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1936年12月25日,一辆汽车正向着机场方向疾驰。坐在车上的周总理内心十分焦急,生怕错过了这趟飞往南京的飞机。然而等周总理终于到达机场时,张学良和蒋介石夫妇去往南京的飞机已经起飞了。

一到达南京,张学良就被蒋介石软禁,开始了长达54年的幽囚生活。

每当周总理回忆起这件事时,内心都充满了心疼与自责。要是那天自己能早一点到机场,成功拦住陪同蒋介石回南京的张学良,他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遭遇。

在被软禁的54年里,张学良曾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收到信的周总理看后激动不已。

那么张学良为何被蒋介石软禁了长达54年呢?他在给周总理的两封密信里又写了些什么呢?

要想知道少帅张学良为什么会被蒋介石软禁长达54年,这还要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说起。

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囚禁中的张学良,于台湾清泉

扣留老蒋 遭到报复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临潼扣留了从南京来陕西督战的蒋介石和多名国民党高官,这场“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

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对扣留之事心中有愧的张学良不顾杨虎城的劝阻,执意护送蒋介石夫妇登上了返回南京的飞机。次日,一行人顺利抵达南京。对扣留自己一事非常气愤的蒋介石为了“惩戒”张学良,立马把他软禁了起来。

那么张学良为何要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呢?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我国东北三省被日军武力侵占,民众苦不堪言,而日本的侵华步伐还在不断加快,抗日救亡已经迫在眉睫。我党出于抗日的需要,积极地呼吁和国民党联合抗日。

1935年8月1日, 我党草拟《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联合抗日,10月1日正式发表。12月,又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2月9日,北平的爱国学生举行了抗日救亡的游行示威。呼吁人们积极抗日,保卫国家。这迅速得到全国学生的响应,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声援,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已成为全国民众对国共两党的共同期许。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国民政府却置民族危机于不顾,竟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先“剿共”后抗日的荒唐主张。

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蒋介石

这一举动引起了许多爱国人士的不满和反对,其中就包括时任西北剿总副司令的张学良。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从南京飞到西安,命令进剿红军。张学良立马就当面提出反对,并劝导蒋介石停止内战与共产党联合抗日,但遭到了拒绝。12月,张学良对蒋介石又陆续进行了多次劝谏,但都无功而返。

考虑到民族大义和百姓安危,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最终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和多名国民党高官。随后,张学良向蒋介石提出了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最终同意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

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努力成功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大大鼓舞了人们的抗日热情。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虽然最后因扣留一事被蒋介石报复,被软禁了长达54年。但张学良从未因此后悔过。这份无悔来源于他为国为民的满腔热血。

那么张学良这份为国为民的情怀来自于哪里呢?让我们把目光放到张学良的成长历程上。

受父熏陶 爱国爱民

1901年6月3日,张学良在父母逃亡的马车上发出了降临人世间的第一声啼哭。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出身贫困,但最终凭借着自身实力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割据东北。张作霖的人生里充满了苦难与斗争,因而对孩子们的要求也很严格。

作为家里的长子,有“民国四大美男”之称的张学良从小就长得聪颖可爱,惹人喜欢。张作霖对这位长子也是寄予厚望,对他更加严格要求。虎父无犬子,张学良在父亲的严苛要求下不但没有退却,反而格外努力。

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张学良

1920年,19岁的张学良就以“炮兵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随后顺利晋升为陆军上将

聪明伶俐、武艺超群的张学良不仅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反而成功继承了父亲的胆略和英武。除了这些,张学良还在父亲张作霖身上继承了一个难以可贵的特质,那就是民族意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东北王”张作霖虽然没有接受过正当教育,但内心始终坚守着民族意识。张作霖拒不接受日本侵略者的威逼利诱,还多次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和签订卖国条约。

1928年6月4日,54岁的张作霖因“不配合”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不满。在乘坐火车时被日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不治身亡。

虽然一代枭雄张作霖就这么仓促地离开了,但长子张学良从小在父亲的熏陶和培养下,已经顺利成长为一位爱国爱民的好少年。也正是这份爱国爱民的热情支撑着张学良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了发动“西安事变”的选择。

这份热情也让身处不同阵营的张学良和周总理结为了“特别的”挚友。那么张学良和周总理是怎么相识的?又是怎么成了一对特别的知己呢?

与君初识 相见恨晚

1936年4月9日,38岁的周总理针对“联蒋抗日”一事在延安的一个教堂里接见了张学良。这也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但初次见面时,张学良就感受到了周总理非凡的人格魅力和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因此在跟周总理会谈时觉得分外亲切,非常对脾气。

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周总理

会谈结束后,张学良曾兴奋地对下属说:“我跟周恩来真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啊!太聊得来了”。

不仅是张学良觉得相见恨晚,周总理在会谈后对张学良也是由衷欣赏。

对于张学良这份为国为民的深明大义和非凡的勇气,周总理十分敬佩。结束会谈后,周总理还托刘鼎转交给张学良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座谈竟夜,快慰平生”。这是周总理对张学良的高度评价。

同样为国为民而着想的两个人通过这次会谈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结成了一段特殊而珍贵的友谊。

周总理和张学良的第二次见面是在“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和周总理等人经过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这是民族之幸,也是民众之幸。

但周总理没有想到,这才刚刚和张学良第二次见面,却是二人的永别。

虽然张学良恢复自由身时周总理已经去世,两人再也没能见面。但在软禁期间,张学良曾设法给知己周总理写去两封密信,周总理看后十分激动。这些信件也成为了两人友情的珍贵见证和纪念。

那么张学良是什么时候给周总理写的信呢?在信里又说了些什么呢?

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张学良

第一封密信

张学良给周总理的第一封密信写于1937年。

1937年,被软禁的张学良被严密监视,失去了人身自由,也很少有机会向外界传递信件。

这一天, 机会来了。张学良的部下何柱国受到顾祝同的邀请来溪口探望张学良。张学良趁着刘乙光等看守不注意,迅速把给周总理写的一封密信偷偷塞给了何柱国,让他转交给周总理。

根据收录的资料,密信内容大致如下:“柱国兄来谈,悉兄一本初衷,以大无畏精神绥此危局,犹对东北同人十分维护,弟闻之甚感。红军同人种种举措,使人更加钦佩。弟目下闲居读书,一切甚得,请勿远念。凡有利于国者,弟一本初衷,决不顾及个人利害。如有密便,盼有教我。并请代为向诸同仁致敬意”。

在信里,张学良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感激和对红军的赞赏。

那么为什么张学良会在信里写下这样的内容呢?

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何柱国

挺身而出 避免内乱

1937年张学良被软禁后,蒋介石派出重兵对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进行施压。群龙无首的东北军面对施压产生了分化,一部分接受了蒋介石换防的要求;另一部分“少壮派”则坚决抵制,要求释放张学良,不释放就和国民党中央军决一死战。

2月2日,“少壮派”发动了兵变,枪杀了王以哲等东北军将领。西安一片混乱,东北军很可能面临着自相残杀的惨痛局面。得知情况的张学良非常担心东北军,也担忧内乱会影响到抗日统一战线。因而多次写信告诉部下要以大局为重,避免内乱。但效果不大。

在这个混乱不堪的情况下,周总理挺身而出,亲自去王以哲家里吊唁。经过反复劝说和安抚,平息了愤怒,最终避免了一场内乱的发生。

因而得知周总理为西安所做的努力后,张学良分外感动。心中十分感激周总理。

而张学良之所以钦佩红军是因为当时有许多东北军官兵想要加入红军,但都被周总理拒绝了。他认为此时东北军正是困难的时候,不能趁人之危,借此扩大自己的势力。张学良知道这件事后,内心深为感动,对红军的所作所为也非常敬佩。

第二封密信

张学良给周总理的第二封密信写于1946年。

1946年4月,莫德惠奉蒋介石之命到贵州去探望被软禁的张学良。张学良趁着这个机会,让莫帮忙把第二封密信带给了周总理。

出于谨慎,这封信上没有写收信人和寄信人。但张学良称呼周总理为“兄”

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张学良

信中内容大致如下:“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当有同感。现日寇已驱出,实为最快心之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做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视想也。近日友人惨死,数难闻之,为之一痛,只心吊而已。良一切尚好,勿念,余不尽一。”

在这短短的几十字里,包含了张学良的三种情感:

抗战结束 无比喜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国军民历经艰难的14 年,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张学良的心里一直把日寇视为不可原谅的仇敌,因而才会不惜扣留老蒋,逼蒋抗日。如今日寇被驱逐出国,张学良自然感到无比激动和喜悦。

寄予希望 期待和平

抗战结束后,毛主席主张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问题,不惜冒着风险去重庆和蒋介石进行谈判。而张学良深知和平来之不易,为了人民不再遭受战争的折磨,张学良希望周总理可以继续奔走,促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友人惨死 心中痛惜

在被软禁时,张学良的友人王若飞、叶挺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国民党反动派还残害了许多爱国志士,而这其中就包括张学良的朋友。友人的惨死不禁让张学良内心十分痛惜。见字如面,在张学良写给周总理的信里,一字一句都是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周总理读后自然感同身受,激动不已。

总理回信 鼓励关心

在张学良被软禁的日子里,周总理也时刻记挂着这位友人。他也曾进行过各种努力,希望张学良能得到释放,但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只能托人给友人寄去信件,对张学良进行鼓励和关心。

解放战争后,蒋介石反动集团败逃台湾,张学良也从大陆被带到了台湾,继续软禁。

1961 年,周总理托人给张学良带去了一封信。信上写着:“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

张学良被囚禁54年,给周总理写过两封密信,1961年周总理回信16字

周总理

虽然由于当时情况的特殊性,这封信辗转几次才交给了张学良。但每次回忆起这封信时,张学良都能感受到周总理对自己的殷切鼓励和深深的牵挂。

小结:

少帅张学良从小就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为了促成国共联合抗日,不惜扣留蒋介石,逼蒋抗日。也正是这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让他和周总理一见如故,成为了特别的知己。

在被蒋介石软禁的长达54年里,张学良还曾设法给周总理寄去信笺,聊诉衷肠。而周总理对张学良这位知己也是默默牵挂,写信鼓励。这份珍贵的革命友谊也将一直流传后世,激荡着后人的心灵。

正是由于张学良、周总理等革命者们怀着一颗为国为民之心而不断努力,甚至不惜付出自由和生命,才换来了如今和平美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将这份英勇牢记在心,常怀感恩,更要时常勉励自己,不断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密信   西安事变   东北军   为国为民   南京   日本   内战   蒋介石   红军   回信   民族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