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开窍的秘密:一窍通,窍窍通

有一个老掉牙的笑话是这样的:

一位财主觉得儿子愚笨不堪,于是花大钱请了一位老先生教儿子念书。

一年过去了,财主询问儿子的学习情况,这位老先生说道:七窍通了六窍。财主很是高兴,付了学费让老先生回家过年了。

家里来了客人,财主总用老先生的话来夸儿子。后来终于有位来客惊叹道:原来一窍未通啊!

无疑,这个笑话是以前讽刺地主老财的,因为那个年代讲究“有钱不好”、“贫下中农最光荣”。

我们小时候听的故事里有很多这样的主题,比如有钱人黄世仁欺男霸女啦、有钱人周扒皮“半夜鸡叫”啦、有钱人葛朗台吝啬鬼啦、无产阶级革命家郭沫若“把钱踩在脚底下”啦……当然,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有钱没钱的问题,我们谈的是“一窍不通”的孩子。

“当知识来敲门”的时候,总有孩子“不在家”。

上课听不懂嘛,于是干脆就“不听”了,结果作业呢就不会做,考试呢就拖后腿……这让老师很头疼、家长也无计可施。

帮孩子开窍的秘密:一窍通,窍窍通

我见过太多负责任的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施加压力,家长除了暴打一顿外,别无他法;也见过有的家长直接回答老师“随他去吧”,无奈放弃了孩子的教育。

而那些不负责任的老师更是早早就放弃了那些“屡教不改”、“不思进取”的差生,根本就不和你家长知会一声。

想想也挺可悲的,可能我们的孩子还在每天问老师早安、晚安,殊不知老师早已将他列入了“黑名单”

有的家长说,我们不可能遇到魏书生、张化万、王金战、李希贵这样的名师的,只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了。

且不说不能完全指望老师,就说“听天由命”吧,也首先要你“听天”的啊!天是什么?天就是“天赋”。孩子的天赋是什么?你保护和听从孩子的“天赋”了吗?

再说“顺其自然”,我们家长就是“孩子自然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啊,我们起到应有的作用了吗?孩子“顺从”我们这个“自然”了吗?

还有所谓“一窍不通”,有什么可怕的?人有“七窍”,“这一窍”不通,“那一窍”通也可以啊!

七窍,指我们五官上的七个孔洞,包含双目、两鼻孔、两耳朵、一个口,“七窍流血”、“七窍生烟”都指的是这“七窍”。

从生理上讲,“七窍”是相通的,“一窍”通了,“七窍”也就通了。过年放鞭炮的时候,有经验的人会把嘴张着,这样耳膜就不会震破,还会减轻震感。

有人做过试验:一,捏住鼻子闭上嘴往外吹气,耳膜会鼓起来的;二,在滴眼药水的时候,舌头会感受到眼药水的味道。当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哭得很伤心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眼泪鼻涕一把抓”。

所以说,即使孩子对书本“一窍不通”也不要怕。“七窍”当中,我们要找到他最容易“通”的那一“窍”,“不通”说明有东西把里面堵塞了,给他通一通,就好了。

“通一通”这个动作,学名叫“开窍”。

帮孩子开窍的秘密:一窍通,窍窍通

开窍,可以自己独立进行,也可以借由别人辅助进行。

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也不爱读书,他是怎么开窍的呢?原来他出去玩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老奶奶一句话“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就开了小李白的窍。李白悟到了“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也是一样!”从此发奋读书,终成一代大诗人,千古流芳。

具有“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美誉的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小时候家庭条件也不好,是个农村娃,到了县城读书不仅跟不上,还整天只知道玩。一连几个学期,成绩在全班都是倒数第一。

他后来是如何开窍的呢?原来是一位老师私下激励了他:“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嘛,一点也不笨。只要肯努力,能考第一名!”还给他讲牛顿的励志故事和他父母的辛苦付出,让苏步青听得非常愧疚,从此开始下苦功读书,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开窍的方式多种多样,读万卷书可以,孩子可能因为其中的一行字就开窍了;行万里路可以,孩子可能因为看到一个场景就开窍了;高人点悟也可以,孩子可能因为其中的某一句话就开窍了……因缘际会,不一而足。

古人说“宁施十斗金,不传一口意”、“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有时候,恰到好处的一句话,就会像晴空霹雳一般,一刹那间,就震醒了孩子沉睡的灵魂。

帮孩子开窍的秘密:一窍通,窍窍通

如果孩子已经不愿意听我们“说教”,那我们就虚心“请教”。不听,说明耳朵的通道堵塞了。一是因为我们说得不好听,二是因为说得太多、堵住了。

对策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说好听的,少说教,这样他的耳朵就会恢复功能。另一个是我们避开耳朵,先打通嘴巴。

我发现,凡是我们家长说教,孩子基本都不听;凡是我们请教,孩子都会愿意发表见解。

有一次,我故意问上初中的儿子:“微信群里有家长向我请教如何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上学习,就是开窍的问题,要是你,你怎么回答?”

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那就让那个家长多多鼓励自己孩子呗,各种奖励,好吃的但花钱不多的那种,拥抱之类的也可以。”

我说:“表现好要鼓励,那么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呢,要不要惩罚?”

儿子立马说:“惩罚就不要了,如果给孩子足够的爱,就不需要惩罚。”

我说:“如果这样就可以的话,国家管理就太简单喽,监狱啊、警察啊也都不需要了,只需要设置一个“鼓励官”就好了?”

儿子说:“确实不需要警察监狱,假如人人都有足够的爱,处处鼓励别人,给人以爱和食物,哪里会有人再去偷窃、杀人呢?”

你看,孩子不仅愿意参与讨论,而且还会迸发新思想。他不断有新思想,你不断赞叹,他就信心大增,窍也就会开得越大。

同理,嘴上暂时不行的话,就开他的眼睛。有的人表达能力不行,但绘画、审美特别棒,那就从这下手呗。以此类推。

帮孩子开窍的秘密:一窍通,窍窍通

当然,不仅是孩子需要“开窍”,我们成人也有很多需要“开窍” 的地方,比如有的人读书很好但就是不会谈恋爱、有的人工作很卖力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同事相处、有的人勤勤恳恳但就是不会赚钱。

还有那些修佛学道的人,大多也都是在他人的启发之下“开窍”,当然,他们叫“开悟”或“证悟” 。

有一则耳熟能详的禅宗故事,是关于如何开“我执”之窍的,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某日,坦山和尚与道友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 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那个女子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一直抱着吗?”

道友自此开悟。

“取一杯天上的水,照了明月人世间”。我们家长也要学习那些高僧大德,寻找自己教育孩子的开悟之道!当然,也希望每一位家长自己都能够早日明心见性,豁然开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道友   孩子   财主   李白   老先生   耳朵   儿子   姑娘   家长   秘密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