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石原莞尔

| 九鼎鉴史

编辑 |九鼎鉴史

总述:

1937年7月7号,日本军队强行进入宛平县城,理由竟是一名士兵失踪,随后便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面对日本的可耻行为,中国军队立刻回绝以表态度,日军随即便对宛平县城发动攻势,全面侵华战争也随即拉开序幕。而此时,刚刚升任为少将的石原莞尔却做着冷静的分析。

他觉得,日本应该慢慢地“蚕食”中国,这种方法是最适合的侵华战略。并且,在他最开始的计划中,日本全面侵华的战争序幕应该是1956年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日本为何没有按照石原莞尔的预想实施呢?如果真的是1956年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在当时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是谁以及他臭名昭著的“石原构想”是什么:

他是日本整个侵华战争中的关键人物,日军军国主义的拥护者,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主要谋划人之一。

1889年,石原莞尔出生于日本鹤岗市,其父亲曾担任鹤岗市警察署署长。从小,石原莞尔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狂热崇拜者,更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到了“武士道精神”,这让他立志成为一名军人。

曾到日本陆军幼年学校学习,成年后便顺利考进了日本士官学校。当时,他的成绩相当优异,1915年被当做学校的尖子生,成功考入了日本陆军大学。1918年,又以全校第二的成绩顺利毕业,从此走上了军人之路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幼年石原莞尔

毕业后的石原莞尔很快被日本政府派到了武汉,明面上是让他去进行地质勘探,实则是在刺探中国的情报,以便为接下来的侵华战争做准备。

石原莞尔在武汉的上司,就是和他一起谋划“九一八事变”的板垣征四郎。

1920年到1921年,石原莞尔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走遍了中国的各地,这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小岛国,并不由得夸赞:中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风景无数,并且资源充沛,如此风水宝地,一定要掌握在日本的手中

能说出这样的话,直接体现了他军国主义的极端思想。之后同样也是因为这样的思想,石原莞尔远赴德国学习军事。1928年 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最终的战争论》

书中满是他的军国主义思想,石原莞尔假象其他国家时假想敌,中国则是大本营,相继吞噬苏联和远东地区后,美国也会随之败北。因为当时日本被军国主义思想裹挟,所以 该书一经出版,石原莞尔就成为了日本军界的“红人”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最终的战争论

此后不久,石原莞尔便提出了荒谬的“石原构想”

其中的要点是:中亚有两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并且如今已经形成了相互对立(也就是中国和日本)对立发展都一定程度就要通过战争走向统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的战争,算不上真正的世界大战,下一次的战争才是人类的最后一战,并且主角是美国和日本

如果日本准备对美国作战,那就要立刻对中国作战。如果日本要对中国作战,那就要先占领满蒙,只有这样才能使“日本的繁荣自然得以恢复”。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战争现场

其实我们客观地来看,石原莞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理论家,他的构想全部是正确的。因为日本毕竟是个小国,没有办法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只能通过慢慢“蚕食”的方法逐步推进战争。

就单单从这一点上看,石原莞尔在军国狂热主义裹挟下,还能冷静地分析国情的战况,实属不易。而在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战役,都证明了石原的构想。

1939年五月,日本陆军发动了诺门坎战役,日军在占据人数优势的情况下,却被苏联军队痛击,萨哈林油田也被苏联重新夺走,日本陷入了能源危机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也开始逐步缩紧对日本的石油供应,这让日本彻底陷入了慌乱,因为如果没有石油,这台二战中的“最大战争机器”就要停止运行,于是很快日本就将目标锁定在了东南亚,妄图争夺石油资源,这也就是日军的“南下战略”

一开始 日本以为,只要自己击败驻守在东南亚的英军和美军,就能获得大量的能源,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是错误的。由于日本极其残忍地屠杀当地奴隶,东南亚的本地人便联合英美殖民者共同对抗日军,这让日本压根就没有踏踏实实地采过一天油。

更重要的是,本来就稀疏的日本军力被打得更为分散。可以说,日本的“北上”和“南下”计划都相继失败,这足以证明,日本当时根本就没有能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诺门坎战役

但是 一切就像是被安排好了一样,石原莞尔的预想还是被提前了将近20年

1937年七月七号,日本“中国驻日军”在北平郊外挑起了“卢沟桥事变”,日本正式开启全面侵华作战,这相较于石原莞尔的预想提前了19年

但此时远在海对岸的石原莞尔却提出,应尽快促成两国首脑会面,以解决“卢沟桥事变”的冲突,同时他在当时还留下了一句名言:侵华战争的结果,将会让日本陷入战争泥潭,为失败留下伏笔。

那么,石原莞尔的原计划为何会被提前了将近20年呢?小九总结了一下几点原因,如果您也有自己的看法,不妨也互相学习一下。

首先 在1937年的时候,日本并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军国主义”制度。日本政坛内部还有一部分的民主党派,他们经常反对日本军队毫无底线的扩张想法,也有很多政治家对纳粹思想保持反对态度

1936年,日本20多位青年将校,主导上千位士兵发动军变,暗杀了多位政府高官,日本内阁面临解体,新成立的内阁成员,则全部倒向日本军部,并宣传“广义国防国家”与“准战时体制”等军国主义体制,这在今后也成为了日本的“国策基准”。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集结

其次是,在石原莞尔谋划“九一八事变”之后,他获得了巨大成功,从原来的大佐晋升为了中将,迅速成为了军中榜样

在当时的日本国内,榜样的力量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无数的无名小卒都等着建工的光辉时刻。于是,很多人都希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种思想甚至在日本中上层产生了共鸣。

而此刻的石原莞尔却站在了众人对立面,他担心全面的侵华战争会让日本陷入战争泥潭,他一直认为,当时的中国是日本的资源供应国苏联和美国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 不能把有限的战力消耗在尚不强大的中国身上。

但是 这样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觉得 石原莞尔自己功成名就,却不想让其他人也获得成功,这加剧了日本侵华战争的进程

还有就是“九一八事变”东北军的不抵抗,助长了日本人嚣张的气焰

石原莞尔和“九一八事变”的另一位策动人——板垣征四郎早就想对我国东北动手了,但是 当时的日本政府对发动事变的做法并不认同,所以 九一八事变就一拖再拖,石原却不听劝解,暗中仍在安排事变的部署。1931年九月,石原的计划已经蓄势待发,日本军部也感觉到了他的想法,于是便派人前往阻止,这个人就是——建川美次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建川美次

建川美次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拥护者,同时也是石原莞尔的支持者,好不容易找到人去阻止,谁曾想还找了个同伙

建川美次为了给石原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就选了最慢的一种交通方式赶赴东北。但虽然选择了最慢的交通方式,9月17号也就能到达东北,这比原计划的9月28号提前了将近十天,真到那个时候,建川美次就不得不公事公办了。

于是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下,原定于9月28号的时间被石原莞尔改到了9月18号

9月18号当天,石原莞尔心里非常不安,他担心有人会帮助张学良,但是在经过仔细考虑后,他还是发动了事变

尽管是这样,当时张学良手中的近万名驻军依然让他手心捏把汗,因为石原莞尔手中只要六七百人,这就像是一场赌博,赢了“盆满钵满”输了“一贫如洗”。但结果却让石原莞尔大惊喜色,张学良居然压根不抵抗,拱手将自己老爹打下的地盘让给了日本人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张氏父子

张学良的不抵抗,在之后被骂了很多年,许多人都认为,要是张学良当时奋力抵抗,日本可能不会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历史也有可能被改写

但当时的情况是,张学良在东北军中的能力和威信不够,如果他下令抵抗,很有可能会有一些人根本不听他的

而且在“中东路事件”之后,张学良已经被打回了原形,自己几斤几两他非常清楚,所以不敢贸然采取行动。

而张学良是这样说的:当时东北军是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是本人不会占领中国,没有搞清楚他们的战略意图,所以就尽量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而事实证明,“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的一次意外行动,但同样是因为这样的不抵抗,助长了日本的气焰,历史走向了另一个不同的方向。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老年张学良

第四点原因是,日军在占领东北后实力大增

东北沦陷后,日本扶持了傀儡皇帝“溥仪”,中国直接损失了1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将近3000万的人口,日本人则疯狂向东北移民

在经济方面,东北拥有当时中国最全的铁路,煤矿、铁矿等各类重要资源也都在东北,日本轻而易举地掠夺到手。

东北的农业也曾远销全国,甚至出口到了国外,这本来是国家一大笔收入,但在东北沦陷后全部落入了日本人的腰包

“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国的GDP是在日本前面的,此后很快便被日本反超,这是对我们的极大打击。除此之外,日本还利用东北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免费的劳动力,帮助自己国内度过了经济危机,全国经济迅速复苏,此后便引来高速飞涨,这都是建立在中国人的痛苦上的。

还有就是军事上的增强。

东北当时坐拥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日产量相当惊人,张作霖曾经就是靠他称霸东三省的。

但是被日军占领后200多架飞机,数百余辆坦克,上千辆汽车,轻重机枪数千挺,炸药子弹更是不计其数全部落入日本人的腰包。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造成了之后中国军队还要从日本人手中夺枪拿炮。

总之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并且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青岛和几条重要铁路,中国的新篇章即将被掀开,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的这一美好梦想被打破,甚至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

日军大佐石原莞尔的设想:侵华战争原定1956年,七七事变只是意外

日军占领沈阳兵工厂

以上种种原因都加速了石原莞尔的侵华预想。

如今在回想过去,如果日本当时采取了石原莞尔的想法“以战养战”慢慢蚕食,并且以东三省为战争的基础,慢慢扩张,现在的东三省不会变成现在的外蒙古?当时的中国还能取得胜利吗?

有人认为,如果真的按照当时石原莞尔的预想走,对中国是没有好处的

因为当时中国已经和日本相差悬殊,再加上时间的退役,差距会越来越大,中国也会败得更惨

但也有人觉得,如果真的是1956年日本全面侵华,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和苏联可以加入亚洲战局,日本在美国的苏联两大军事强国面前毫无反抗之力,战争会以最快的时间结束,中国受到的伤害将会更小

但是 历史终归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事后诸葛亮也没有多大意义,孰好孰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但我们不能否决的是,不管战争何时发生,我们中国人一定会将所有外来者赶出自己的土地,“不服咱就干”

中国人的血性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无人能比的,爆发出来的能量也是惊人的。中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事变   日军   卢沟桥   苏联   大佐   军国主义   日本人   日本   美国   中国   意外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