财,成为巨富。武士彟与许文宝一起在森林里读书,武士彟自称“厚材”,许文宝自称“枯木”,私下预言必将大贵。后武士彟弃商从戎,跟随李渊,从此发迹,也为日后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奠定了基础。武士彟成为唐朝开国功臣,亦不忘提携旧友,许文宝凭借武士彟的关系做到了刺史。由此也在武元城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据康熙八年(1669)《交城县志》卷之三铺集载:“南堡曲里村木集:城西北四十里,旧立厂,西山一带完粮糊口之需皆取办于此。康熙二年,因文水民争利讦讼,巡抚杨批革木厂,于是交山之木不拖至文水峪口即不得卖,而沿山数百里纳赋良民俱不聊生矣。夫搬运邻邑,既苦民力;投矛别县,益费民财;守卖他乡,又失民时。此近岁之所以丁逃粮逋也。八年,知县赵吉士申详布政司达永禁文水峪口私厂,不许设牙征税,听民于山口之水泉滩自行变卖,山木复集。详文立石可考。”

交城知县赵吉士的《牧爱堂编》中写道:“水泉滩木厂尚为文水所据,己酉岁不遗余力始复故利,数年来逃亡尽归,民居日愈稠密,惟恐比屋难居,乃冲衢大道。”清乾隆《晋政辑要》卷12载:“武元关为水旱总路,其水泉滩地势宽平,水陆驮运之木悉聚于此。”

武则天登基后追封父亲为大周孝明高皇帝,把他经营木材的山叫高帝山,把隐身伐木的地方称作神隐沟,这座水陆码头因是武士彟开始发迹的地方称作武元城。

武元城东侧,有一石佛崖。清光绪八年(1882)《交城县志》载:万佛崖,在县西二十三里崖底村之东崖,临西河,壁立若屏障,高数十丈,崖上天生石佛,法象庄严,大小无数,故名。武元城北邻黄崖村,原来曾叫佛崖村、黄泥村。石佛崖高约60米,宽约90米,距地面3米多高,梯形绝壁上有一石佛洞。洞顶上布满了大小不同的佛像,层层叠叠,不计其数。大的约一米多高,小的有半米,还有更小的。每个佛像神态各异,有穿官服的,有穿盔甲的,有耕耘的,有读书的,有坐的、有站的,有躺的,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据说,这些佛像是孝文帝英年早逝后,当地百姓和官员为纪念他,由昙鸾大师组织雕刻上去的。西魏周武帝灭佛期间,老百姓用石头把石佛垒起来。直到隋唐时期的一天,雷雨交加,一声巨响,天摇地动,石佛山的佛像重见天日。人们觉得是老天显灵,求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成了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武氏温泉庄园与皇家建筑

武家逐渐显赫后,便在依山环水、风景秀丽的武元城建起“武氏温泉庄园”。庄园座落在武元城最西面,这里有水泉滩,也叫暖水滩,上有三池泉水,长流不息,热气蒸腾。整座庄园坐北朝南,金碧辉煌。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仿长安皇宫建筑,东部仿晋祠泉水,温泉好似游龙,在建筑中徜徉。武则天回文水曾在这里居住。

武元城东入口有个碑亭,据说,当年武则天做了大周皇帝,回到武元城追封父亲武士彟为孝明高皇帝,当地官员和家乡人民在此摆下当地特产葡萄迎接。武皇为了表达对家乡人民的关爱之情,题诗一首,后雕刻在石碑上。家乡人民怕雨淋日晒,便在石碑之上建起一个亭,起名“接皇亭”,并在半山腰上建起了“武氏家庙”。

武元城周围山上的圪针和其它地方的不同,没有倒钩。传说,武则天皇帝在武元城居住时,有一天外出龙袍不慎被圪针挂住,女皇龙颜不悦,随口说道:“武元城的圪针再不要长倒钩了!”说来也巧,从此以后,周围的圪针便没有倒钩了。

其实,武元城是官称,当地人俗称武堰池。当年武士彟在此开设木厂,修建码头时在文峪河边筑了一条大坝,当地人称“堰”。因此,把他开设木厂的地方称其为武堰池。

在崖底村东北角的黄崖沟口也有一座大堰,人们称其为九龙堰。据传,当年孝文帝在拓跋沟避暑期间,洪水爆发,把百姓粮田冲毁。洪水过后,孝文帝下令军队与百姓治理河堰。先是打了一圈圆形木柱护栏,把木柱用藤条捆扎起来,中间填上石块,坚固的河堰就形成了。传说,孝文帝亲自指挥打了九根桩,并免征杂税三年。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德,把河堰叫作九龙堰,把他避暑称为拓跋沟。《资治通鉴》载北魏孝文帝改姓诏书,亦称“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拓跋沟内有座山神庙,还有三处皇家建筑群。孝文帝在崖底修建了汾州大寺和九重瞭望塔。传说,汾州大寺是曾开凿大同云冈石窟窟龛五所的高僧昙曜主持修建的。汾州大寺坐西朝东,一进三院,一院正门进入,对面是大殿供有娘娘佛像,佛像两边有百余木雕小佛像。院内两侧长廊,廊下有石碑,各有一小圆门进入南北配殿。院里三尊香炉,周边几棵槐树、松柏。从娘娘殿两侧上九个台阶到二院,正面是菩萨大殿,供有菩萨泥塑大佛像,两边百余木雕小佛像,院内有长廊、石碑、配房、松树等。从菩萨大殿两侧上九个台阶进入三院,正面是如来佛大殿,塑有丈余泥雕如来佛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像。

在汾州大寺后院,就是孝文帝避暑花园。汾州大寺建成后,昙曜高僧推荐高徒昙鸾来当寺院住持,昙鸾开光讲佛时,孝文帝亲自参加了开光仪式。

在汾州大寺西面,有座坟台。基座是边长4米的正方形,呈葫芦状,高约8米,是专门给方丈圆寂修建的。关于坟台有许多神秘的故事,里面到底埋着什么人,至今仍是个谜。

拓跋沟里有条阁老泉,据说,当年孝文帝修建黑廊口和汾州大寺等皇家建筑时,有位王姓大臣官至阁老,在此负责工程建设,后来人们把这条泉水叫作阁老泉。

在崖底村西有座金家峁的山丘,南方人把财宝挖走后,人们便称为空家峁。孝文帝时期,在空家峁东边绝壁处,建了一座九重瞭望塔,村里人称为稍子塔。座基石头雕刻而成,10米见方,高约3米。上面木塔共九层,约30余米高。据说,塔基下有藏宝洞。明初有冯姓将军带兵闯入汾州大寺和九重瞭望塔,将宝物抢劫一空,并放火烧灭殆尽。

本文来自【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交城   文水   水泉   石佛   吕梁   河渠   水磨   佛像   水下   水乡   武士   木材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