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体检时哪个更重要?

作为“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之一,高血糖会对身体造成诸多危害:使人产生疲劳、饥饿感;体重下降;四肢麻木等。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眼睛损伤和失明、肾脏疾病、神经损伤等……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体检时哪个更重要?

所以体检时千万不要忘了测一测血糖,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更是格外重要。我们可能经常听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检和监测时哪个更重要呢?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是指人体空腹状态下,至少8~10小时未进食任何食物,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

餐后2小时血糖:从进食动作(吃下第一口饭)开始的 2 小时后测得的血糖值,能更好地反映人体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判断糖尿病时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是判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空腹血糖高于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都可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体检时哪个更重要?

但是由于在糖尿病早期阶段,由于基础胰岛素分泌尚能满足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的需要,因此空腹血糖往往正常,餐后血糖值升高;而餐后血糖则易受到胃肠吸收功能、食物类型与分量、自身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判断糖尿病时,二者都是重要指标,缺一不可。

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测哪个?

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与控制都很重要,皆不可忽视。

空腹血糖受进食、应激等因素的影响甚微,一般来说,能保持相对稳定。餐后2小时血糖则能反应人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天中人的血糖水平是动态变化的,只测空腹血糖或者只测餐后血糖,很难掌握患者全面的血糖变化以及患者的基本控糖能力,也无法了解治疗是否到位,选用的药物是否合理,因此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中,两者应兼顾。

并且,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只有把两者都控制好了,才能实现血糖的全面达标,才能大大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从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怎么做好血糖监测

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等需要定期监控血糖的人群来说,准备测量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很有必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体检时哪个更重要?

1.工具准备提前备好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笔、采血针、无菌棉签等专用工具,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采血检测。

2.采血位置测血糖时,每根手指都可以进行采血检查。首选无名指,其次是中指与小指。需要注意的是,采血的位置是指腹两侧,而非指腹中间,擦去第一滴血,以便结果更加准确。

另外,要避开眼破、水肿、疤痕等部位。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体检时哪个更重要?

3.不要过度挤压采血部位推压手指的方法是从指根到指尖轻轻推压一次手指两侧血管。切勿反复用力地挤压采血部位获得血样,否则组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样而干扰血糖测试结果。

4.清洁与消毒日常自行测血糖需要洗手后进行,因为手上可能有影响血糖的成分;但是无需过度使用酒精消毒,用肥皂、流动水清洁即可。

5.采血时间空腹血糖是距离前一天空腹8-10小时(可喝少量水),餐后2小时血糖是在进餐吃下第一口食物开始算起,2小时后准时采血。

除了以上两个时间,根据医嘱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时间点要求:

餐前血糖:指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值。

睡前血糖:指晚上9点-10点左右的临睡前血糖值。

夜间血糖:指凌晨2点-3点的血糖值。

调整药物后血糖:指加药、减药或常吃的药物出现调整后的血糖值。

随机血糖:指任意时刻抽取人体静脉血或者末梢血所测量得的血糖值。

6.测量频率Ⅱ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每天测量1-2次血糖;病情稳定时,口服降糖药的情况下,每周测量2-4次。

但是一定要注意:就算糖尿病症状消失或者减轻很多,可以适当降低检测频率,但千万不要停止检测血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血糖   血样   小时   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   测量   部位   糖尿病   药物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